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個短命的王朝?卻擁有巨大的領土面積?

草竹道人


元朝為什麼有巨大的領土面積

  1. 首先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地域遼闊。地跨歐亞大陸。後來蒙古帝國分成了五個帝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和元朝。而元朝繼承了一部分蒙古帝國的領土。

  2. 公元1268年開始,忽必烈發動了攻打南宋的戰爭。遭到南宋在襄陽的頑強抵抗,最後用了西域的回回炮才攻破襄陽,花了六年多的時間。最後宋軍被逼到崖山,十萬軍民跳海自盡。元朝統一了全國。疆域進一步擴大。

蒙古鐵騎的強大的軍事實力讓人聞風喪膽。大元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獲得了遼闊的疆域。

元朝為什麼短命。

  1. 元朝不尊重漢人和漢文化

元朝把人分為四等人,第一等人為元朝蒙古人,第二等人為西夏人,第三等人是金朝時期統治的漢人,第四等人是南宋時期統治下的漢人。漢人得不到重用,甚至還被輕視。


元朝對於漢族文化上,取消科舉制度,以此來抑制漢族人的文化水平。當時的10個職業等級裡儒生只比乞丐高一個等級。元朝還不將漢語列為官方的語言,官方語言仍然是蒙古語。

輕視漢人導致元朝不能得到民心,各地的百姓自然不肯受元朝的統治。農民起義自然會爆發。

2.元朝政治黑暗

元朝高官和貴族的權利過大,政治黑暗。甚至掌握皇帝的生殺。元朝更換皇帝頻繁,元朝一共存在97年,一共11個皇帝。忽必烈在位24年(一共在位35年,元朝建立後在位24年。)元順帝在位36年。忽必烈和元順帝加起來在位60年。也就是說38年的時間換了9個皇帝。這樣的王朝的皇帝根本無法專心治理朝政。更別提強大了。

元朝雖然以武力統一了全國,但是他們並沒有學到如何治理一個國家。導致了元朝存在了不到百年。


鬆垮大卡司


元朝確實是大一統王朝中國祚不算長的,但那也只是相對來說,畢竟也有89年,只是被明太祖嘲諷蒙古人氣數已盡時說了句“胡兒不滿百”,所以大家都覺得短,其實按照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和婚配年齡來看,89年起碼是四到五代人或者說兩輩子的事情。

而且元朝的國祚比大一統王朝中的秦朝、晉朝(特指西晉)、隋朝都要長,而且比五代十國也長,比三國亂世的時間也長(從公元221年曹丕稱帝到公元279年司馬炎三分歸一統),所以元朝實在是算不上一個短命王朝,起碼他們的皇帝可是傳了五代共十一帝的,這個數字比歷史上的一大半的王朝都要多,也就是漢唐宋明清可以與之相比。

其次蒙古騎兵確實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輕騎兵,或者說他們叫做遊騎兵,因為蒙古馬比較矮小,所以蒙古騎兵裡面並沒有重甲騎兵,這使得他們在攻堅戰時並不厲害,但是蒙古騎兵最厲害的是逃跑。

一旦進攻不利,他們馬上就跑,並且他們能夠邊跑邊回頭射箭,使得追擊他們的部隊死傷慘重,如果碰到重騎兵,蒙古騎兵就會用耐力生生耗死他們,所以蒙古人打遭遇戰非常厲害。

而滅了金國之後,蒙古人的部隊裡面吸納了許多契丹、奚、渤海、遼國漢人等其他族人,這些民族的軍隊在攻城和守城上面的特長也被蒙古人發掘了出來,蒙古人也因此改良了回回炮,使得他們的軍隊在西域的攻城戰中大放異彩。

後來蒙古人還將戰場上的屍體用旋風炮扔到城中,使得城中的人們感染了黑死病,導致歐洲人聽到蒙古人就大驚失色,他們稱蒙古人為第二個“上帝之鞭”,上一個是匈奴王阿堤拉。

因為蒙古騎兵的機動速度很快,所以他們打下了很大的地盤,因為管理不便,他們將其拆分為四大汗國,分別是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就連當時的俄羅斯,不過是金帳汗國下屬的一個小藩國而已。


飛凡看歷史


這個問題有兩個小問,我在此依次回答。

1.為什麼元朝有廣闊的領土?

