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通过这场疫情,今年的棉花价格会暴涨吗?

会奔跑的金丝鱼


你好,作为一名三农领域者,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种植户来说,棉花的产量至关重要。进入十月份以后,部分地区的棉花采摘结束了。据棉花种植户反应,今年产量稍微差一点,一亩地有个八九百斤,去年的产量接近千斤,主要是因为今年高温时间长,棉花的桃绒掉的特别快。今年棉花行情如何呢?

首先,因为我国是自由经济,除了像小麦、水稻等以外,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是随行就市。农民有从众心理,有的人也喜欢盲目跟风,这就造成了部分农产品价格呈现大涨大跌,例如“蒜你狠”、“姜你军”等。去年棉花价格还算乐观,部分地区在3.4元每斤,今年价格回落,从湖北农民反应的收购价来看,今年棉花地头收购价格在2.6元左右。

其次,棉花市场购销市场两不旺,一方面是棉花价格低,农民不愿意快速出手,另一方面是棉花贩子减少。棉花加工厂说道,受国储价格冲击,收购价格开启上涨的难度较大。

最后,现在棉纺织品市场摆在眼前,前有国储价格,后有进口棉追击,今年棉花价格短时间不会上涨。在这里建议种植户,合理安排出手时间,不要盲目跟风。


农村黑妮儿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从现在全国的疫情来说,对于我们大家的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现在众多部门都在努力的进行疫情的控制,在这里,我们也向各个工作在一线防疫的人员,予以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关于疫情过后今年棉花价格问题个人观点是这样的。

第一种认为是涨价的,原因是:

1、因为大量的口罩、防护服等使用,进一步消耗库存棉花,造成市场短缺,而进一步的引起棉花价格上涨。比如非典的2003年,棉花后期价格最高上涨到了7.3元每公斤,比我们十七年后的今天棉花价格带补贴都要高。有可能今年棉花价格因为这次库存的大量消耗,达到超过18600元的水平。

2、经济预期下行后将会让政策出现非常大的利好政策出台,尤其是对于利息和对纺织企业的税收政策将会出现非常大的倾向,会极大的刺激纺织行业的升级。

第二种认为是掉价的,原因是:

1、因为纺织行业属于人员密集性的行业,疫情会重创棉花产业。同时加大其他东南亚地区的纺织优势。

2、疫情将服装等消耗极大的压缩,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下游消耗量的降低,纺织企业补货需要等到疫情控制之后了。

3、冠状病毒将重创全球经济,造成石油价格大量下滑,从最近的石油掉价可以非常明晰的看出,这次影响非常大。石油价格下滑之后,腈纶等替代棉花的产品会大量挤占棉花现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出现超过25%的替代情况。

4、冠状病毒如果出现《柳叶刀》主编理查德所说的世卫组织审议关于支持或者反对采取国际健康紧急状态(PHEIC)正在向通过方向发展的话。那么将对我国的出口将是重创。所以,疫情将对我们棉花行业会出现严重的重创。所以,棉花是掉价的。


樵村小田


棉花原产于亚热带,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下面给大家介绍2020年棉花价格预测及颜色分类。

一、2019年棉花价格预测

2020年面临国储棉库存低位可能要收抛储政策面临调整等。因此预计2020年上半年棉花现货价格窄幅震荡,或处于15500-16200元/吨。下半年价格有大幅上涨空间,高点或达到17000元/吨以上。

二、棉花的颜色分类

1.白棉

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棉花,不管原棉的色泽呈洁白、乳白或淡黄色,都称白棉。棉纺厂使用的原棉,绝大部分为白棉。

2.黄棉

棉花生长晚期,棉铃经霜冻伤后枯死,铃壳上的色素染到纤维上,使原棉颜色发黄。黄棉一般属低级棉,棉纺厂仅有少量应用。

3.灰棉

生长在多雨地区的棉纤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吐絮后,如遇雨量多、日照少、温度低,纤维成熟就会受到影响,原棉呈现灰白色,这种原棉称为灰棉。灰棉强度低、质量差,棉纺厂很少使用。

4.彩棉

彩棉是指天然具有色彩的棉花,是在原来的有色棉基础上,用远缘杂交、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培育而成。天然彩色棉花仍然保持棉纤维原有的松软、舒适、透气等优点,制成的棉织品可减少少许印染工序和加工成本,能适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但色相缺失,色牢度不够,仍在进行稳定遗传的观察之中。

我国现有栽培品种有:斯字棉、德字棉、岱字棉、柯字棉等,最近育出的高产品种,在北方有鲁棉一号。原产美洲墨西哥。十九世纪末叶始传入我国栽培。






马二木


1、当前棉花供需情况

1.1国际棉花供需态势

本棉花年度产量调整至2725万包,较之上一年度下降50万包,基本持稳,该产量在近五年来属于偏高水平。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将从2018/19年度末的2021万吨上升至2516万吨,库销比自31%上升至39%,上升8个百分点,累计幅度创八年之最。

