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法院是好單位嗎?比銀行如何?

晶瑩一點2


法院,審判機關,公檢法裡的大哥,你說好不?如果是公務員身份,社會地位較高,工資待遇是不錯的,晉升空間也有的,壓力不算大,就算不升職,待遇也會隨著工作年限級別增加。如果是合同臨時工,不建議,工作量大,待遇較低。

銀行,收入與付出成正比,身邊很多銀行的朋友,收入不錯,但真的是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喜歡穩定的生活,建議公務員。喜歡挑戰自己,建議銀行。二者都需要考試進入,公務員總體考試難度比銀行大一些。


胖胖的Engineer


真實栗子,

我們法院新進一個銀行同事,二十幾歲頭上沒什麼毛。

據傳,在銀行上班是不時,

有一回銀行領導看監控,看見他玩手機,就通過麥克風喊話“那個櫃檯的男同志,你上班玩什麼手機?”

同事沒聽見,領導補槍道“就是那個四十多歲的男同志,還耍手機……”

為此

男同事奮勇跳槽到法院

半年後……

……

有一次當事人來找人

看見了過道中的他

揮揮手

喊到

"大爺,我找黃法官"


A證生涯


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具體負責各類案件的審理和判決,權力非常大。相比銀行,建議選擇法院。

由於工作原因,曾經長期與法院打交道,對法院比較瞭解,根據我的認識,我認為,法院工作是比較好的。



一是穩定性方面,法院更加穩定。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法院工作人員都是公務員或者是事業編,是國家正式的工作人員,工作非常穩定。而銀行,則情況不一樣。國有銀行、民營銀行,同屬於金融機構,企業具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民營銀行,有破產的風險。銀行自身的風險因素較大。



二是工資方面,法院工資穩定。通常認為,銀行的工資要高很多。其實,這跟銀行的利潤和自己的業績有很大的關係,你的業務量高,績效才會高,工資才會相應的高。這種高工資不穩定,波動比較大。而法院,隨著司法體制的改革,法官的工資增長很多,尤其是員額法官,月入過萬是很輕鬆的,這種工資與自己的工作量關係並不大,非常穩定。



三是壓力方面,法院的壓力要小一些。近年來,司法體制改革後,員額法官數量並不多,工作量比較大,需要審理的案件堆積如山。法官們的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相對於銀行,還是要差一些。

我同學在某國有銀行工作,年紀雖小,但是工作很棒,很快就被提拔為鄉鎮支行的行長。在提拔的同時,他的壓力很大,需要開拓更大的工作業績來支撐自己。他的前任,就是因為工作業績下滑嚴重,被上級撤掉了。他為了避免前任的悲劇,在不斷的開拓新客戶,維繫老客戶的關係,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晚上,幾乎都是在陪客人喝酒,用他的話說:陪好客人,就是最大的業績。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

由此可見,銀行的壓力很大。法官工作幹不完、幹不好不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可是銀行不行,沒有業績,就沒有工資,沒有職位,甚至是沒有工作。



四是成就感方面,法院為民服務更有成就感。法院審理案件,作出公正裁決,解決矛盾雙方的爭端,造福於群眾,非常有成就感。尤其是幫助勝訴方,將判決書執行後,心裡非常的舒服。而銀行,每天進行著枯燥的工作,非常累,勞力又勞心。

綜上所述,我建議選擇法院工作。


職場百靈鳥


法律微言明確回答:不知道你說的“好單位”是什麼評價標準?如果你內心的正義觀強大,想要實現自我價值,建議你選擇法官的職業,如果你喜歡跟數字打交道,想有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和上升途經,建議你選擇銀行的職業。

作為一個在檢察院工作過四年,周邊有很多親戚同學在銀行工作的人,法律微言覺得對這個兩個單位都很瞭解。

首先,需要確定你對“好單位”的定義。法律微言覺得,大體有以下幾個指標:

工資多,待遇好;

地位高,人脈廣;

有價值,能進步。

最好再加上工作不太繁重,壓力不太大。


下面法律微言就從以上幾個方面,介紹以下兩個單位的優劣。

1.工資和待遇

在司法改革之前,法官的工資就只比普通公務員高一個法官津貼(300-500不等),跟當時動輒年薪幾十萬到幾百萬的銀行職工,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但是司法改革之後,不僅法官的工資發生了變化,銀行普通職工的工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工資翻倍,一個工資減半,二者在普通職工層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小銀行的職工現在的工資,連普通公務員的工資都趕不上。

法律微言說的是兩個單位正式職工的工資待遇情況,臨時工另算。

當然,在法院中也區分員額法官、助理法官、書記員之分,銀行裡也有總經理、經理、櫃員之分。

在剛入職的情況下,二者的工資現在沒有多大的差距。


2.地位和人脈

法官的紙面地位,是十分高的,一方面是跟法官的稀有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他的專業性有關。如何能當上一個法官呢?

