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老年人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说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觉

老人真正的需要是被需要。

老年人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说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觉

人到了晚年,总会觉得自己渐渐成了负担,而不再是原来的保护伞。

当孩子们不停地告诉老人各种安排的同时,老人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决策可做了。这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子孙觉得老人没什么能力做决策 --> 于是不让他们做决策 --> 于是老人乖乖地按照孩子们说的去做 --> 于是子孙更觉得老人没什么能力做决策。

老年人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说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觉

这就是所谓的预言的自我实现,在这个循环里,老人渐渐领略到了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伤害有多大?兰格和罗丁(Langer & Rodin, 1976)曾经在美国一家疗养院里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同样是照顾老年病人,一组看护者强调的是“我是为了让你感到幸福的,所以你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做,听我的就好。

他们给老人们以富有同情心的照料。另一组看护者强调的是老人的自我控制,他们让这些老人参与做些小决定并履行一定的责任。在接下来的三周里,后一组93%的人表现出活力和快乐,而前一组多数的自我报告是更加虚弱。

老年人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说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觉

那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如今定义的孝顺和第一组看护是不是很相似。

我们给老人们报了旅行团,给他们挑好了手机,带他们去我们见识过的餐厅,告诉他们社会上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老人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人,他们渐渐不想去思考了,对生活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也会随之下降。

老年人的心声:我们渴望的不是说教,而是被需要的感觉

所以,从我们自身来讲,请避免预言的自我实现这个魔咒。

老人们是可以做决策的,他们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可以安排下自己的生活。

采悦观点:我们需要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生活的上游,这样被需要的他们,才会从心底里对每一天充满渴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