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記者蹲點日記:“東城社工”點滴奔忙都是使命

記者蹲點日記:“東城社工”點滴奔忙都是使命

人民網北京2月27日電(池夢蕊 洪珊)疫情期間,東城區3500餘名社區工作者,每天用雙腳丈量轄區內的大街小巷,查看社區封閉式管理各個點位、收集最新外來返京人員信息、入戶巡查需要關注的住戶、苦口婆心講解疫情防控的要點......

记者蹲点日记:“东城社工”点滴奔忙都是使命

東城區第一文化館3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

他們始終相信點滴的奔忙都是使命,他們用心、用情、用溫度守護一方平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東城社工”。

今年50歲的李德青,是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區的書記兼主任,她和19名同事從除夕至今,一直忙碌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全力以赴、不怕繁難。

疫情防控期間,有一種習慣叫做“早到1小時”

時間:8點;地點:福祥社區居委會

陽光灑在福祥社區居委會房簷上,李德青開始一天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她習慣提前1小時到社區,完成社區清掃消毒、查看“12345”派單情況、梳理一天的工作事項。

為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福祥社區嚴格發放出入證。

上午9點,北京市第39中學學生潘海旺來到社區的工作臺,他要幫母親李素蘭辦一張福祥社區的出入證。

社工田佔莉是福祥社區裡的“人工智能”,“哪門哪戶住了誰”心裡跟明鏡一樣。

“你家在哪裡住?”

“福祥5號。”

“你家應該是福祥7號吧,你媽媽還有個妹妹......”

男孩羞澀笑了笑,自己不常住記錯了門牌號,經過一番核實確認之後,潘海旺拿到了出入證。

每日“走點位”,發現問題馬上解決

時間:10點30分 地點:東不壓橋南口

上午9點半,李德青和社區專員呂帥帥一起“走點位”。

记者蹲点日记:“东城社工”点滴奔忙都是使命

李德青告訴記者,為了織密社區防控內外兩張網,他們本著“院落有人守、衚衕有人巡、網格有人查、外圍有人卡、重點有人盯”的原則,安排值守力量。

社區排查的關鍵在於收住“外網”,福祥社區在帽兒衚衕西口、柺棒衚衕西口、玉河南口、東不壓橋南口、南鑼鼓巷南口五處設置外圍點位。

當走到東不壓橋南口點位上,呂帥帥發現臨時出入人員較多,臨時出入人員主要集中在人濟置業公司,呂帥帥馬上叮囑執勤人員,“咱們值班不能是你走了、我來了,簡單的交接班。”他指著臨時登記表說,“這幾個點位中,你們臨時登記表使用最多,臨時進出人員,不能籠統地說個理由,一定要把好這道關。”

叮囑執勤人員只能規範工作流程和要求,卻不能解決核心出入問題,問題關鍵在於用人單位。

李德青和呂帥帥馬上來到人濟置業公司。硃紅色的大門上了鎖,不一會兒負責人出來了。

因為,該公司員工要每日往返居住地和工作地,還有些員工會出門採買物品,造成臨時出入人員比較多。

李德青建議,走靠近地安門東大街的正門,負責人解釋說,因為要穿過後廚,怕人員進進出出不太乾淨,所以大家習慣走後門。

瞭解情況後,李德青說那集中給員工辦理出入證,保證“一人一證”,並叮囑負責人所有返京人員要居家觀察14天。

有一種愛叫做“守望相助”,“跑腿俠”應運而生

時間:12點30分 地點:福祥社區居委會

中午12點半,李德青和社工們開始吃飯,今天他們的桌上多了一枚茶葉蛋,這是雨兒衚衕14號居民楊佔嶺和妻子冀紅送來的。

楊佔嶺是雨兒14號院的院長,他和12名居民志願者、19名在職黨員一起每日在外圍點位執勤,幫忙檢查人員出入證。

他是和社工走得最近的人,社工的辛勞,他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們守的是我們的家!我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楊佔嶺是個硬漢,說到這句時候聲音卻哽咽了。

當天,帽兒衚衕45號院的居民,還為社區送來48瓶酒精。在此之前,轄區企業金板寸送5公斤消毒液、一個4歲的孩子和媽媽一起送來橡膠手套......

