03.01 为什么老辈子养四五个孩子没问题,现在养一个都累死了,得花不少钱?

宝黛钗凤琏平尤


以前是放养式教育,没有各种补习班,没有玩具,没有尿不湿,没有保姆,都是自己解决,不需要自己花钱,能吃饱饭就不错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就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现在社会教育都是精英教育,每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课外补习班,游泳卡,音乐班,武术班,舞蹈班,眼花缭乱,孩子出生钱各种胎教,医院各种四维检查,基因检查,出生时月嫂特护,宝宝奶粉营养品,尿不湿,玩具,总之衣食住行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财力,因此,现在人感觉养一个孩子比以前四五个孩子还难。这是草根教育到精英教育的一个升级,一份价钱一份收获!


侠客行世界


看了几个网友回答,感觉没谈到点子上。我就是那个年代的孩子,我家六个孩子,还不算多我们班级同学有八个的,也都养大成人。我们那个年代一般都是单职工,我家八口人就父亲上班,人均生活费10元左右,双职工人均20元,所以我们那个年代城镇居民双职工就是富裕家庭。那为什么单职工能养活这么多孩子呢?关键就是国家暗补,比如教育、粮油、肉蛋、医疗、住房等都是国家承担或大部分承担,国家对困难职工还有困难补助,所以那个年代困难的吃不饱但饿不死,双职工家有钱可以买议价商品(价格高),我78年考学的,学校没学费,生活费(吃饭)12块定餐,自己拿9块学校给补贴3快,家里每月给我15元,扣除日用品支出,每学期还剩几块钱。我们小时候一件衣服都是穿几年,小孩的捡大孩的穿,过年能吃四天细粮,初五开始恢复苞米面大饼子,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水准高的不可思议,国家也把暗补转换成明补,工资看着很高,扣完剩不多少,但是我们活的质量高了,你不可能让你的孩子过我那个年代生活,所以也不能生太多孩子。


老石27636


这个问题我可以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回答。我妈生了我们姐妹四个,我是最小的一个,从小到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姐妹们一块打闹,一块干活,印象中父母的参与度很低。我年龄小,父母农活忙,就让大姐看着我,她比我大不了几岁。听说有个夏天,小姨来我家串门,发现大姐在湾里抓鱼,我在门外天井里抓着鸡粪往嘴里放。当然这些我都忘了,但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吃过家里场院里的土,现在我都很清晰的记着那个味道,真噎人啊。我还吃过西瓜皮,陷进过邻居家的旱厕,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泪啊!现在我有了闺女,开始有我妈帮我还觉不出什么,后来孩子渐渐大了,看着别人都给孩子报这班那班,我心里着急,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舞蹈,绘画,武术,乐器,围棋,象棋等等好多,这些我都没接触过。想着孩子可不能跟我一样没有一技之长,我领着孩子上了这个试听课又上另一个体验课。孩子报班上课了,下课后还得练吧,刚开始新鲜,孩子愿意,时间一长孩子不干了,嫌累。我也嫌累啊,天天苦口婆心地开导孩子,哄着吓唬着,软硬兼施。嘿,人家不吃我这一套。所以,家里天天是鸡飞狗跳的,我也成了孩子嘴里的坏妈妈。孩子上了小学,有了课后作业,就更难了。并且,我发现现在孩子都太精了,我跟我家闺女比起来,我小时候那就是个木头,把我放在哪就在哪,没人管我一会就睡着了。我闺女可不行,什么事都瞒不过她的眼睛,看她在那老实待着玩,我的一举一动她全都能掌握。我闺女还是个话痨,看到什么问什么,有些问题我都没法回答。经常被她一连串的为什么问下来,我头疼的只能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孩子小饭桌阿姨买了些书让孩子挑选作为礼物,别的孩子挑的都是些大雁为什么往南飞之类的书,我孩子挑的是人为什么会死。唉,好好的绘本故事看着多好,她非得看三毛写的散文,也不知道有什么感悟。诸如之类,等等等等,作为一个非学霸妈妈,身上的担子真的很重啊。


我的漫漫路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1.我妈家兄弟姐妹四个,我妈经常就给我说,那时候只要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行,上学家里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就给家里干活,照顾小的,到合适的年龄就相亲结婚。所以父母文化水平都很低。父辈都是农民,花钱的地方就没有多少,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但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强,不要那么辛苦在田地里干农活。

2.我现在初为人母,从怀孕就开始吃各种补品,每个月产检,到生产,坐月子,给宝宝买衣服,奶粉,尿不湿等等,这些都要花钱,现在一岁了,花了不少钱,所以养一个开销都不少。将来还有上学,医疗,住房,那不知道要花多少!

