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老年人的心聲:我們渴望的不是說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覺

老人真正的需要是被需要。

老年人的心聲:我們渴望的不是說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覺

人到了晚年,總會覺得自己漸漸成了負擔,而不再是原來的保護傘。

當孩子們不停地告訴老人各種安排的同時,老人發現自己在生活中已經沒有什麼決策可做了。這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子孫覺得老人沒什麼能力做決策 --> 於是不讓他們做決策 --> 於是老人乖乖地按照孩子們說的去做 --> 於是子孫更覺得老人沒什麼能力做決策。

老年人的心聲:我們渴望的不是說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預言的自我實現,在這個循環裡,老人漸漸領略到了什麼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傷害有多大?蘭格和羅丁(Langer & Rodin, 1976)曾經在美國一家療養院裡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同樣是照顧老年病人,一組看護者強調的是“我是為了讓你感到幸福的,所以你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做,聽我的就好。

他們給老人們以富有同情心的照料。另一組看護者強調的是老人的自我控制,他們讓這些老人參與做些小決定並履行一定的責任。在接下來的三週裡,後一組93%的人表現出活力和快樂,而前一組多數的自我報告是更加虛弱。

老年人的心聲:我們渴望的不是說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覺

那讓我們仔細回想一下,我們如今定義的孝順和第一組看護是不是很相似。

我們給老人們報了旅行團,給他們挑好了手機,帶他們去我們見識過的餐廳,告訴他們社會上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

然而我們忽略了一點,在這樣做的過程中,老人會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人,他們漸漸不想去思考了,對生活的積極性和探索欲也會隨之下降。

老年人的心聲:我們渴望的不是說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覺

所以,從我們自身來講,請避免預言的自我實現這個魔咒。

老人們是可以做決策的,他們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可以安排下自己的生活。

採悅觀點:我們需要鼓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到生活的上游,這樣被需要的他們,才會從心底裡對每一天充滿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