首先你得在本科院校內學習四年枯燥的法律課程,其次你還得考個差不多的研究生,讀個法學碩士或者法律碩士;

在這期間,你必須通過天下第一難考——司法考試(通過率只有10%);

然後在千軍萬馬搶獨木橋的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現在大部分城市的基層法院,對法官助理的學歷要求最低是研究生,普通縣城以本科為起點,但都要求通過司法考試),才能艱難的進入一個基層法院當法官助理;

然後擺在他面前的,是漫長而痛苦的入額之旅。

經歷了那麼痛苦的一個過程,就導致了法官職業在紙面地位的虛高,甚至有些神化。

而實際上,法官的地位,只存在紙面上,手中的權力,也不是咱老百姓說的那種實惠的權力。在人脈上,除了認識檢察院、公安這些從事法律的人,其他領域拓展性不強。

銀行職工的地位,當然是趕不上法官的地位,這是由於二者的工作性質決定的,法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矛盾糾紛的裁決者,必須有一點威嚴和權威。而銀行更加實在一些,工作環境超級好,工作時間固定,工作壓力也不是很大(除了貸款壓力),認識的客戶也大多是有錢有身份的。權力有限,責任也就有限。


3.價值和空間

價值,其實是法律微言找工作中,最為看重的因素,如果一個工作,正好符合你心中的價值標準,並且通過身體力行,就可去實踐自己的價值,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法律微言當年選擇學習法律,並努力通過司法考試,考進檢察院,也是因為心中最為樸實的正義觀。然而實際工作中,能否實現自己價值,能實現多少心中的理性,那又是另一回事。

法官這個職業,是一種能同時給你自豪感和挫敗感兩種極端情緒的職業。那種自豪感和挫敗感是沒有從事這種工作的人體會不到的。總體老說,法官是一種特別有挑戰性的工作。你要不停地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不停地跟各種執拗的人打交道,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內心忍受力。簡單說,這是一個能讓你在短時間內成熟,長時間豁達的工作。

然而,一個基層法院的法官,上升的空間,其實是很小的。司法改革之所以保障法官一級一級的晉級,就是因法官的上升空間不大。

銀行工作的價值,主要是經濟價值,其次是人際交往的價值,鑑於其過多的分支機構和部門,上升空間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但是法律微言還是不看好銀行的未來,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飛速發展的今天。法官職業的無可替代行與銀行職業的可替代性,一目瞭然。

最後,不得不提一下法院法官的工作量。有好多人對法官的工作量沒有概念,法律微言周邊很多同學朋友就是法官,他們經常會像我抱怨,案子太多,辦不完。到底是有多少呢?城鄉稍有不同,正常一個非一線城市的城區的基層法官,一年的辦案量在150-200之間。什麼意思呢?兩三天就得辦一個案子。

辦一個案子有多麻煩呢?收案、看卷、送達、開庭、調解、寫審查報告、合議庭討論、宣判等。有些複雜的案子,還要上審委會討論,程序就更加麻煩。

所以,我認識的法官們,沒有一個不加班的?為什麼呢?案子辦不過來唄,可想法官的工作量有多大。


總結!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實現自己的價值,能夠接受繁重的案件壓力,和無窮無盡的責任壓力,那麼法官職業對你來說再好不過了。

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但不想工作那麼累,檢察官的職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發展空間,喜愛和數字打交道,銀行也暫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是法律微言,持續創作法律領域文章,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麻煩動動手指關注一下。如果您還有問題,可以私信或者留言,良心保證、免費諮詢!


法律微言


現在的法院工作比銀行工作要好,尤其是法官入額之後,工資有了很大的提升。

1.首先聲明,法院是不享受每個月1200元政法津貼的。

在做比較之前首先說明一點,法院工作人員不論法官還是普通的行政人員,都是不享受政法津貼的。有的人回答說,法院人員享受每個月1200元的政法津貼,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政法津貼只針對政法委和司法局的有關人員,和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機關是沒有關係的。政法津貼出臺的原因就是公檢法工資政策改革之後,為了公平起見,對政法和司法人員作出的補貼政策。

2.不論從工資待遇、工作性質還是職務晉升方面,法院工作都要優於銀行工作。

從工資待遇方面來說:

法官入額改革以後,普通法官的工資要比同等條件下公務員工資高30%左右,並且年底還有績效獎,這個績效獎和公務員的年終績效考核獎是不同的。法院既享受公務員的年終績效考核獎,又享受法院系統的績效獎金,比如,有的地方公務員年終考核獎2萬元,那麼法院的工作人員既可以享受公務員的2萬元考核獎勵,又可以享受法院系統幾萬元的績效獎。銀行系統來說,現在進入銀行系統都是從櫃員幹起,而普通銀行櫃員的工資已經沒有前些年那麼高了,絕大多數普通銀行櫃員也就和公務員的工資差不多。

工作強度方面來說:

現在法院工作強度、工作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法官入額之後,對於所有案件的審判都是終身負責,一旦將來案件產生糾紛,審判法官都逃脫不了責任。並且隨著案件越來越多,程序越來越複雜,法官壓力也越來越大,經常加班加點。銀行櫃員工作雖然比較辛苦,但休息的時間要比法院多,銀行一般按點下班,但是在法院卻是無休止的加班。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工作辛苦一點,對自己也是一個歷練。

個人晉升方面來說:

如果你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院的話,一開始會被聘為法官助理,之後可以繼續聘為法官。如果沒有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院的話,那你只能是行政工作人員,行政工作人員和普通的公務員一樣,也是按副科、正科逐級晉升的,並且可以參加職級並行。在銀行工作的話晉升壓力也並不比法院小,甚至很多人工作一生也就是一個普通櫃員。

總之,法院和銀行相比,法院工作比銀行工作更有前途。


中省直遴選


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訴題主,法院絕對是好單位,簡而言之就是有權又有錢。進法院與進銀行哪個好呢?如果都有編制的話,那法院要全面優於銀行。其優勢主要有三個方面。

優勢之一:在法院工作收入更穩定、待遇要更高。

由於法院人財物省統管,其公務員基本工資按省直標準發,津補貼和績效獎按當地標準領,員額製法官基本工資(含職務和級別工資、地區補貼和績效獎)一般比當地同級別公務員高50%左右,司法輔助人員如法官和司法行政人員如非業務庭室人員的基本工資(含職務和級別工資、地區補貼和績效獎)一般比當地同級別公務員高20%左右。如廣東珠三角地區,法院已轉正公務員年收入達24萬元以上。

相比之下,銀行已轉正職員年收入絕大多數不到20萬元。銀行待遇好不假,但兩極分化嚴重,高的很高,低的也低,剛轉正職員收入普遍不高。

法院收入穩定體現在其公務員按職級領工資,幹多幹少分毫不變。而銀行職員的收入則與個人業績直接掛鉤,如攬儲數額、賣基金保險金額等業績越高的收入自然高,業績不好收入必減,這也算是企業與機關單位的最大區別。

優勢之二:在法院工作職業前景好、發展空間大。

能進入法院工作的,要麼法學專業科班出身,要麼已通過司法考試,其他情形也有但很少。即使法官助理或行政人員,晉升渠道也寬廣,縱向可以由基層法院調入中級法院甚至高級法院,橫向可以提任領導職務或成為員額製法官。不少法官助理,畢業七八年就能順利進入員額製法官序列,其後晉級基本上是按年限晉升,難度不大。

此外,法官或法官助理若想辭職也十分吃香,我有幾個朋友從法院辭職進入銀行起點就是法務部副總。既有法律實務經驗,又有法院人脈資源,這樣的人才哪個企業不喜歡?高薪虛位以待太正常。如想改行當律師,律師事務所更是搶著要,各種優待來誘惑。

反觀銀行職員,哪怕從事有專業優勢的法務工作,想要一步步升到部門副總,都無比困難。如從銀行櫃員幹起,升到大堂經理或客戶經理,競爭還是十分激烈,業績壓力依然巨大。跳槽出去者有之,但想一步就實現職位或待遇質的飛躍,難之又難,少之又少。

優勢之三:在法院工作手中權力大、社會地位高。

法官手握至關重要的自由裁量權,無論判案還是執行,權力很大,求其者眾。即使是法官助理,雖不直接掌握權力,但作為員額製法官團隊成員,協助審案、代寫判決,有時也能當半個家。更何況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可用資源不少,外人皆高看一眼,社會地位高。

銀行雖與老百姓聯繫更密切,但當今社會,銀行還真不是稀缺資源,存款貸款、購基金、買保險,這家銀行不合意,還可找別家。銀行放貸的權力又主要集中在領導手中,普通職員基本沒什麼權力。銀行職員當然也光鮮體面,但因手中資源不具獨特性,從世俗看法和趨附性來說,在社會上不如法院公務員受追捧。

銀行職員並不輕鬆,白天工作要精細,晚上加班也不少,而且跟法院類似,都是沒加班費可言的。法院就不用說了,“案多人少”矛盾普遍存在,為在審限內結案,經常白天連軸轉開庭,晚上加班寫判決書,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就工作強度和辛苦程度而言,法院與銀行基本上是旗鼓相當、難分高下。

歡迎關注職場李論,更多職場思悟解析,期待與您分享!