3.现在社会发展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农村土地都承包了,农民也没有地种了,菜啊,什么的都要去买着吃。小孩子现在上学,还要上补习班,兴趣班,都要花钱。所以压力就大了,养一个都有点压力。但是,现在国家开放二胎,家里有条件,经济允许,还是可以考虑给国家做贡献。😄





乐乐妈妈故事


老一辈那会儿每家几乎都一样,四五个甚至七八个,但是那时候大家对孩子的注意力几乎没有啊,给点吃的能养活就行,我婆婆生了总共生了八个孩子,夭折了三个,存活五个。我问她当时伤心不,她说,哪有时间伤心那,天天那么多活要干,想不起来伤心了。生了那么多娃,她回忆好像都没怎么做过月子。现在呢,一家就一个,最多两个,几辈人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再加上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养孩子的要求,不只是养活他而是要养好他,各种素质教育,各种辅导班,大家都要上,那咱家就不能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所以社会环境给我们提供了条件,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了要求,亲戚邻居给了我们压力,所以我们必须举三代之力把这根独苗给培养好。感受自然会不一样,我婆婆经常会说,带这一个娃,比我带四五个都累。这其实也不是坏事,是时代发展的证明,想想我们的累比起上一辈缺吃少喝还要生一大堆孩子还是要幸福很多的吧,加油!



雨滴年


大家好:我是绿茶碎碎念

首先我是70后,我姥姥有9个孩子,以至于我有5个舅舅、3个姨。

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很穷,衣服基本上是大的传小的,穿着补丁衣服上街也没有人笑话。

至于吃的那就更简单了,有时候一碗玉米糊糊加少许咸菜就是一顿饭,稍微大点的孩子还得让着妹妹或者弟弟。

即使穷,舅和姨们也上学了,大多念到初中的样子,我妈因为要带弟弟和妹妹只念了小学课程,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现在养一个孩子都累的要命,大多家长哀怨。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花钱,举例:出生时的月嫂,条件好的会住月子会所,长大一点要幼儿教育,(不要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使小朋友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再大一点,各种电子设备都备齐,补课不能少,这个开销大。

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开销更大,我女儿高中读的枫叶国际学校,每年10万+,最后以不愿意出国为理由,留在了国内。

现在养一个孩子累人、累心,还费脑子。大家有同感吗?



绿茶碎碎念


老辈人家里孩子的确比较多,以我妈妈为例,她有8个兄弟姐妹,常常是大的带小的,她上小学的时候是背着弟弟去的,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弟弟在下面玩铅笔。这种情况在当时也很常见。

我母亲出生在五几年,她小时候的那个时代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温饱问题,我姥爷每天去生产队干活换工分,才能换吃的,孩子能吃饱就不错了。

到了我这一代,我姐弟两个人,家是豫东村里的,吃喝不愁了,但是父母文化水平有限,又忙于农活,基本没时间关心我们的学习,顶多是鼓励一句:好好学啊!