“平時居民只是默默的支持著我們的工作,在疫情面前,有一種愛叫做守望相助。”李德青一邊說,一邊捶了捶腰。

對於一個年過半百的社工來講,走了一個上午,腰部的痠疼,不是歇歇腳可以解決的事情。

王朝雯是福祥社區裡面的“80後”社工,也是社區裡的貼心“小棉襖”,看著李德青腰痛,她遞過來一貼膏藥。

疫情防控期間,福祥社工每週工作“887”,大家沒時間買菜,王朝雯就在群裡讓大家“點菜”,老公天天給大家送菜。

大家有買菜的困難,居民也會有。社區聯繫附近的菜店,把名片推送到居民群裡,大家可以根據需求購買蔬菜水果,菜店工作人員統一配送到樓門院口。

對於居家隔離的返京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當起了“跑腿俠”,幫助他們購買蔬菜水果,送到家中。

在這些“跑腿俠”中,還有來自東城區第一文化館的幹部。

1月28日東城區1700餘名幹部下沉社區參與防控,使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社區持證出入,快遞在外圍點位拿取,居民覺得不方便。東城區第一文化館副館長劉璇帶著組員幫著帽兒45號院和豆角25號院居民拿快遞,當起了“跑腿俠”。下沉幹部不僅執勤、站崗、幫忙跑腿,社區裡的大事小事,他們都參與分擔。”李德青說,“多虧有了他們,幫著社區壓實了聯防聯控。”

口罩難買、居民返京、客人住店.....逐一解決

時間:14點36分 地點:陽光365京品大藥房

社區工作,瑣碎而又繁雜,千頭萬緒,唯有逐一解決。

下午14點36分,李德青和社工田佔莉、朱雪丹來到地安門東大街66號,北京陽光365京品大藥房(南鑼鼓巷店),想解決一下居民口罩難買的問題。只見,門口有一把木椅,一旁玻璃門上貼著“口罩、酒精已售罄。”李德青隔著木椅問店員,什麼時候口罩能到貨,店員說昨天剛發朋友圈,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接市藥監局統一調配的口罩,給這家門店配發了1000個,每個口罩零售價僅比進價高0.22元。

社工朱雪丹之前加過店員周海燕的微信,但是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刷朋友圈,昨天周海燕發的消息沒有看到。朱雪丹有些內疚,感覺自己耽誤了“大事”。李德青安慰到,“等等下一批,勤刷著點。有消息趕緊發到居民群裡!”

口罩算是有了些眉目,李德青和兩名社工快馬加鞭、分頭行動。

一隊去CIGO酒店查看從上海來京住客想提前出門的問題;另一隊到福祥3號入戶核實返京人員情況。

住戶返京或外來務工人員返京,是社區防控的的“內網”。福祥社區有4個網格排查小組,全面入戶摸排外地來京返京人員,對接各外圍點位登記情況,實現敲門入戶100%,排查管控100%。

田佔莉和朱雪丹是福祥社區第四網格成員,福祥衚衕3號居民張女士剛從河北邯鄲回來,在南鑼鼓巷南口這個外圍點位,登記回家。

“人工智能”田佔莉再次上線,熟門熟戶,很快就來到了居民家門口,隔著玻璃,介紹自己來訪的原因。簽訂健康承諾書、並送上返京人員居家觀察知情書等材料。

朱雪丹則主動加張曉詩的微信,將“雨兒30號”微信公眾號推送給她,在未來居家隔離的14天內,朱雪丹每天上下午會詢問她的身體狀況、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做一名“貼心小管家”。

