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靠张飞的一个妙计才得以脱险

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湘江战役被公认为最惨烈、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伤筋动骨。

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靠张飞的一个妙计才得以脱险

不过,更危险的是,当时还有桂系的两个精锐师正紧急行军,如果赶到,中央红军绝对雪上加霜,中国的命运就此改写也说不定。

这两个师为什么没有赶到呢?这就要说起今天介绍的这个人了——开国中将李寿轩。

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靠张飞的一个妙计才得以脱险

李寿轩是湖南邵东人,20岁时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后来跟着彭老总参加了平江起义,成为红军的一员。湘江战役时,李寿轩担任红3军团6师16团团长,负责在灌阳城阻击敌军,为中央红军强渡湘江争取时间。

很快,侦察兵跑来报告:李宗仁的部队来了两个师的兵力,已杀到我们身边了!

一个团对抗两个师,有多少胜算?没有人知道,或许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李寿轩说:不要怕,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呢?李寿轩读过《三国演义》,熟知张飞在当阳桥布疑兵,吓得曹军不敢过桥之事,于是也学着来了这么一招,让大家在战壕里大声叫喊,拉着木头来回跑,制造滚滚烟尘。

桂军不知道红军有多少人,只见烟尘滚滚,喊声震天,以为至少有几个师的兵力,不敢贸然进攻,最后竟撤退了。

就这样,16团没有用一颗子弹,就吓跑了桂军的两个师,让中央红军躲过了一劫。试想:如果这两个师参加湘江战役,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靠张飞的一个妙计才得以脱险

当然,李寿轩敢这么做,也是看准了桂军的心理,李宗仁的桂军跟蒋介石的中央军向来面和心不和,这次派军队来参战,其实并不想打得太狠,让蒋介石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桂军就不会轻易行动。

李寿轩似乎对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很有心得,两年后又用了一次。

那是1936年4月,时任红81师参谋长的李寿轩,奉命带小股队伍东进山西临汾,掩护在山西的红军主力渡过黄河。李寿轩不能白来一趟山西,把阎锡山辛辛苦苦修建的铁路,给扒掉一百多公里,没把阎老西给心疼死。

阎锡山急令数千人去追,没多久就把李寿轩给包围了。李寿轩怕不怕?当然怕,但光怕没有用,还得靠智慧,什么智慧呢?李寿轩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阎军兄弟们,你们和红军一样,都是中国人。日本鬼子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们不打鬼子,最终都得当亡国奴,死后如何在地下见列祖列宗?咱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爷们儿,当了汉奸,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靠张飞的一个妙计才得以脱险

李寿轩天生大嗓门,跟铜皮大喇叭似的,方圆几里都震天响。晋军将士也都有血有肉,被李寿轩一激将,个个都沉默了。是啊,参军为了何事?保家卫国!日本鬼子就在中国的土地上欺男霸女,当兵的不去打鬼子,还算什么好汉?

就这样,李寿轩几句话,让队伍顺利脱险,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大本营。

这就叫:三寸不烂之舌,退却十万雄兵。

1955年,李寿轩被授予中将军衔,并于1957年担任铁道兵司令,一当就是11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