首先我們就得知道什麼是元朝,元朝並不等於蒙古帝國,因為蒙古帝國除了元朝外還有四個汗國,彼此都是獨立的。蒙古帝國建立者是成吉思汗,建立時間大約是1206年,而元朝建立者是忽必烈,建立時間在1271年。而元朝之所以有這麼大的領土,是因為元朝繼承了地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的大部分領土。

公元1259年,四川釣魚城下,蒙古大汗蒙哥受傷病亡,蒙古帝國一時之間沒有主人。1260年4月,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貴族推舉為大蒙古國大汗,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擁立下於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雙方遂展開激烈內戰,歷時達四年之久。最終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於1271年建立元朝,最終滅亡南宋,統一全國。而內戰之後,蒙古四大汗國獲得了實質上的獨立,加上對忽必烈不合法自立的不認可戰爭不斷,四大汗國與元朝互不統屬,攻伐不斷,蒙古帝國分裂。

2.為什麼元朝短命?

蒙古族是一個不重視農業的遊牧民族,連年戰爭使農業發展停滯不前。加上紙幣的擴散,通貨膨脹進一步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元朝也對漢族人增加了各種稅種,加上長期的壓榨,造成了人民的痛苦。所以在元朝的起義是一直不斷的!

元朝建立了四等人制度,造成嚴重的民族歧視問題,民族矛盾尖銳。

元朝政治黑暗,其內部鬥爭是不斷的。皇位大多數政權都是通過鬥爭獲得的,可見內部的鬥爭是有多亂。而且元朝也不重視文人,科舉也是時開時閉,絕大部分文人無法做官,像關漢卿等人都被迫寫劇本,從事下九流,文人對元朝認可度低。

元朝皇帝漢化程度比較低,大部分皇帝連漢語,漢字都不認識,且十分崇拜喇嘛教,與佔絕大部分人口的漢人們格格不入。


百勝軍節度使


首先,蒙古人橫掃了亞歐大陸,但是取得土地並不是全都是元朝的。當時蒙古有四大汗國。

況且到最後元朝與其他汗國決裂了。這麼看來,元朝也沒那麼太幅員遼闊。

究其短命原因,終歸是亡於自己。

政治

元朝劃分四等人制度,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北方漢人,四等南方漢人。一二等屬於剝削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漢人屬於三四等被剝削階級,況且國家對漢人在從商從政方面限制很多,這就引起了階級對立,況且習慣了遊牧的蒙古人又怎能懂帝國政治和帝王之術。階級鬥爭,腐敗,引發了占人口大多數的漢人的起義。歷史上“八月十五殺韃子”漢人對蒙古人的屠殺可見積怨已久。雖然蒙古人在攻城略地上是強者,但是在治理國家上無不體現出弱智的一面。

人口

到今天為止,蒙古人依舊是少數民族,全世界蒙古人加起來也不過千萬餘人。況且當時還分了四大汗國,兵力更加分散。這也就是“打的下江山,守不住江山”的道理了。

生產

畢竟是放牧習慣了的民族,入主中原還是不習慣當時先進的農耕文明。大肆進行破壞,以落後代替先進。也是推動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煙波史話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統治者為蒙古孛兒只斤氏。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跟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大一統王朝相比確實不算長久。

建國之初忽必烈推行的“行漢法”主張,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汗國,結果導致其他幾個蒙古汗國紛紛敵對。隨後的內戰讓四大汗國先後脫離獨立,導致蒙古帝國分裂。

創建元朝的蒙古人是從奴隸部落制走過來的,各項國家治理制度混亂不堪。特別是他的皇位繼承製度更是混亂,有父死子承,有兄終弟及,有幼子繼承,有君主指定,有部落推選。各種習俗、法律,各方勢力交錯在一起,各種文化互相影響。從太后聽政到權臣弄權,可以說是紛繁複雜,不一而足。這些混亂的國家治理制度使得政治腐敗、政局動盪、政策混亂,元朝的命運,幾乎就是草原民族粗獷和隨心所欲生活的縮影。蒙元帝國,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註定會走向衰亡。

第一代蒙古騎兵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鬥的需要;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可以忍受世界上最艱苦的環境,他們穿著磨人的粗牛皮衣服,可以幾天幾夜不洗澡,吃著馬肉乾,喝著馬奶,可以三天三夜不下馬,就是這群半野人狀態的遊牧民族為了財富、女人,所向披靡,也使得蒙古帝國成為冷兵器時代最兇猛的戰爭機器。擁有這麼一支強大凶悍的騎兵部隊搶佔多大的領土面積都不是難事了!

