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现在的人啊,总是太浮躁,靠着只言片语或者一本书,就去推翻正统的官方结论,想以此作为成名或获利的捷径。例如,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中西正统文学史一百多年定论的康乾盛世,也被某些人批评的一文不值,认为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否认康乾盛世的主要是非史学专业的文人,其主要依据就是马嘎尔尼使团的来华见闻,张宏杰更是据此写出了《饥饿的盛世》,读完之后,发现这部书里面,通篇都是媚洋贬中,通过塑造乾隆这个十全皇帝也只能把大清带沟里的观点,全盘否定了历史。张先生的文笔很好,但是这篇文章,以目尝之,其味道甚辛(辣眼睛):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第一、以偏概全,结论牵强

历史研究是根据史料得出观点,而张先生则是先有立场再挑选有利的史料,结论草率而牵强,比如,英国使团在海边陡峭的石壁后面,发现了一块儿人工填海填出来的陆地。所以,证明了当时全中国的土地都非常稀缺。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这论证水平,汝真乃天骄,何不上九霄?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按照这逻辑,现在中国大妈们出国后在院子里弄块地种蔬菜,是不是说明国内现在在闹饥荒了呢?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第二、故意误导抹黑

马嘎尔尼在使团日志里面对中国好的描写有很多,比如城市繁荣,手工业发达,这些统统不提,而运河边上的纤夫抢刚死的猪,运河两边以及边远农村贫民的形象则无限放大,衣饰华丽、炮位众多的集团军不提,而对边防哨所的军容不整衣衫不洁就大肆描写。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如果能再稍微用点心,了解下马嘎尔尼从广州去到北京后和皇帝聊得不欢而散,什么协议都没达成后的灰头土脸与恼羞成怒,就知道马嘎尔尼在写日志时是什么心情了,这样明显怀有不忿的作品,居然被张先生作为史实证据来写历史作品,以此证明盛世不盛,张先生的谤清辱国、有心为之昭然若揭。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第三、缺乏常识

作者写历史,起码要知道历史常识吧,对清朝冷嘲热讽也就罢了,对其他朝代的常识也无知的令人震惊,随便两个例子:

‘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以“五斗米教”聚敛人心。’

(张角:那米是张鲁收的,跟我有啥关系?)

‘比如那个雄才大略的曹操,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六战六败的二流军事家诸葛亮,却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

(诸葛亮:老子拿下武都阴平,战胜司马懿,让其畏蜀如虎,虽不至于成战神,怎么就成了二流军事家了?)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第四、偷换时间概念

马嘎尔尼来华的时候是乾隆五十七年,已经是乾隆末世,三年后就是席卷九省的白莲教起义,人口激增,经济下行,吏治腐败,怎么能和极盛时期相比。

史学上公认的盛世,是从康熙三十五年至乾隆五十年左右,前后约80年,并非康乾所有时间都是盛世。在时间上,汉朝文景之治约60年,唐开元盛世约40年,大明永宣之治约35年。在规模质量上,汉唐明三朝鼎盛时期叠加在一起,也未必能和康乾盛世的质量持平。以末世来否定盛世,这是明显偷换了时间概念。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第五、脱离了时代背景谈制度

在文中,作者比来比去的,就是把乾隆末世,和中世纪某一个时间段的西欧所有的国家来比,挑几个故事,来证明盛世不盛。说来说去的就是中国古代的人权状况差,批判古人没有自由精神,乃至于批判国民性。

事实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都没有把自己民族,在过去特定历史背景情况下发生的历史事件,拿出来批判自己现在的国民性。如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日耳曼人口减少了约30%,而战争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贵族与宗教。欧美的历史学家不会去指责当时的日耳曼人,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没有民主意识,居然替贵族与宗教打仗,进而批判日耳曼民族的国民性。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清朝的统治者,面对的是千古以来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和视角的局限性,导致了后面的落后挨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康乾末世时的百姓确实苦,乾隆后期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是急坡,但是,为了博人眼球,故意混淆视听,否定历史,就只能尊称为二百五了。


满纸荒唐言之《饥饿的盛世》,康乾盛世真的一文不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