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朝後期的山西與其它省份相比如何?

門窗王加厚


晉商清朝時期名揚四海,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晉商文化和精神一直流傳至今,綜合看來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晉商善於外交,無論在全國哪個地區,晉商都會跟地方官員搞好關係。只有官方承認你,你才能在當地從事商業活動。二,晉商善於經營,商人眼裡,錢最重要,錢一方面靠賺取,另一方面靠經營,可以說,經營比賺錢更重要,而晉商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就是會省,會算,把錢花在刀刃上,不浪費每一分錢。三,晉商善於發掘新市場,清朝時期在北京的晉商佔據絕大部分,所謂“京師大賈多晉人”,不忘擴大規模,投資興建大型票號,尤其是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商號中,常氏一門獨佔其四,堪稱為清代山西的外貿世家。此外,祁幫商人是我國清代商界一支勁旅,而渠氏是祁幫商人中資財最大的一戶,他們的茶莊“長裕川”聲名卓著,票號“三晉源”匯通天下。據《清稗類鈔》載,渠氏資產為三四百萬銀兩。最盛時為光緒年間,1902年,渠家“百川通”每股分紅達兩萬多兩白銀。


壞叔叔教你


清朝後期,山西同其他省份相比較是富裕的,山西商號遍佈全國,同時還在俄羅斯等都有票號,清朝詩人曾言,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徙,毋庸議。可見山西當時的富裕

當時中國最大的票號——日昇昌的總部就位於平遙古城。現在的平遙古城還遺留著許多見證當時山西繁華的古蹟,同時平遙古城現在還是全國最完整的古城

山西是人類和華夏文明發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區域之一,但由於受其地形印象,明清時代山西戰亂較少,故而,人民財產頗多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張家口為基地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康熙年間,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時曾組織一部分漢族商人進行隨軍貿易。他們跟隨清軍,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販運軍糧、軍馬等軍需品,這些“旅蒙商”絕大多數是清廷命名為“皇商”的山西商人,他們為清軍的軍事行動保證了後勤之需。當然,清政府也給予了這些商人獨佔其利的經商特權,使他們大獲其利。清政府與商人這種非常形式的結托關係,自然對清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政策的制定有著相當的影響





景粼玖序


一:山西在清朝曾經有過總督,如山陝總督,但在清朝的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時間內山西是沒有總督只有巡撫的。一般的省份,尤其在南方或者西北地方,各省都既有巡撫也有提督,而北方的幾個省如山西、山東與河南是沒有提督的,地方的巡撫都兼任了提督。

二:山西地處京師附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山西巡撫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山西巡撫卻與陝甘總督一樣,是滿人優先出任的官職,屬於滿缺制。而且歷史上也有不少名人出任過山西巡撫

三:山西地處高原,境內山地較多,農業發展有限。而有清一代,田賦始終是財政收入的正款。在進入近代以前,山西的財政收入一年一般穩定在三百多萬兩,進入近代後,有所提高但也不多

四:除了災荒之外,山西在晚清遇到更大的一次災難就是庚子國變,庚子國變屬於政治性的大災難。義和團運動起源於山東,山東巡撫李秉衡任上,就已經默許縱容義和團,後來毓賢就已經公開支持了。

五:山西是個窮地方,財政負擔非常的重,可山西的商業非常發達。票號生意是做到了全國,晉商在清代是非常有名的,而晉商的顯貴與地方督撫甚至中央大員和親王貴胄都有密切的聯繫。


席樂歷史說



生活親歷者


我爺爺就是走西口來的內蒙,我身邊的漢人大部分都是祖籍山西


任翔12


晉商富甲天下!


公子商君


先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