消费方面,上一棉花年度,受到全球经济走势下滑、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影响,产业处于收缩状态,棉花消费量增速减缓。表观数据上看,无论是全球棉花消费,还是国际棉花市场消费都呈现出显著平抑趋势。国际棉花市场方面,新兴纺织 带来的棉花消费增量及棉花购销情况对国际棉花价格支撑不足,无论是全球棉花供需平衡还是除中国外的国际棉花市场供需平衡,都呈现出供需格局转向趋势。

整体上来说,在宏观冲突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大环境转向下,当前的库存和棉花产量水平,对棉花价格显著施压。

1.2国内棉花供需态势

供应方面受农产品季节性影响冲击,新花集中上市,导致棉花供应阶段性放量,短期内工商业库存呈现出显著累库趋势,施压棉价。同时轮入采取 限价、向下竞价的模式,淡化原本价格托底因素,压制棉价上方空间。

纺织服装固定投资完成额依旧持续2018年初以来的逐步萎缩趋势,纺织工业略有好转,但相对于前期的蓬勃发展,目前产业扩张性有限。期纺服终端消费方面来看,月度消费自中美贸易摩擦开始零售服装类消费显著下滑,同比出现下降趋势;年度消费对比来看,2013-2017年逐年纺服零售情况均保持一定的增长,2018年度开始零售情况显著跳水,低于去年及前年零售情况。

结合目前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同比下滑的大环境影响,短期内棉花消费下调仍有空间。

2、复工节奏影响

2.1当前复工消息

常熟、江阴、常州等地计划10日开工,从目前情况来看到岗工人无多。其余江浙地区多计划分批次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不一,多数在20日前后进行开工。据中国绸都网调查,10号开工企业占比仅8%,将近70%的企业选择在2月20号之后开工。

除此之外,受到疫情影响,复工错峰、相关防疫和配套措施以及各地政府批准问题不一,开工后整体开机率和复工人员也是处于缓慢递增的状况。

2.2可能的行情爆发点

目前可供关注的时间节点在20日复工情况,按照目前的调研和计划情况,预计3月初开车率可达到平时的七八成。

按照目前的复工节奏,原排单2月中下旬的订单将会延续,预计2月底至3月上旬多数企业处理积压订单状态。年后复工的原料多数在年前囤积一部分,在此影响下,纺织企业补库时间节点也会受积压订单影响后移。

2.3复工节奏监控

目前除各口径电话调研情况外,较为宏观的监控指标如下:截止昨日数据,从百度迁徙指标来看,本年度的人口迁出时间点显著滞后,至11日依旧未有显著复工迁徙人潮。

纺织大省浙江、江苏的人口迁徙情况和全国整体进度基本持平,从目前的人口流动情况来看,多数人口仍未开始迁徙,预计10日复工的企业,整体复工情况依旧值得跟踪。

通过下述数据可以整体把握人口迁徙开始的时间点,计算复工爆发的节奏。

图1春节期间整体人口迁徙情况

3、供应情况影响

3.1理论成本线

下表为19/20年度收花期间收购价跟踪及成本折算,为便于计算,各地区均取38%衣分价格作为对比,折算成本时加工费、损耗均取 值,棉籽价格取1.7元,整体成本估计偏保守,未计算仓储、入库等其余费用。

从表中得知,本年度新花成本较之上一棉花年度下降千元左右。按照4-5个月仓储、资金占用计算,可在此基础上再添加500元。

依据上一部分中提到的复工推迟、订单积压问题,按照3月初基本复产成功、3月中上旬处理积压订单进度折算,整体大规模购销会在3月10-15日开始爆发。

大规模购销延后,会造成一定程度上仓储成本上升,目前推迟进度约半个月左右,上升幅度尚能承受。如复工后补库情况不尽理想,棉花成本将会进一步提升。

3.2库存消化问题

截止 数据,目前全国棉花商业库存与往年基本持平,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累积只115万吨,相对于往年高出30万吨左右,较之以往多出15-20天备库余量。

由此可见部分原料备库工作已经完成,结合上文3月初开始复工的推断,补库爆发节点仍需后移。由于原料的使用和补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常规排单节奏,大约在3月上旬结束前后开始规模补库。

图6是根据历年月均消费平均值和最小值模拟的库存消化进度,整体消化节奏和2019年库存走势基本相符,2019年春节后消费开始走弱,预计本年度叠加疫情影响,一季度棉花消费不容乐观。

4、整体消费打击

4.1 2003年非典消费影响情况

2003-2004年度我国纺织服装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保持20%左右的月均增速。2003年春节期间非典疫情扩大后,当月增速迅速降低至2%,此后维持长达3个月的低迷期,直至5月疫情缓解才重回正轨。

累积增速(图8)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样的历程,由于2003年1月份的增长较为显著,累积图上自3月份起开始大幅跳水,经历了3个月的低迷后,6月才有上升势头。

参考非典时期的情况,疫情完全遏制之前,居民消费尤其是纺织服装这一方面将会受到显著的抑制。

4.2当年度棉花消费影响情况

2018年起,我国纺织服装消费情况大幅跳水,当年及去年棉花消费情况显著缩量,多数机构从以往的900万吨消费量下调至750-780万吨左右。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03年疫情的影响情况,整个一二季度的纺织服装消费将持续保持低增长,以往上半年由下游带来的行情将会被显著削弱。同样的,由于疫情原因,中美贸易谈判也进入僵持状态,宣布延期再议,这方面也会加剧消费的悲观情绪。

