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一步先,步步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這麼有“道理”的口號下,家長們都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先修班去了,彷彿賽跑的是他們自己。

每到假期來臨,學齡前的孩子報小學先修班,一年級學生報二年級先修班……還是高三學生好,沒有報的了,只不過就是晚放假幾天,再早開學幾天,暑假才是他們的“解放日”。

家長們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無可厚非。可是緊張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學生卻需要放鬆、休息,哪怕就算有“成龍成鳳”的那一天,也是需要放鬆、休息。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先修班學習有弊端,學生年齡越小受影響就越大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先修班也不例外。但是,在一句“都是為了孩子好”,家長們就選擇性把弊端忽略過去。

1、想象力受到約束

年齡小的學生,想象力如天馬行空,對任何規則性知識的學習,都會給想象力帶來約束。學生要面對家長和老師的"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聽話的孩子,完全照做,不聽話的,抗爭,結果都是一樣,丟掉了想象力。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2、注意力不集中

都知道年齡小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年齡越小越是如此。雖然先修的知識並不會太難,但相對學生年齡來講,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學習。本來就是貪玩的年齡,假期也是放鬆、休息的時間,卻要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用不太強的自制力剋制鬆懈一下的想法,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正常現象。當注意力不集中成為習慣,就會把這習慣帶入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以後學習就會遇到更多麻煩。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3、驕傲自滿

學習了超前的知識,當學生再次回到學校時,成績肯定會名列前茅,畢竟比別人多學一次。虛榮心膨脹,就變得驕傲自滿起來,不能靜下心學習。這種現象很普遍,總是有學生在低年級成績好,等到了高年級時,成績突然就下來了。學不進去,儲備知識用盡,就是這樣的結果。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4、厭學

現在,學生厭學普遍存在。究其根源,和這種先修班教育也有一定關係。超前學習,學生理解知識就困難,想學會,只能是延長學習時間。長時間的學習容易使人倦怠,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厭學想法也就隨之而來了。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是否報先修班,家長都要先克服焦慮心理

我學習了一生,現在我還在學習,而將來,只要我還有精力,我還要學習下去。——別林斯基

先修班有這麼多弊端,為什麼家長還要讓孩子學?是家長們的焦慮心理作祟。焦慮孩子成績、焦慮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焦慮孩子的未來。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被奉為經典。思考過後發現,長跑、馬拉松跑,這樣的比賽沒有人會在意起點的名次,也沒有運動員在起點處衝刺。成長,是一場超級馬拉松賽跑。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讀一本書的可愛男孩

焦慮也源自一些家長的處境。對自身處境不滿意的家長,”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了一下,就產生了一定要讓孩子努力學習,一定不能象自己這樣,於是就焦慮了。那些覺得自己處境還行的家長,看到不如自己,他們孩子成績卻比自己孩子成績強,也開始焦慮起來。出於家長們的焦慮,孩子們參加先修班學習,就成理所當然的了。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家長們道理都懂,嘴上也說,”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焦慮卻讓他們做出了背道而馳的決定。無論怎樣,家長都應該先要克服自己焦慮心理,畢竟這樣的焦慮源於想象當中孩子的未來。家長只能根據自己狀況去想象孩子未來,卻想象不出孩子自己創造的未來。難道那些科學家、藝術家都是按照他們父母想象而成就的?

杜絕焦慮心理,才能做出正確判斷。根據孩子性格、能力,做出對他們最有益的選擇。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先修班學習,家長要尊重學生的意願

教育就是理解、指導和解放。是不是要去先修班學習,也要從這裡找到答案。

家長要理解學生,就要先尊重他。和學生平等相待,互相坦誠,才會接納你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你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指導學生是老師必須做到的,也就是家長應盡義務。互相尊重,溝通就會順暢,也才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會認真考慮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解放,是要讓孩子自己支配時間,自己選擇要學什麼,怎麼去學。

先修班是把“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都在家長一念之間

這樣問題就簡單了。先修班,孩子想學就去學,不想就不去。尊重孩子意見。這樣無論孩子如何選擇,都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弊端。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生活即教育”。

先修班,是柄”雙刃劍“。“傷己”還是“披荊斬棘”,就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對孩子施加影響。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家長的決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