可以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上治天下。特別是到了元朝的時候,蒙古人打下了中原的花花江山,從小吃著中原農民種出來的精糧,穿著柔軟的絲綢衣服,沒有了當年在草原上游牧而居的壓力,他們拉不開硬弓,騎不了烈馬,跟當年那些一輩子不下馬背的蒙古騎兵已經是兩個民族了。

總體來講,元帝國的滅亡內因是最主要的。






漫山紅葉28


公元13世紀,是屬於蒙古人的世紀。在這個時候,蒙古族出現了一個千年難遇的雄主——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在斡難河建立大蒙古國政權之後,就沒有停下過對外擴張的腳步,最終發展成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帝國。大蒙古國橫跨亞歐大陸,國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於今天兩個俄羅斯的大小。

在大蒙古國疆域最大的時期,成吉思汗在戰爭中受傷死亡。成吉思汗的兒子們開始爭權奪位,最終使大蒙古國走向分裂,成為了大元王朝和五大汗國。在大元的統治下,華夏民族政權相當於被外族所滅。但是,我國有斷代紀年的習慣,於是,在成吉思汗的後代,忽必烈的統治下的王國,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個朝代——元朝。

從地圖上看,如果把元朝視作一個朝代的話,它已經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能夠達到的最大疆域。宋濂在《元史》中這樣寫道:“(元朝)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然而,元朝從公元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前後不過98年時間,算得上是一個短命王朝。為何元朝實力如此強盛,卻延續不到百年呢?

元朝的蒙古貴族們為了保持自己的尊貴地位和特權,將人民分成了四等,其中蒙古人排在第一等,被其依次征服的其他民族依次排在二、三、四等。

除了民族等級外,職業也分成了十等,其中讀書人居然排在了第九等,只比乞丐高一等,地位比妓女還低,這也是把讀書人稱作“臭老九”的由來。華夏民族自古以來有著優秀的歷史文化,是當時的遊牧民族所遠遠不及的。而傳承這些歷史文化的,正是被打入底層的漢族讀書人。他們眼看著同胞被他族奴役,自己又翻身無望,也就一邊搞些元雜劇來發發牢騷,一邊成天想著怎麼推翻元朝了。

由於社會階層固化,貴族與平民之間、上等人與下等人之間的層級長期割裂,一遇到天災就容易使矛盾激化。以朱元璋、陳友諒為代表的各路起義軍蜂擁而起,元朝就此滅亡,並非難以預料。



御前帶刀侍衛


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從忽必烈1276年攻下南宋首都臨安,到1369年朱元璋攻破大都,一共存時93年。在不到百年時間,元朝自始自終都處於動亂之中,短命的原因:

之一,忽必烈是靠內部軍事鬥爭獲得汗位的,他的繼位也導致內部家族的分裂。四大汗國一直不承認忽必烈的存在,使得朝內陷入動盪。加之朝政交予丞相處置,很多人都忙於皇位爭鬥,特別是到了後期,朝廷上的大事無人問津、管理,本值壯年的元朝快速癱落下來。

之二,忽必烈認同漢化,將國號改為元,在位期間推行漢化,也激起族內不和。而且元朝宗室沒有形成穩定的皇位繼存機制和藩王節制機制,在鐵木耳去世後,皇帝兩三年一換,國家自然而然不能長治久安。

之三,元朝時蒙古人看不起漢人,占人口多數的漢人生活底層,反抗聲勢一浪高過一浪。加之統治者崇尚暴力,不懂管理,進入中原後,貪圖享樂,最終喪失了蒙古族馬上民族的銳氣。

然而,元朝國土面積繼承了眾多蒙古汗國的國土,在我國曆史上與歷朝歷代相比都是最大、無可比擬,即使與今天世界各國相比也同樣最大。公元十三世紀,蒙古族成吉思汗在斡難河建立蒙古汗國政權後,一直都沒有停下對外擴張的腳步,控制的疆土超過2000萬平方公里,加上其直系後裔所建立的蒙古諸多汗國,疆域加起來至少在3000萬平方公里上,成為當時橫跨亞歐大陸的強國。


