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現在的人啊,總是太浮躁,靠著隻言片語或者一本書,就去推翻正統的官方結論,想以此作為成名或獲利的捷徑。例如,隨著清宮劇的熱播,中西正統文學史一百多年定論的康乾盛世,也被某些人批評的一文不值,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否認康乾盛世的主要是非史學專業的文人,其主要依據就是馬嘎爾尼使團的來華見聞,張宏傑更是據此寫出了《飢餓的盛世》,讀完之後,發現這部書裡面,通篇都是媚洋貶中,通過塑造乾隆這個十全皇帝也只能把大清帶溝裡的觀點,全盤否定了歷史。張先生的文筆很好,但是這篇文章,以目嘗之,其味道甚辛(辣眼睛):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第一、以偏概全,結論牽強

歷史研究是根據史料得出觀點,而張先生則是先有立場再挑選有利的史料,結論草率而牽強,比如,英國使團在海邊陡峭的石壁後面,發現了一塊兒人工填海填出來的陸地。所以,證明了當時全中國的土地都非常稀缺。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這論證水平,汝真乃天驕,何不上九霄?以點概面,以偏概全,按照這邏輯,現在中國大媽們出國後在院子裡弄塊地種蔬菜,是不是說明國內現在在鬧饑荒了呢?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第二、故意誤導抹黑

馬嘎爾尼在使團日誌裡面對中國好的描寫有很多,比如城市繁榮,手工業發達,這些統統不提,而運河邊上的縴夫搶剛死的豬,運河兩邊以及邊遠農村貧民的形象則無限放大,衣飾華麗、炮位眾多的集團軍不提,而對邊防哨所的軍容不整衣衫不潔就大肆描寫。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如果能再稍微用點心,瞭解下馬嘎爾尼從廣州去到北京後和皇帝聊得不歡而散,什麼協議都沒達成後的灰頭土臉與惱羞成怒,就知道馬嘎爾尼在寫日誌時是什麼心情了,這樣明顯懷有不忿的作品,居然被張先生作為史實證據來寫歷史作品,以此證明盛世不盛,張先生的謗清辱國、有心為之昭然若揭。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第三、缺乏常識

作者寫歷史,起碼要知道歷史常識吧,對清朝冷嘲熱諷也就罷了,對其他朝代的常識也無知的令人震驚,隨便兩個例子:

‘東漢末年的黃巾軍,以“五斗米教”聚斂人心。’

(張角:那米是張魯收的,跟我有啥關係?)

‘比如那個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歷史上只留下了一個白臉奸臣的形象。六戰六敗的二流軍事家諸葛亮,卻成了戰無不勝的戰神。’

(諸葛亮:老子拿下武都陰平,戰勝司馬懿,讓其畏蜀如虎,雖不至於成戰神,怎麼就成了二流軍事家了?)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第四、偷換時間概念

馬嘎爾尼來華的時候是乾隆五十七年,已經是乾隆末世,三年後就是席捲九省的白蓮教起義,人口激增,經濟下行,吏治腐敗,怎麼能和極盛時期相比。

史學上公認的盛世,是從康熙三十五年至乾隆五十年左右,前後約80年,並非康乾所有時間都是盛世。在時間上,漢朝文景之治約60年,唐開元盛世約40年,大明永宣之治約35年。在規模質量上,漢唐明三朝鼎盛時期疊加在一起,也未必能和康乾盛世的質量持平。以末世來否定盛世,這是明顯偷換了時間概念。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第五、脫離了時代背景談制度

在文中,作者比來比去的,就是把乾隆末世,和中世紀某一個時間段的西歐所有的國家來比,挑幾個故事,來證明盛世不盛。說來說去的就是中國古代的人權狀況差,批判古人沒有自由精神,乃至於批判國民性。

事實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世界各地的歷史學家,都沒有把自己民族,在過去特定歷史背景情況下發生的歷史事件,拿出來批判自己現在的國民性。如歐洲的三十年戰爭,日耳曼人口減少了約30%,而戰爭的原因,居然是因為貴族與宗教。歐美的歷史學家不會去指責當時的日耳曼人,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沒有民主意識,居然替貴族與宗教打仗,進而批判日耳曼民族的國民性。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清朝的統治者,面對的是千古以來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和視角的侷限性,導致了後面的落後捱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康乾末世時的百姓確實苦,乾隆後期開始走下坡路,而且是急坡,但是,為了博人眼球,故意混淆視聽,否定歷史,就只能尊稱為二百五了。


滿紙荒唐言之《飢餓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