職場李論


我有同學是法官,資格考試花了10年時間,工作很累,經常加班閱卷宗,找法條,並沒有什麼權利,只有法律法規,照章辦事。如果錯用法條是事故,法官是專業技術崗位,不能出錯,反覆核查,超負荷工作量。

工作穩定,有社會地位,比如同學聚會,一聽是法官,同學們頓時肅然起敬。經濟上應該是不如銀行同級別幹部的。


鷹傑長空


法院是公務員單位,目前和檢察院一樣,已經上掛到省級管理,相比地方財政人員,工資薪酬提高了一大截,還有公車補貼等各類規定的福利待遇。銀行是國企央企,工資比較高,管理人員實行的是年薪制,每年幾十萬,還有各種獎金和年節福利費,但工作比較辛苦。

剛入職,法院和銀行人員工資收入都差不了太多,但明顯法院的工作,要比銀行新人的工作輕鬆許多。銀行新人一般都是櫃員,或者是業務員、後勤輔助人員,工作強度大,任務重,十分辛苦,沒有節假日。即使是稍有空閒,都是各類培訓、學習,壓根就沒有私人空間和時間。年輕人不僅有事業,還有人生閱歷和戀愛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銀行人員在這方面,可以說是一大缺憾,忙得幾乎沒時間管這些。而法院則不同,固定的工作時間外,加班不算多,休息和業餘時間有保證。而且從前途發展上來講,法院新入職人員都比較努力,最起碼也要過了司法資格考試,才能為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作若干年後,銀行如果晉升成為了管理人員,則年薪大大提升,雖然還是任務重、工作壓力大,但最起碼付出有相應的回報,生活還是非常滋潤的。而法院工作人員同樣也十分有發展前途,登記為公務員,考過了司法考試,還可以進入員額制管理,工資也是大幅提高,比同地區其他部門的公務員收入高了一大塊。職務晉升上,可以走行政級別,副院長、院長;也可以走法官等級晉升道路,四等十二級的法官、高級法官等。綜合能力強的走行政職務晉升,專業能力強的走法官等級道路,選擇比較自由,而且發展前途都不錯。

法院和銀行的工作,都是十分理想的選擇。相對來講,法院更為輕鬆,社會地位也高,工作壓力比銀行輕鬆許多。尤其是一般人員來講,法院更有發展前途,而銀行如果混不成管理人員,一輩子櫃員或者業務員,工作辛苦壓力大,和法院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只有到了金字塔的頂端,才可以享受到“一覽眾山小”的成就感,更何況這些年,金融服務行業都是國企限薪的重點對象,就可以想象他們工資收入有多高了。喜歡穩定就選法院,喜歡挑戰就選銀行。


職言管語


首先,法院可不是想進就進去的。先考過司法部的法律從業資格,以前叫司法考試,我們那一屆通過率百分之十幾,大部分人通不過。其次還要等公務員考試,法院系統不是每年都招人的,你要全省看哪個法院有招生名額,錄取率低的嚇人,競爭激烈。因為法官工資地方財政支付,名額受制於編制,編制總是不擴大。

其次,法官實際工作量太大。以前還有助理法官分辦案件,現在改革員額制度,具有法官資格才能辦案,下半年週六日加班是常事,。其再有,法官職業壓力加大,司法改革,每個案件開庭過程全程錄音錄像上網,案件終身制,但結果不是各方都能滿意,經常有當事人辱罵

的,還要忍受委屈。

第三,法官待遇提高了,新錄用的法官素質也提高了,年輕的法官加入使隊伍更有效率,更能感受公平正義。至於用手裡的權利進行利益交換,簡直拿自己人生賭博,會越來越少的。




詐騙案件刑辯律師


敲黑板!

N年前,大家看到法院,都覺得是鐵飯碗高社會地位。N年後,大家看到銀行,都買豪宅拎LV……

首先是入行門檻,進法院門檻比銀行高得多,畢竟它要萬里挑一,考過公務員考試。

其次是工作地位,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是大多數人認為的鐵飯碗,更是大家所評價的高社會地位。相比而言,法院的女性工作人員比銀行的女職工更受歡迎,娶她就等於娶了門面。

最後是最現實的工資,拋開工作城市,法院的工資也不低,員額法官或老法官的工資待遇是很不錯的。但是別忘了銀行了,銀行是什麼,是數錢的!工作優秀,每年年終獎多得茂盛。因此,銀行相對於法院來說,銀行的收益更有前景,多勞多得,法院是國家單位,收益肯定是會有個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