03年产业处于增长期,且当时消费多依赖于线下消费渠道。目前纺织服装已经进入稳步增长时期,且网络购物已经普及,整体影响程度将不及03年剧烈。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目前我国全年消费量下调幅度约20-30万吨,具体数值需要持续跟踪复工后来单生产情况持续调整。

 5、小结

当前棉花市场处于转向期,由供需紧平衡向供略大于需转变。在此基础上疫情爆发,延后了原有的补库时间点,冲击纺织服装本身的消费情况。

按上文预计,一二季度下游整体支撑力度不大,年后补库行情需监控复工情况把握时间节点,初步预计在3月初可基本复产,而真正的补库爆发节点大约在3月10日左右。

策略上,目前盘面失去现货价格指引,资金驱动为主,从估值上来看有一定投资价值,但下游状况不明,建议谨慎操作,可关注复工节奏、状态,如复产情况较为理想,则再行入场。


谁把安心


疫情跟棉花没有直接联系的,疫情中的口罩制作是用无纺布不是棉花,棉花只能做那种普通的口罩,不具有隔离病毒的作用,如果说要有联系可能也就是消毒用的酒精棉会用到棉花,但这个量不会很大所以是不会影响到棉花价格。那么抛开疫情,今年的棉花价格会暴涨么?

答案肯定不会的,因为棉花的行情这几年一直都比较平稳,市场也很稳定,但经过这次疫情后,相信棉花的需求量不仅不涨反而还会降。疫情过后,很多纺织企业复工之后都是在使用去年库存的棉花,而且因为消费市场几乎近2个月没有开门,所以对于棉花的重要市场服装行业也是2个月没有销量,这样会使服装企业抓紧清仓的,在短时间内对于棉花的需求是疲软的,所以棉花的价格不会暴涨的。

针对ZF对于疫情中出现困难的纺织企业的各种补贴来看,下半年纺织企业一定会开足马力生产棉纺织品的,毕竟有ZF的扶持在政策和资金上都会有一定帮扶,这就会解决企业的实质问题,最主要这个补贴一定会根据量来进行补贴的,所以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下半年棉花可能会有一个小涨幅,但涨幅不会太大。

以上就是小农人对于这个棉花价格是否会暴涨的一些个人看法,从整体来看今年棉花市场还是整体平稳,毕竟疫情对于棉花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大家一定要认清市场,不要盲目投资种棉花哦!


布衣小农人


棉花需求总体稳定,价格应该变化不大,不太会暴涨暴跌。

这次疫情主要是卫生医疗方面相关物资涨价厉害,像口罩、消毒液、酒精,防护服等,他们都原材料主要是化工原料,石化产品,不是棉花。所以影响不大。

棉花主要应用于服装,疫情结束后,肯定有个消费的释放,但就全年来说,总量不会太大,毕竟消费水平稳定。

国际方面,总种植面积和总需求也没大变化。国内方面,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年,各方面稳定。

综合各因素,价格稳定。



除夕放烟花


这场疫情跟棉花有关的,你可能认为是口罩。其实医用口罩不是用棉花做的,是用聚丙烯做的,基本来源石油等资源,跟棉花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疫情跟棉花关系不大。

其次,恰恰相反,因为疫情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工作,大部分家庭工资收入会受影响,依托棉花的服装等纺织行业会受影响,服装衣服等纺织品会卖不出去,棉花需求下降,棉花价格不仅不暴涨,反而可能下降。


随心论闻


这场疫情跟棉花有关的,你可能认为是口罩。其实医用口罩不是用棉花做的,是用聚丙烯做的,基本来源石油等资源,跟棉花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疫情跟棉花关系不大。

其次,恰恰相反,因为疫情影响了大部分人的工作,大部分家庭工资收入会受影响,依托棉花的服装等纺织行业会受影响,服装衣服等纺织品会卖不出去,棉花需求下降,棉花价格不仅不暴涨,反而可能下降。


来子鲜海货


今年的棉花价格不可能爆涨,就算疫情有影响,还是可以晚一点种植的,耽误不了很长时间季节,3月布种还来得及,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有的地方还可以下地干活,可以适时布种。况且,去年虽然干旱,但棉花收成是最好的,去年7、8、9月干旱,恰恰对棉花更有利,去年棉花没受雨淋,品质最好!产量高!因为棉桃全部都可以爆开!往年有些棉桃到10月份很多都开不了,而去年因为天气的原因,棉桃是盛开得最好的!去年的产量和质量是上升的 ,市场存量还比较多,所以,今年棉花价格不可能爆涨!


方征中


棉花的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波动,现在紧缺的口罩材料基本上都是化纤产品,和棉花的关系不大,而疫情期间人们都呆在家里不外出,对衣服的需求也不大,棉花的市场需求也应该相对较低,价格上涨的几率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