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一步先,步步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么有“道理”的口号下,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给孩子报先修班去了,仿佛赛跑的是他们自己。

每到假期来临,学龄前的孩子报小学先修班,一年级学生报二年级先修班……还是高三学生好,没有报的了,只不过就是晚放假几天,再早开学几天,暑假才是他们的“解放日”。

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无可厚非。可是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学生却需要放松、休息,哪怕就算有“成龙成凤”的那一天,也是需要放松、休息。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先修班学习有弊端,学生年龄越小受影响就越大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先修班也不例外。但是,在一句“都是为了孩子好”,家长们就选择性把弊端忽略过去。

1、想象力受到约束

年龄小的学生,想象力如天马行空,对任何规则性知识的学习,都会给想象力带来约束。学生要面对家长和老师的"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听话的孩子,完全照做,不听话的,抗争,结果都是一样,丢掉了想象力。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2、注意力不集中

都知道年龄小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年龄越小越是如此。虽然先修的知识并不会太难,但相对学生年龄来讲,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学习。本来就是贪玩的年龄,假期也是放松、休息的时间,却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用不太强的自制力克制松懈一下的想法,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正常现象。当注意力不集中成为习惯,就会把这习惯带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以后学习就会遇到更多麻烦。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3、骄傲自满

学习了超前的知识,当学生再次回到学校时,成绩肯定会名列前茅,毕竟比别人多学一次。虚荣心膨胀,就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不能静下心学习。这种现象很普遍,总是有学生在低年级成绩好,等到了高年级时,成绩突然就下来了。学不进去,储备知识用尽,就是这样的结果。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4、厌学

现在,学生厌学普遍存在。究其根源,和这种先修班教育也有一定关系。超前学习,学生理解知识就困难,想学会,只能是延长学习时间。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使人倦怠,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厌学想法也就随之而来了。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是否报先修班,家长都要先克服焦虑心理

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先修班有这么多弊端,为什么家长还要让孩子学?是家长们的焦虑心理作祟。焦虑孩子成绩、焦虑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焦虑孩子的未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奉为经典。思考过后发现,长跑、马拉松跑,这样的比赛没有人会在意起点的名次,也没有运动员在起点处冲刺。成长,是一场超级马拉松赛跑。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读一本书的可爱男孩

焦虑也源自一些家长的处境。对自身处境不满意的家长,”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一下,就产生了一定要让孩子努力学习,一定不能象自己这样,于是就焦虑了。那些觉得自己处境还行的家长,看到不如自己,他们孩子成绩却比自己孩子成绩强,也开始焦虑起来。出于家长们的焦虑,孩子们参加先修班学习,就成理所当然的了。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家长们道理都懂,嘴上也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焦虑却让他们做出了背道而驰的决定。无论怎样,家长都应该先要克服自己焦虑心理,毕竟这样的焦虑源于想象当中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根据自己状况去想象孩子未来,却想象不出孩子自己创造的未来。难道那些科学家、艺术家都是按照他们父母想象而成就的?

杜绝焦虑心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根据孩子性格、能力,做出对他们最有益的选择。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先修班学习,家长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教育就是理解、指导和解放。是不是要去先修班学习,也要从这里找到答案。

家长要理解学生,就要先尊重他。和学生平等相待,互相坦诚,才会接纳你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你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导学生是老师必须做到的,也就是家长应尽义务。互相尊重,沟通就会顺畅,也才能谈得上指导。学生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认真考虑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解放,是要让孩子自己支配时间,自己选择要学什么,怎么去学。

先修班是把“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都在家长一念之间

这样问题就简单了。先修班,孩子想学就去学,不想就不去。尊重孩子意见。这样无论孩子如何选择,都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弊端。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生活即教育”。

先修班,是柄”双刃剑“。“伤己”还是“披荆斩棘”,就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施加影响。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家长的决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