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抗疫一線日記」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抗疫一線日記」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賀偉

賀偉,邵東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現在在邵陽市中心醫院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不知不覺在抗疫一線已經一月有餘了。很多人覺得穿著防護服很酷,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體驗過,只有真正走進隔離病房開展工作,才會有切身感受......戰疫打響後,我們一批又一批白衣戰士衝上前線支援武漢、支援湖北,同樣,我們也有這樣一批戰士,留守邵陽、邵東,保衛我們自己的家鄉。

1月24日,年三十。每年的春節都是我們科室最忙的時候,那天,我正好值班,從早上8:00開始一直忙到初一上午,也算過了一個充實的除夕。

1月25日,剛下班,我看到醫院發出了抗擊疫情號召後,立即向醫務科科長報名,請纓到醫院疫情前線去,得到了應允。

1月26日,脊柱外科同事們連夜清空病區,臨時的感染四區於深夜開始接收病人,僅僅兩個小時整個病區全部滿床。

1月27日,我開始接手感染四區的工作,臨時的團隊,熟悉的同事,我們很快投入到緊張的戰鬥當中。

眾所周知,邵東是邵陽地區的重災區,確診病例38例,佔了邵陽地區三分之一,一度開放三家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在邵東市黨委、政府,醫院領導以及各臨時病區的戰友們共同努力下,確診病例轉邵陽集中收治,排除的回家繼續隔離觀察,我們的病人越來越少。2月8日,感染四區圓滿完成使命,來不及休息,我又到感染三區上班。

「抗疫一線日記」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賀偉(左邊)

2月9日,得知邵陽市衛健委急需重症醫學科醫師支援邵陽市中心醫院參加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我再次提出申請,又一次奔赴抗疫前線。

2014年前我曾在邵陽市中心醫院實習,對這裡的環境和老師總有一種親切感。遺憾當年考研未果,沒能如願加入這個優秀團隊,此次能和老師們一起並肩戰鬥除了感到榮幸外,也算是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新冠肺炎傳染性很強,重症病人傳染性更強,危險性也很大。科室裡收治的都是危重症病人,其中還有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病人,更是增加了傳染的可能性,這也是我老婆最擔心的,每天都要叮囑我小心防護。我們這年紀,上有老下有小的,要說一點都不怕那是假話,只是身上的責任讓我們必須更勇敢的去面對它,如果我們都退縮了,那病人還有什麼希望。

我每天都要進隔離病房查房,每次進去至少四小時,最長的一次我呆了8個小時,所以每次進病房前兩個小時開始我就不敢喝水了。帽子口罩隔離衣防護服鞋套…,給眼鏡護目鏡做防霧處理,最快也得半小時以上。經常做完這些防護,還沒進病房,就已經是汗流浹背了。尤其最近氣溫回升,進入病區時間長了還會出現呼吸不暢。

「抗疫一線日記」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最不喜歡的是戴防目鏡,即使做了防霧處理,但是對於戴了眼鏡又要戴護目鏡的來說,眼鏡仍然很容易起霧,看東西經常像霧裡看花一般,加上穿的一身笨重的裝備,做什麼事都比較慢,開個醫囑臉都要貼顯示屏上去了。

重症醫學科的病人管理,任何一個環節的一點小問題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作為下級醫院的醫生,技術水平有限,就得更加努力,每次上班我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絲毫鬆懈和怠慢。說是來支援的,實則更像是來學習的。

中心醫院的團隊相當有凝聚力,從院領導到一線醫護人員,個個身先士卒。凌鵬主任每天上午都會進病房親自查看重症病人,一呆就是一上午,有時候到了下午兩點還沒出去吃午飯。對於各種風險極高的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等,老師們都衝鋒在前,還有湘雅的徐道妙教授,南華的言彩虹教授,他們都是親自下病房查看病人指導治療,病房以外的時間也是時刻通過視頻關注病人情況。前輩們以身作則,令人動容和敬佩!

大家的努力也有了回報,重症病區的病人一個個轉入普通病區,病人越來越少,兩位80多歲氣管插管的危重患者也先後脫機拔管,其中一位已轉普通病區,更有重症病人好轉了還不願意轉科,說重症病區醫生護士太好了不想轉。

雖然疲憊,但是心裡總是暖暖的,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