现在,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生了两个孩子,每天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到孩子身上,也感觉到养孩子不易。

1、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

不用再担心孩子吃不吃得饱,我们现在担心的是孩子的营养是否均衡,孩子是否开心幸福,温饱你给她饭就行了,开心幸福是需要你言传身教的,是需要交流以及了解孩子每天的心理情况的,更不易。

2、辅导作业

提到孩子,辅导作业是绕不开的话题。记得小时候我爸妈没有管过我作业,也很少签字。

现在不同了,我每天都需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孩子作业,按要求在作业本上签字,搞不好还会发生鸡飞狗跳的场面。

还看到了一句话,你的孩子你都不认真辅导,老师管几十个孩子怎么会有精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变成这样了。辅导作业,严重影响亲子和谐,让家长疲惫不堪。

3.期望过高

我这么高的智商怎么会生出这边笨的孩子?有些家长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一个朋友,一年级时孩子经常垫底,她说她出去都不好意思说孩子爸爸是博士。

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我们期望太高,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希望孩子不同凡响,但孩子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他可能还没开窍,但在家长看来可能有点格格不入,如此就会自己心里不舒服。

还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多才多艺,报了好多个课外班,舞蹈乐器书法英语等一个都不落下,花费大量的金钱不说,自己也忙于各种接送,忙于定孩子的进度,身心疲惫。

报辅导无可厚非,关键是孩子喜欢,每个孩子潜力不一样不一定别人报了你就报,攀比没有任何意义,孩子家长都累。

3.爸爸的缺失

还有一部分妈妈,可能会觉得非常累,是因为孩子爸爸没有参与到育儿过程中,全职妈妈看着没上班,实则不轻松,接送、做饭、打扫卫生、辅导作业,一整天都闲不下来,比上班还累。

▹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分享育儿知识和趣事,做学习型的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欢迎关注趣说小学生,一起交流。


趣说小学生


对这个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过去父母养孩子怎么会不累呢?过去在农村大人要出工,挣工分,大人在地里头干活,孩子就在地头上玩,天热的时候找个树凉,现在的孩子行吗?过去的孩子,过年才买新衣服,现在行吗?过去孩子吃什么。现在孩子吃的是什么?作为农村的妇女那更不容易,白天出工劳动,晚上在家做针线活,那时候是没有电的,都是点着煤油灯在做。全家人穿的衣服大多都是自己做的,不是不买,而是条件不允许,省钱省手工,如果孩子多的父母更辛苦,劳累一天,也没什么好吃的,一般不过年是吃不上肉的,所以那时候的孩子都盼着过年,吃顿饺子,穿新衣服。劳力多的人家盼着过年分红,孩子多劳力少的人家,父母劳动一年还得拿钱。过去的孩子自理能力,生存能力都比现在的好,七八岁就能刷锅做饭,带弟弟妹妹了,饿了没有零食,上树摘枣,野地里找野葡萄,坟地里找枸杞,黄豆 地里逮旅居,逮蚂蚱。过去的孩子不用教给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个都知道,现在孩子上五年级了,他能否掌握熟练。 现在孩子难养是因为现在的条件好了,标准要求高了,孩子所学的课程也深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文化知识不能维持你的生活了,现在人类在向是人工智能时代迈进, 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所以说现在的孩子不好带了,孩子多了养不起,孩子从一出生就要花钱,奶粉、尿不湿、再大点幼儿园都要花钱,上小学后就是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都要花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以后初中高中,大学花钱更多,现在孩子的条件比过去的孩子好多了,养孩子家长什么时候都是受累,但是时代不同了,条件不一样了,要求也不一样了,你没有在父母那年代呆过,所以你感觉过去的孩子好养,现在的孩子不好养。


时代的荒唐


那时候一年学费书本费两块钱,拾鸡粪、捡麦穗算勤工俭学。发笔橡皮的。衣服是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然后给老三,破洞再补。基本上过年买几斤肉,花个五六块。全家挤一副炕上,有可能哥俩 姐俩盖一张被子。都穷。一毛钱都有很多用处


拒绝假丑恶


如果你愿意过粗茶淡饭,一套衣服穿十几年,每天下班还得去拣柴火回来做饭,一家大小都挤在十多平米的房子,晚上点盏煤油灯在纳鞋底做鞋,过年才能吃一顿肉,上班再远也是步行,有辆自行车就比现在开辆宝马还牛,家里有个小闹钟就感觉良好,戴块手表就比现在的土豪还要神气。大孩子的衣服一直穿到老三老四一直穿到老七老八,孩子们放学回来还要去喂猪放牛,挑水浇菜,如果你能做到,别说生养四五个,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养一个都困难。说别的无非是引人喷一气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