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爱因斯坦小学毕业时,校长对他的家人说:“您的孩子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一样没出息。”

爱因斯坦的母亲十分自信地说:“我的儿子,将来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母亲的话激励自己“我会做得更好!”

就这样,爱因斯坦的父母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就了伟大的爱因斯坦。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孩子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对他的期望、也就是心理暗示。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01 积极心理暗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96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实验,研究内容是老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罗森塔尔随机挑选一些“最有发展前途者”学生名单,以赞赏的口吻告诉校长和老师们,将对这些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

8个月后,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很大进步,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其实这是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们产生了暗示,他们相信名单中的学生都有潜力,并对他们投入更多教学热情和心理期望。

而老师的这些情感又暗示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信心倍增,更加努力、进步更快。

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心理控制和判断力较弱,孩子受暗示的感染力更强,容易被大人或周围环境的期望所左右。

他们很容易相信和接受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对于他们的预期和判断,不自觉的把外来评价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定位。

如果父母或老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与进步。

如果父母或老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老师应该学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健康成长。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02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

根据暗示的不同作用,心理暗示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

公园里,两位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玩耍。突然,在草地上奔跑的两个孩子摔倒了。

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紧张的询问孩子疼不疼?孩子“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

另一位妈妈看着摔倒的孩子,平静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吧。”孩子若无其事的爬起来了,继续跑着玩。

同样是在草地上摔倒了,为什么两个孩子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那是因为两位妈妈的表现不同。

第一位妈妈紧张的态度暗示孩子摔倒会很疼,这是消极的暗示;

第二位妈妈平静的态度暗示孩子摔倒没什么大不了,这是积极的暗示。

由此可见,儿童在心理上具有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特点,可塑性很强,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导致孩子不同的选择与行为。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改善和激励作用。

肖伯纳说过:“要记住,我们的行为不是受经验的影响,而是受期待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积极的认识和体验。

例如:学生们课下在一起聊天,常常聊到某个科目老师很喜欢我,我不喜欢哪一科目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就有学习偏科的现象。

被某科目老师喜欢的孩子,学生会克服各种苦难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在西点军校的课堂上,心理学培训课上经常讲到,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自我心理暗示的意识。

可见,心理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影响很大,能够使人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反馈,令人重塑信心、创造奇迹。

二、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负面作用。

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整天对孩子说一些消极负面的言语,会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例如,父母经常挑剔孩子的毛病,“你一定做不好”“你就没有谁谁做得好”“我看你再努力也不行”等等,总是把孩子的缺点拿出来比较说教。

也许父母的本意是强调孩子要重视自己的缺点、进而促使孩子去积极改正。

殊不知,这样经常性的挑剔对给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爸妈不喜欢我。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氛围里,孩子就会自我暗示自己不够好、不是好孩子、再怎么努力也不行。

因此,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有关键作用。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予孩子积极的影响,迎难而上、乐观进取。

消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失去信心、丧失努力向上的自信和勇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孩子行走在阳光大道上。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03 父母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现代父母经常使用说理教育去指导孩子成长。

与暗示教育相比较,说理教育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学会暗示教育,除了能让孩子在无形中拥有健康的心理、得体的举止和乐观的心态,还能进一步协调亲子关系。

一、营造积极心理暗示的氛围

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暗示,最多来自母亲,有的来自父亲、老师、祖父母等等。

1、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在夸奖的背后是父母和周围环境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父母表扬、老师称赞、长辈和同龄人夸奖,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心理暗示在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帮助孩子克服一切困难,激励着孩子不断努力进步。

为了不辜负父母和周围环境的期望,全力以赴地去改变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2、外部激励

这里所说的外部激励和物质奖励不一样。

物质奖励,是父母提前和孩子约定考试成绩优秀了,买一个乐高积木作为奖励。 这样做对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百害而无一益。

外部激励,是某天你买一个孩子心仪已久的物品送给孩子,作为他这次数学考试比上次提高了5分的奖励。

这是一个正面的鼓励、是一个赞许的认可、是一个突然的惊喜。

孩子今后会不自觉的在各个方面努力进步,期望自己不断得到父母的认可和鼓励。

二、言语表达的心理暗示感染

父母对孩子的一言一语,所隐含的心理信息会被孩子全部感知和接受,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这个信息去行动。

父母对孩子的言语表达,有极强的心理暗示感染。

1、对孩子说“你能行”。

父母教育孩子时,要将积极的心理暗示植入孩子的大脑。

特别是孩子做事有畏难情绪时,父母要在情感上安慰和鼓励孩子,重拾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知道,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是难以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挑战。告诉孩子“你能行!”鼓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2、对别人说“我的孩子真棒”。

关于这一点,父母要明白你对别人说“我的孩子真棒”,远胜你自己赞许孩子百倍。

虽然这种赞许不是对孩子说的,但是孩子听在耳中,会记在心里。

孩子会在父母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下,按照父母赞许的行为标准去努力达成父母的期待。

例如,儿子刚上小学时,我经常对朋友说儿子是一放学回家就写作业,这个习惯很好。

一开始,儿子偶尔会玩一会儿再去写作业,久而久之这个好习惯就养成了。以致于,后来班主任也在班里夸赞他写作业的好习惯。直到现在高中了,无论作业量多大,他都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

对别人说“我的孩子真棒”这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还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进步。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3、批评一步到位。

孩子犯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父母揪住孩子的某一次犯错、反复说教,在这种反复强调错误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很大,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心理暗示处理孩子犯错时,采取找到错误原因,批评一步到位。

《家有儿女》中刘星有一次考试作弊,夏爸爸在得知后,先和刘星谈一谈、听听他的想法。

着才得知刘星因为羡慕班上同学有MP3,自己也想要一个,所以想通过考试作弊获取奖励。

对此,夏爸爸说:“班上同学的MP3也是这样获得的?”刘星听到夏爸爸的问话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承认错误。

可见,帮助孩子在分析错误原因时,能够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确实是错了。

知错就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重点是父母要帮助孩子寻找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积极面对、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言传身教的积极心理暗示

父母言传身教的积极心理暗示,可以规范孩子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善待他人和塑造坚强品格。

父母的行为举止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1、整洁卫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整洁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的自我要求和修养的表现。

父母在工作或学习时整理好桌面,摆放好物品,示范影响孩子从小养成行为整洁的好习惯。

2、乐于助人。

孩子未来生活在社会群体当中,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有利于未来改善孩子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父母和邻里亲朋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孩子会懂得为人处事需要真情付出,相信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

3、礼貌待人。

“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活在社会上要礼貌待人。

父母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礼让座位,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

4、勇敢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大部分来源于家庭和父母。

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互相鼓励、勇敢面对,让孩子从小明白人生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勇敢面对、理性对待。

父母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孩子,让他在生活中学会理解、尊重、善良和坚强的优秀品质。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父母只要学会正确使用积极心理暗示教育,孩子终将成长为我们所希望的模样。


90%的杰出人士年少时受到积极心理暗示:你能行!我的孩子真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