萬水千山18


首先先了解元朝短命的原因

一 皇帝怠政,權臣專權。二 貪汙腐敗一個不少,由於官員素質低下,更由於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及蒙古貴族的特權,導致民間歌謠曰:“官吏歡天喜地,百姓啼天哭地”,貪汙腐敗成為官場常態,不貪不腐反而不正常。三 政府本身就像一個大貪官,羊毛拔得太兇,恨不得一次性拔禿,製造了諸多斂財的名堂,但卻由於荒廢無度而長期面對財政危機。四 不熱愛和平,拿征戰當家常便飯。即使統元后仍不歇兵,忽必烈在位時期,征戰過的國家有:高麗、日本、安南(越南北部)、占城(越南南部)、爪哇、緬甸等。由於擄獲不多,甚至慘敗,所以忽必烈死後,這種愛好才叫停。五 民族分等,人分十級。

元朝漢化的遲滯,是一個很複雜、值得探討的題目。它有多種表現,其中的一些史學界已作過充分研究,如民族歧視政策的推行等等,茲不贅言。此處想首先就統治集團的文化素質這一側面來考察。在元朝,以皇帝為代表的蒙古貴族接受漢文化十分緩慢,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始終對漢族地區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比較隔膜。這應當是漢化遲滯的一項主要內容。

元朝的敗亡,其主要原因在於政治黑暗,民族歧視和政治壓迫政策。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政局不穩,皇帝大多不理國政,貪圖享受,腐化至極,經臣鉤心鬥角,欺上瞞下,朝廷橫徵暴斂,經濟越來越衰,激起廣大人民的反抗。各地農民起義,指向元朝。元朝在歷史潮流面前迅速衰亡。

那麼為什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個短命的王朝?卻擁有巨大的領土面積?

很多人混淆了一個概念,把元朝當做了整個蒙古帝國。1259年蒙哥命喪釣魚城,1260年(蒙哥死後第二年)阿里不哥在蒙古貴族的支持下成為蒙古大汗,而同時忽必烈也在北京宣佈自己成為蒙古大汗,蒙古帝國內戰爆發。。。看看!剛剛入住中原才26年,韃子們就開始分家了 。

四大汗國中的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與察合臺汗國支持阿里不哥,伊爾汗國則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後,窩闊臺汗國,欽察汗國與察哈臺汗國不承認忽必烈為蒙古大汗,只有伊爾汗國承認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蒙古帝國隨之解體。也就是說讓無數人對其版圖心潮澎湃又扼腕嘆息的那個廣袤國家僅僅維持了不到30年。。。可是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的蒙古還沒完成中國的統一。

直到1271年(分家11年以後)忽必烈才將國號改為【大元】,為什麼呢?為了給日後滅南宋立一個flag,做給天下的漢人看。我忽必烈是尊重漢文明滴! 在改國號為【大元】8年後的1279年崖山海戰攻滅南宋,南宋十萬軍民投海殉國。

此後忽必烈的權力僅限於東方。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304年,忽必烈的孫子元成宗才獲得了四大汗國的承認。注意,這個所謂的承認是承認元帝國為四大汗國的宗主國,也就是說元朝與那四個是宗藩關係;人家只是在形式上承認汗八里的朝廷。但是,隨著元朝中期政治不斷腐朽以及黃金家族血緣的逐漸疏遠,再加上四大汗國在信仰上的變遷(西征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天主教、伊斯蘭教)這種關係也成為了一種名存實亡的契約。所以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短命,卻擁有巨大的領土面積。


聊哥說歷史


如果說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個短命的王朝,主要是因為元朝實際統治時間不過百年,但是縱觀中國歷史,不足百年的王朝其實比比皆是,而這些不足百年的短命王朝,多是因為軍閥戰爭或者前一箇舊朝衰落後的“過渡王朝”。其實,對於元朝來說,也可以這麼看,把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過渡王朝”。

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中銜接以漢學文化為中心宋朝和明朝的“外族王朝”,其“短命”主要可以從主客觀原因兩方面來探究。