每戶有小賬、網格有大賬、社區有總賬

時間:16點05分 地點:福祥社區二樓走廊

下午4點,更新“大數據”的時間到了。

在福祥社區,“70後”張校是“學霸”級社工,社區疫情防控“大數據”的統計者。

張校用製表的方式,將福祥社區1336戶常駐居民、193個平房院落、7棟樓600戶樓房居民、外地返京人員等信息,做成可視化表格。

通過基礎臺賬表、排查彙總表、人員登記表、來京人數曲線圖和樓房戰“疫”圖,做到“每戶有小賬、網格有大帳、社區有總賬”。

張校指著到京人數曲線圖,截止到下午4點福祥社區到京人數6人。

“到京人數多,也就是我們社工需要點對點跟蹤人數,同時是接觸面的高峰期,要加強社區的消殺力度。”張校解釋說。

通過這個表格,社工工作可以有一個前瞻性,如果2月21日回京,那麼3月6日就是解除居家觀察的日子,在這個期間返京人員身體狀況、情緒、生活必需品都是我們要關注的要點。

李德青介紹說,由於長時間連軸轉的工作,社區裡51歲張夕穎“大姐”前幾天高壓到達過150,社工李仙頸椎病又犯了、引起了嘔吐。所以根據這個曲線表,在到京人數少的時候,往後推算14天,可以適當安排社工的倒休或者輪休。

除了自制的來京人員曲線圖,福祥社區還有一個“殺手鐧”,名叫“樓房戰‘疫’圖”。

在查找樓房住戶信息時,李德青發現,雖然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因為臺賬頁數太多,想要從中尋找某一住戶信息耗時長,而且重點排查對象不夠清晰明確,嚴重影響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她和社工們,繪製樓房戰“疫”圖,將7棟樓房哪個單元、哪層樓、住著哪戶人家的情況信息,數據可視化。

具體而言,就是把樓房區做成平面圖,將前期摸排情況,用綠色、桔色、紅色及卡通小人四種形式,將住戶情況分門別類。

“綠色”代表沒有出京戶,“橘色”代表返京戶或未返京戶,“紅色”代表有發熱人員戶,卡通小人代表住有獨居、空巢、殘疾、低保等特殊群體。

從而,有效節省反覆查閱住戶信息時間,提高了下戶巡查效率,每天下午4點更新這一天摸排的情況。

今日,有一戶外地返京人員14天居家觀察期滿,這一戶的貼紙從橘色變成了綠色。

“雨兒30號”平安打卡,每一次打卡都是一句平安

時間:19點35分 地點:李德青的家

“雨兒30號”微信公眾號,在疫情防控期間,專門開設“同心戰疫”的版塊。該版塊包括活動區“戰疫同盟”、心理服務區“陽光宅”、徵集區“需求&資源”、打卡處“平安社區”以及離京返京人員登記。

點擊打卡處“平安社區”可以看到四個打卡項目,“本院無可疑情況”、“本院大門已鎖好”、“本院一切安好”、“本院發現疫情線索”。

晚上7點35分,李德青回到家,剛坐下就想看看每日打卡情況。“因為居民打卡時間不一定,我習慣晚上看一看。”李德青說,居民每一次打卡,就是一句平安。

“有一群人,他們和我們一樣辛苦。”李德青說,他們是福祥社區的保安,白天社工、下沉幹部、居民志願者值守五處點位,晚上保安上崗,確保24小時外圍點位有人守。

晚上9點18分,李德青在“福祥社工群”裡總結了這一天的工作、佈置明天的工作重點。

社工李德青和她的社工同事們,在社區疫情防控的一線,連續作戰了35天。他們當中有剛當上父親的年輕奶爸、有放棄蜜月旅行的新郎官、有兩個孩子的媽媽......他們忙碌的身影,是社區疫情防控最好的“註腳”。

因為他們深知,社區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是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線。他們同東城區3500餘名社工一道,成了捍衛社區的排頭兵、守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