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抗疫一线日记」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抗疫一线日记」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贺伟

贺伟,邵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现在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支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不知不觉在抗疫一线已经一月有余了。很多人觉得穿着防护服很酷,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体验过,只有真正走进隔离病房开展工作,才会有切身感受......战疫打响后,我们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冲上前线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同样,我们也有这样一批战士,留守邵阳、邵东,保卫我们自己的家乡。

1月24日,年三十。每年的春节都是我们科室最忙的时候,那天,我正好值班,从早上8:00开始一直忙到初一上午,也算过了一个充实的除夕。

1月25日,刚下班,我看到医院发出了抗击疫情号召后,立即向医务科科长报名,请缨到医院疫情前线去,得到了应允。

1月26日,脊柱外科同事们连夜清空病区,临时的感染四区于深夜开始接收病人,仅仅两个小时整个病区全部满床。

1月27日,我开始接手感染四区的工作,临时的团队,熟悉的同事,我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当中。

众所周知,邵东是邵阳地区的重灾区,确诊病例38例,占了邵阳地区三分之一,一度开放三家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在邵东市党委、政府,医院领导以及各临时病区的战友们共同努力下,确诊病例转邵阳集中收治,排除的回家继续隔离观察,我们的病人越来越少。2月8日,感染四区圆满完成使命,来不及休息,我又到感染三区上班。

「抗疫一线日记」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贺伟(左边)

2月9日,得知邵阳市卫健委急需重症医学科医师支援邵阳市中心医院参加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我再次提出申请,又一次奔赴抗疫前线。

2014年前我曾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实习,对这里的环境和老师总有一种亲切感。遗憾当年考研未果,没能如愿加入这个优秀团队,此次能和老师们一起并肩战斗除了感到荣幸外,也算是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重症病人传染性更强,危险性也很大。科室里收治的都是危重症病人,其中还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更是增加了传染的可能性,这也是我老婆最担心的,每天都要叮嘱我小心防护。我们这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要说一点都不怕那是假话,只是身上的责任让我们必须更勇敢的去面对它,如果我们都退缩了,那病人还有什么希望。

我每天都要进隔离病房查房,每次进去至少四小时,最长的一次我呆了8个小时,所以每次进病房前两个小时开始我就不敢喝水了。帽子口罩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给眼镜护目镜做防雾处理,最快也得半小时以上。经常做完这些防护,还没进病房,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尤其最近气温回升,进入病区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呼吸不畅。

「抗疫一线日记」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最不喜欢的是戴防目镜,即使做了防雾处理,但是对于戴了眼镜又要戴护目镜的来说,眼镜仍然很容易起雾,看东西经常像雾里看花一般,加上穿的一身笨重的装备,做什么事都比较慢,开个医嘱脸都要贴显示屏上去了。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管理,任何一个环节的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作为下级医院的医生,技术水平有限,就得更加努力,每次上班我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松懈和怠慢。说是来支援的,实则更像是来学习的。

中心医院的团队相当有凝聚力,从院领导到一线医护人员,个个身先士卒。凌鹏主任每天上午都会进病房亲自查看重症病人,一呆就是一上午,有时候到了下午两点还没出去吃午饭。对于各种风险极高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等,老师们都冲锋在前,还有湘雅的徐道妙教授,南华的言彩虹教授,他们都是亲自下病房查看病人指导治疗,病房以外的时间也是时刻通过视频关注病人情况。前辈们以身作则,令人动容和敬佩!

大家的努力也有了回报,重症病区的病人一个个转入普通病区,病人越来越少,两位80多岁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也先后脱机拔管,其中一位已转普通病区,更有重症病人好转了还不愿意转科,说重症病区医生护士太好了不想转。

虽然疲惫,但是心里总是暖暖的,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