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今天收到一個家長的求助,諮詢關於自家孩子的情況:

孩子突然不愛學習,對很多事情都不主動了,喜歡玩手機。

大概持續了半年,期間並沒有出現任何重大的事兒,家庭內部溝通、爭吵多次都未解決。

家長很無奈,找不到原因。

與這位家長溝通後,發現深層的原因,在於對孩子的培養方式上過於運用獎勵和懲罰。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1.獎罰分明的教育方式

這位母親是位很有主見的女強人,從事管理類工作,平時陪孩子並不多。

從孩子有考試開始,就告訴孩子:

假如考到90分以上,可以買xx玩具,考到100分以上,爸爸媽媽帶你去xx玩。

假如考的不好,沒收孩子喜歡的玩具,不能出去玩和吃愛吃的東西。

這位母親說:將孩子的成績與獎勵掛鉤。也是從小想告訴孩子——想要得到就要努力。

很多家長都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期待能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2.一個令人意外的心理學實驗“獎勵可以改變態度”

採用獎懲分明的教育方式,這也是孩子會不愛學習、不主動的原因哦。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關於獎勵與態度,

要求一些人做一件非常無聊的事——一個小時內,什麼也不做只纏毛線。纏完了以後,告訴接下來要繼續的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任務。

接著給纏完的人兩種獎勵:一種是高獎勵200元,一種是低獎勵10元。

實驗的問題是:過幾天后,在哪種獎勵情況下的人,會真的認為纏毛線是件有趣的事兒?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答案是低獎勵10元的這一組,出乎意料嗎?

結果發現,獲得高獎勵的人,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心,雖然纏完後嘴上說著有趣,但內心依然覺得很無聊。

而獲得低獎勵的人,反而改變了最初的態度,開始言行一致的認為這確實是有趣的一小時。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3.認知失調在作怪

因為產生了心理上的“認知失調”

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是互相協調、一致的;

當出現不一致,就會產生不和諧的狀態,即“認知失調”,同時心理緊張。

為了緩解這種緊張,我需要改變態度、或是改變行為來恢復平衡的狀態。

放在實驗中來說,

對高獎勵組來說,我組明明對任務不感興趣,偏偏要我說感興趣,撒謊帶來了“認知失調”,

而撒謊有充分的動機——200元,把自己不一致的行為合理化了,這個時候認知失調就減少了。

而低獎勵組沒有充分的理由解釋撒謊——10元太少,不充分,

產生嚴重的認知失調,他們會調整自己的態度,保持表裡如一的平衡。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放在求助家長的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本身不愛學習,但又必須堅持,就會產生認知失調。

如果給予高獎勵,相當於維持了孩子一邊學習一邊討厭學習的狀態,

不愛學習就會越來越根深蒂固。

反而低獎勵的孩子會持續學習的行為,而改變學習的態度,逐漸變得對學習感興趣。

所以,有時一些小獎勵比大獎勵更能讓我們產生積極態度。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4.這種情況,獎勵都不要有

高獎勵不利於培養孩子的興趣,當孩子對某件事本身有興趣時,最好連獎勵都不要有,因為任何獎勵都會破壞孩子的興趣。

1971年心理學家德西做了一個實驗。讓學生在實驗室裡解智力難題。

實驗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所有的解題的人都無獎勵;

第二階段,將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而另一組跟第一階段相同,無獎勵;

第三階段,休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繼續解題。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實驗發現:

有獎勵的那一組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

而無獎勵組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有很強的內部動機和興趣時,獎勵作為外部動機會大大破壞內部動機,孩子不再是為了自己喜歡,而是為了獎勵。而外部動機的效果遠不及內部動機強大。

這就是德西效應。

獎勵孩子為什麼適得其反?丨“認知失調”教你正確使用獎勵

關於獎勵,並不是我們平時所想的那麼簡單,

教育要遠離簡單粗暴的方式,

一起學點心理學,成為更明智的父母。


喜歡文章就關注我吧,

ღ( ´・ᴗ・` )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