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湖南人三月三為什麼要吃地菜煮雞蛋?

湘潭解脫


作為一個來自湖南的吃貨,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呲牙]

馬上就三月三了,我們這邊確實都有三月三用薺菜煮雞蛋吃的習俗,不過我們家今年吃的比較早,早幾天已經開始在用薺菜(也叫地菜子)煮上雞蛋,加幾粒紅棗,桂圓一起味道更甜;而且這個薺菜這兩天有點老了,也只宜用來跟雞蛋一起煮湯喝了,據說,這個時候吃了薺菜煮雞蛋,可以祛溼氣,提高抵抗力,有益身體健康,並且薺菜跟雞蛋一起煮,有一股很清新的香味,淡淡的,煮出來的湯水也是淡淡的綠色,顯得非常漂亮。

另外這個薺菜在我們這裡還有其他的吃法,其中吃得最多的大約是臘月間,還是那地頭上剛發出芽,長了一個多星期的嫩薺菜苗,我們經常會用來涮火鍋吃,或者直接清炒著吃,總之,這些年薺菜在我們這兒都感覺有點像家常菜了,地裡面不去管每年都還是有很多薺菜長出來。

最後,也呼籲大家都嘗試一下我們的薺菜煮雞蛋,希望大家都身體棒棒噠。[祈禱]




山嘎嘎裡的


作為湖南人,剛好能回答這個問題。

在老家,長輩們經常說,三月三,蛇出山,大家把這一天定為天氣變暖,萬物復甦的日子,蛇也結束了冬眠,爬出山林。從習俗上來說,這一天吃地菜煮雞蛋有驅蟲辟邪的作用,也有先輩們對避免春疫的祈禱。



奔跑的捲髮山羊


作為湖南人,我們那鄉下都知道三月三吃菜蛋,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的來歷,在我們這裡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頭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米菜,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病即痊癒。此事傳開,人們都紛紛用地米菜煮雞蛋吃,熱潮遍及城鄉。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雞蛋,就在沔陽形成了風俗。以後逐漸傳開,在江漢平原一帶也盛行起來了




紅魚兒的記憶


我們湖州織裡那邊,三月三野炊節,

小時候放半天假,然後帶著鍋碗瓢盆,一些蔬菜肉類去田裡燒飯。小夥伴們各自分配好活兒。弄好後,一起吃頓美味的早晚飯。

各種玩鬧後,帶著鍋碗瓢盆回家~

真是美麗的一天

現在還有這個節日,但是不知道小朋友怎麼過了,我現在定居杭州。還是很嚮往小時候的野炊節



80後減肥育兒小達人


上巳節是在暮春,定在三月三,大略就是公曆的4月中旬左右。有些人認為這個時間太冷了,而祓禊又要求在河裡沐浴,所以肯定不是洗澡,而是洗臉。其次,洗澡必然光屁股,上巳節祓禊在河裡光屁股洗澡,思來想去也不太雅觀,所以肯定不是下河洗澡。持有這種看法的很多,比如朱熹,朱熹說:“上巳祓禊,只是盥濯手足,不是解衣浴也。”亦有說只是洗手洗衣服,寓意清潔,根本不是裸體沐浴。

但這是不對的。

“浴”本身就是洗澡的意思,《論語》中孔子說,暮春時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難道也是洗個手就回麼?

不是。

就是下河撲騰了,洗澡了,連小雞雞都洗了。洗白白以後振衣而冠,到臺上吹吹風,晾乾以後唱著歌回家去。

上巳節為什麼沐浴?

你去問問長輩,或者尚且生活在較為傳統的村落的居民,以前的北方,人們在冬天是怎麼洗澡的。他們會告訴你,基本倆月不一次洗澡,中間一次去澡堂,沒澡堂的就得燒一盆熱水,憋屋裡偷偷洗。然後一直捱到春天,那一層灰猶如蛇皮,撓個癢癢都能搓出無數黑蛆似的泥來。因此,不僅是上巳,還有個下巳,上巳是暮春,下巳是七月十四日,流火變涼季,名叫秋禊,也是要沐浴的。故而古人說,祓禊乃是崇潔,寓意消災、去疾、祈福。這在民間已經形成了一個習俗,習俗自然會形成一番典禮。

作為典禮,舉行祓禊的時候,自然不會讓一幫人光著大光腚下河洗澡,而是走一次過場,男女都穿最好的衣服到河邊玩。

實際上,在這天前後,積攢了一冬天灰的男人們,都會下河洗澡的,女子則在家中洗澡。

《通典》:

周制,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之。

釁,相當於現在的打香皂。

暮春的上巳是洗淨冬季的髒灰,初秋則是對野外洗澡的一場告別。

別問我咋知道的,我就這麼過來的。

關於溫度。

即便是現在的暮春之初(三月三),曲阜的溫度也是在15~30℃,白天維持在一個較高溫度,照著查去就行,已經很熱了。而春秋秦漢,物候更是要提前一些。不過也是備不住有哪幾年特別冷,冬天凍死人的情況也是有的,不能一概而論。不過,以孔子的描述來看,他那時的氣候,至少不比現在冷。

秦漢之後,祓禊在貴族圈當然不會變成洗澡節,而必然會變成在水邊請吃席,所謂“修禊事也”。而在民間,唐代祓禊已成為官方大辦特辦的節日。祓禊日,男女聚集,穿春服、洗手、打水仗、遊樂(民胥祓禊,國於水嬉)。


溫暖是小太陽


我的家鄉是福建,少數民族畲族主要分佈在福州寧德三明一帶。農曆三月三是畲族一個重要而又濃重的節日。每年三月初三,畲族男女皆換上盛裝,製作烏米飯、紅團,祭祖先拜穀神,唱山歌,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畲族傳統特色小吃有:烏米飯、糯米餈粑、菅粽、竹筒蝦。

特別是烏米飯是該節日特別的一道食物。

烏米飯:採摘畲山特有植物烏稔葉嫩葉,將其搗碎後放在石臼裡搗爛,加入清水浸泡五六個小時濾出湯汁。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80度的湯汁中泡上半天,糯米變成了紫黑色,然後將糯米放在木桶裡蒸熟而成。


街頭美食拍客


三月三,蛇出山,我們家湖南瀏陽都會做地菜煮雞蛋,天氣變暖做這個湯水,有驅蟲辟邪的意思。其實每個節氣都有含義,可能每個地區都不同,但是民以食為天,都不離開食物的參與。




徐小斌


廣西梧州三月三一般會有以下活動!

1、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2、搶花炮

  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廣西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3、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啊慧生活記


三月三,我家鄉做七色糯米飯,還有艾粑還有彩蛋







深山老醫


我家四川遂寧射洪,從小就說三月三🐍出山,代表萬物復甦植物開始萌發新芽開花,動物結束冬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