一、蒙古人遊牧文化的主因

蒙古人發祥地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之上,從地理條件上來看,這裡氣候條件惡劣,土地容易沙漠化,北靠西伯利亞高原的極寒之地,對於糧食的農耕種植來說,自然條件比較苛刻。而蒙古人的主要飲食來源是放馬牧羊,週期遷徙,隨遇而安。

崇尚馬背上文化的蒙古人通常驍勇善戰,所以在戰爭掠奪方面,不可謂不強,所以對於中原來說,蒙古騎兵是神一樣的存在,從秦漢開始,就修建萬里長城來抵禦北部的遊牧民族的入侵。

雖然說蒙古人善於領兵打仗,但是也正因為其遊牧文化的本質,其對“守土安邦”卻沒有形成思想上的概念,在蒙古人各個部族的內部,也多是各自為政,甚至相互敵視。而對於一統天下的元朝,各族文化交融碰撞,而作為統治者的蒙古人,卻仍然用其自身“文化特點”實行種族等級制。在天下一統的局面下人為設置了文化熔融的障礙。

所以可以見得,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從其民族文化的內因來說就難以長久。


二、漢文化前朝舊部的外因

如果說蒙古人自身的遊牧文化是元朝短命主因的話,那麼在元朝統治後的原宋朝舊地的漢文化,卻是推進元朝滅亡的外因。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元朝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把最後攻下的宋朝漢人,列為元朝的四等人,也就是最為卑微之人,這不得不說讓這些前朝舊部心懷憎恨和不滿,從民心情感上,就更加難以融入到元朝的天下一統的社會局面之中。

而且在元朝建立之後,各種的農耕經濟和商貿政策上,元朝的統治者依舊採用遊牧民族的文化方式,將大量的中原優良的農耕土地劃為蒙古貴族的牧場,在前宋舊地的山林之中進行大肆狩獵,嚴重的破壞了中原漢文化懶以生存的農耕土地和民生,以至於短短數十年就已經造成大量中原百姓民不聊生。

正因為元朝的統治者眼光短淺,沒能吸納中原漢文化,沒能安撫前朝舊部,以至於以中原漢文化為中心的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元宋戰爭陰影尚未消散之際,又飽受元朝統治者的剝削壓迫,導致民怨四起。也正因為如此,元朝從一統天下到滅亡的不足百年時間,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從未平息。


綜上所述,元朝的大一統的“短命”,從其內外因兩方面來看,都是歷史的必然。戰爭所形成的廣闊江山,如果沒有文化的一統,根基便不會穩固,王朝便不會長久。


草竹道人


先說元朝為何短命:一個13年裡換了7個皇帝的神奇王朝!

在古代,我國的老百姓是最能忍的,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起來鬧事。一旦鬧事,就是淪落到“易子相食”的地步了。也是因此,只要朝廷內部不出現分歧,沒有藩鎮出來搞事,這個朝廷維持200年是沒問題的。

但是,元朝的問題就是內部鬥爭太厲害了。兄弟相殘,父子相殘,百年間就沒有停歇過。這個導致的結果就是皇帝頻繁更替。在元朝統治的97年裡,換了11個皇帝!清朝活了276年,才換了12個皇帝!

更厲害的是,從元英宗到元寧宗,13年裡,元朝換了7個皇帝,平均1.85年換一個。在位最短的皇帝,只有27天!

馬克思告訴我們,事物內因是決定其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上面說的就是元朝短命的最主要原因。

再說說元朝為什麼領土面積大。

在農耕政權統治下,朝廷的疆域能維持到長城沿線(燕山-陰山-賀蘭山)就行了。因為,適合耕種的土地,大都在這條線以南地區。往北擴張,佔領那些草地,對農耕政權的誘惑力太小了。只要遊牧民族不找事,中原政權才不會費勁去北伐。

元朝跟之前的朝代不一樣,他是外來的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這些人在草原”野“慣了,居無定所,喜歡遷移的生活。他們又有很多馬,遠征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而且,每征服一個地區,他們就能享樂一陣。再加上在冷兵器時代,蒙古騎兵確實是天下無敵的存在。所以,蒙古人破壞性的打下了大片領土!

這也反映出一個道理:生活環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又會影響一個人的野心和事業。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