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魯迅曾說,“我的朋友中有一個古怪的人,一有錢就喝酒吃光,沒有了錢就到寺里老老實實過活。”魯迅口中這個古怪的朋友就是蘇曼殊。蘇曼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即便是生逢亂世,也掩蓋不了他的蓋世才華。只可惜的是,雖然他才華卓絕,卻也管不住自己的嘴,一頓吃下60個包子,一次性能喝6斤冰水,最終因為“貪吃”,只活到35歲。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1884年,蘇曼殊出生於日本橫濱,祖父是廣東香山人,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後來由於家庭原因,蘇曼殊的母親被趕出家門,母親十分想要帶走兒子,但由於蘇家男丁少,蘇家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並禁止母子倆再相見。從那以後直到母親去世,蘇曼殊也沒有見上她最後一面。

9歲那年,父親由於常年在外奔波,蘇曼殊被送到上海姑母家,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過,蘇曼殊備受冷落。有次生病了,姑母害怕家人被傳染,竟將他丟進柴房裡不管不顧,讓其自生自滅,不過好在大難不死。但是蘇家的忽視和蠻不講理的打罵,給蘇曼殊的幼小的心靈帶來了無法磨滅的創傷。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撐到了15歲,在表哥的資助下,蘇曼殊孤身來到了日本留學。在留學的6年生涯中,蘇曼殊每個月只有10元錢的生活費,住的地方也是最簡陋的宿舍。儘管條件很惡劣,但蘇曼殊讀書非常刻苦用功,因此在日本也結識到了很多有志留日青年,並加入了留日學生組織的革命團體青年會。後來還與蔡元培、章士釗、陳獨秀等人成立過“橫濱暗殺團”。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1903年回國後,蘇曼殊到上海任《國民日日報》翻譯,他日語說得極好,不知道的都以為他是個日本人。蘇曼殊是個才子,但有時候在朋友眼中,他也像個小孩子一樣率性又天真。有次他問章士釗:“人為什麼能生孩子?”章士釗尷尬至極:“你去找本衛生書看看就知道了”。

蘇曼殊卻接著說:“書上說男女在一起才能生孩子,可事實上也有例外。我曾見過一個婦女,先生外出多年未歸,她照樣生了一個孩子。可見,女子不需要男子也能單獨生育。”聽完大家都默不作聲,唯獨他自己像是發現了什麼驚天大秘密一樣,得意極了。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蘇曼殊的確很“怪”,正如魯迅所說的,有錢了就吃喝用光,沒錢了就到寺里老老實實待著。他一生中曾三次剃度,三次還俗,他曾這樣說自己:“行雲流水一孤僧”。不難看出,蘇曼殊的世界其實是很孤僻的,難有人能懂他。

孫中山曾這樣評價他:“太虛近偽,曼殊率真。內典工夫,固然曼殊為優;即出世與入世之法,太虛亦遜曼殊多多也。”在他看來,蘇曼殊這個“假和尚”,比民國高僧大德太虛和尚,修為更高,也更精深。可以看出,孫中山對蘇曼殊的評價還是挺高的。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回國上班之後,蘇曼殊有了工資,慢慢地過上了好一點的生活,他除了做翻譯,還教書賣文。不過蘇曼殊是出了名的“貪吃”,對吃從不忌諱,拿到手的工資幾乎全部用來吃喝光。

有次朋友給他買了一包栗子,吃完後,覺得味道很不錯,她又跑出去買了一包。朋友勸他栗子吃多了會漲肚子,但蘇曼殊根本不理會,結果把第二包吃完後,當天晚上肚子就脹得難受,一直掙扎到天亮才緩過來。

甚至,蘇曼殊有時一頓就吃下20個芋頭餅,結果肚子痛得不能起身。一次次因為貪吃而遭罪,可蘇曼殊仍不長記性。有次為了跟朋友打賭,他一次吃下60個包子,在吃到第50個的時候,他臉色突變,額頭上滿是大汗,朋友勸他別吃了,但蘇曼殊不聽勸告繼續接著吃,最後直接被送進了醫院搶救。

一頓吃60個包子,一次性喝6斤冰水,不聽醫生勸告,只活到35歲

因為暴飲暴食,蘇曼殊患上了急性腸胃炎。住院期間,醫生對他百般叮囑一定要對飲食嚴加控制,尤其是不能吃甜的。可他偏不聽,趁醫生不在的時候偷偷溜出醫院,到街上去吃八寶飯、年糕、栗子和冰淇淋。回去之後,病情惡化,最終落下了一身毛病,於1918年病逝,年僅35歲。

蘇曼殊去世後,只留下了八個字:“一切有情,都無掛礙”。人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除了幾隻含羞草,幾朵玫瑰花以及未增戀人的胭脂盒、香囊外,竟一無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