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有人說房地產20年暴利,面對疫情卻“撐不過”兩個月?

嘉顏66


通過這次疫情很多人在城市裡看到了危機,以前進城的回不到農村人,這是事實。現在除非年輕人進城買房,中老年人是不會上當的。


Liaokong了空


我覺得這個依據可能有幾點:

1、兩個月不工作,老百姓手頭沒錢。不要說兩個月了,才一個月,很多人都已經撐不下去了,家裡不僅待不住,關鍵是房貸車貸壓力大,沒錢還房貸,焦慮不安,正常人,快要憋瘋了,各種壓力,特別是經濟壓力,已經讓人快要崩潰,何況,還是兩個月呢?兩個月吃老本不說,一分錢不進,還有高昂的房貸車貸,很多人是一家兩口,甚至是三四口、五六口人,都不能上班,甚至一大家子幾戶人家,都不能上班,吃淨的,遭不住,因此,不僅沒錢買房子,甚至沒錢還房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房子如何賣出去?


2、企業不復產。目前,除了重大民生項目或者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企業,以及和疫情有關的防護產品等企業開工外,大多數企業均還沒有開工,特別是小微企業,第三產業和個體工商戶等,都沒有開工,那麼,既不是生活保障供應企業,也不是重要的民生項目,房地產企業短期內也不可能開業,地產項目同樣不會盡快開工的,如此下去,至少得等到四月份了,這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真可謂寒冬,日子難熬,大量企業面臨各類資金難題,遲遲不開工,意味著不掙錢,那麼,拿什麼去運轉以彌補資金緊缺呢?因此,不開工,老百姓日子難受,企業其實是更難受,這樣下去,至少今年還會倒下一批房地產企業。



去年全國已經關門破產了400多家房地產企業,今年,預計一個疫情,都會讓倒閉的房地產企業不止這個數據,特別是那些要死不活、沒啥項目的地產企業,將會很快撐不下去的。這兩個月就是一個重要節點,年底再看看,今年會倒下多少房地產企業。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小微地產企業,那些房產巨鱷,如全國十大房地產企業恆大、萬科、碧桂園、中海等,不要說兩個月,就是半年不幹活,也沒事。

所以說,面對疫情,20年房地產暴利的地產行業,會不會撐不過去?這個說法,也只是針對那些小微地產企業,資金困難,或者本身就已經出現資金週轉困難的房企,那些大的房地產企業,特別是具有規模的、資金雄厚的企業,就是半年一年,也沒事。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其實房地產行業並不是暴利行業,真正暴利的是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權拍賣。房地產利潤大概在5~10%,並且都是高資本運作,資金都是融資的,財務成本很高,所以一個項目的銷售失敗或者幾個月零銷售就會毀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比如:寧波的一個樓盤,銷售價4萬元/平方,土地成本就高達3萬多元,建設成本4000~5000元,還有財務成本、宣傳策劃、銷售佣金等......


AK突擊步槍47


復工第2周,廣州一手房成交大漲172% [強],你以為的危機,別人看來確是機會!抄底好時機[得意]



裕豐地產陸偉濠


房地產最大的暴利獲利者是政府,一是政府的高價賣地,也就是我們說的土地財政。二是房產交號稅,營業稅,卬花稅及其他多的數不清的涉及房產的稅費等等。所以各級政府拼了命也要救房地產,他們搞實體經濟汐本事,但論賣土地卻絕對是高手。


用戶4980949060472


說這話有點誇張,但至少現在房地產的日子很難過。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什麼情況?售樓處關門,開工推遲並導致交房日期推延,人們防疫待在家裡,沒人看房買房,開發商有房也賣不出去,中小房企普遍資金緊張,個別的資金鍊斷裂。說‘’撐不過兩個月‘’似乎也不過分,但對大房企來說,雖然也急需資金回籠,但總不至於撐不下去了,比如恆大線上售房,確實吸引了不少的購房客,這正應了那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房地產業還不會因為疫情而全線崩潰。

毫無疑問,這次突然降臨的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帶來的衝擊是非常大的,目前防控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但房地產業仍然不能正常運行,從目前看來,即使能夠開工,由於春節前後銷售基本停止,資金已經非常緊張,也無法正常運行。為此,各地已紛紛出臺政策,包括土地出讓金、契稅等方面,採取暫緩、分期上交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相信在政策的扶持下,大部分企業能夠逐步走出困境,也不乏有少部分中小企業因此而遭淘汰。

個人認為,政府幫助房地產業走出困境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和以前那樣資金有點困難就大力扶持,那樣很容易引起價格的上漲,穩房價的難度就會加大。既然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麼價格就一定要合理,房地產才會有市場。我們不希望房地產會因疫情撐不下去,更不希望無度開發,房價還降不下來。


平淡如水5343


這幾年房地產真的算不上暴利了,拿我們這來說吧,七八千的房價,地價就佔了5000


2020銳意進取智達天下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其實,房地產行業早就過了暴利時代,現在的房地產開發淨利率大約在百分十幾,20%都很難,工期一旦延長或者有其他不可抗力不能正常銷售,比如現在的疫情影響,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週轉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房地產業是一個高槓杆的行業,大部分的資金來源是融資來的,有著較高的利息和費用。如果不能及時償還貸款和利息,只能破產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一個月來,那麼多的地方政府出臺了“挺房”政策了。

在目前來看,房地產還是屬於支柱產業,對於地方財政的貢獻和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是其他行業比不了的。所以,雖然房地產的暴利時代過去了,但是房地產還要作為支柱產業繼續發展下去,短時間內很難沒落的。

面對疫情,房地產的一些中小公司會因為資金問題堅持不下去,這也是經濟社會的淘汰機制,就算沒有疫情的出現,慢慢的一些小公司也會推出房地產市場。

希望我的回答您會滿意。我是@聚焦在房產的百姓熱點,歡迎關注,更多文章請參閱我的主頁。謝謝。


聚焦房產下的百姓熱點


房地產是有錢人的遊戲,沒錢最好不要借錢上場。有錢人自已搞房產,讓有錢人買著佔去,大家最好趁著開發的東風多往回掙錢,把自的家園建說才是主意。迷信城市,擠熱鬧不會有好果子吃。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結晶出了這樣一句話,叫;坐下吃不完,走一步不夠吃。啥意思,就是原來生活已很不錯的,結果為了更好借錢創業發展,結果連老本都搭了進去,所以,不要以為自已聰明,你是玩不過別人的


白依樓123


就目前的市場而言,房地產產行業20年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總的還是也還是比較賺錢的。


這也主要源於房產與其他商品不同,屬於大宗大額交易,動輒一套房子幾百萬就直接掏出去了。這也導致房地產行業的總資金池也是比較龐大的。


另外,我們要知道的是,房地產行業最大的成本是土地,一套房子的成本50%至少都是土地成本,另外的就是營銷成本、土建成本、人力成本等等。


而這些成本基本都是提前支出,也就是俗稱的貸款、融資,房子賣了之後還款後的餘額才是利潤,但這部分利潤也會扔到下一個階段的投資。


這也就導致房企的賬面金額基本是流動的,如果收支連接順暢,產業可以越擴越大;而如果出現斷裂,其他部分的資金又無法長期補償,所持固定資產又暫時無法變現,這也就導致了房企的危機,出現資金鍊斷裂。


這也是疫情期間,房企撐不過兩個月的最大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