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導讀: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雞丁才鮮嫩多汁!

辣子雞和辣子雞丁,在我從事餐飲工作中被理解為兩道不同風格的菜,為什麼這麼說,昨天我看到網友轉發的文章說,辣子雞丁跟辣子雞的做法是一樣的,而且還告訴人家說是配方,看了之後覺得誤導的成分太大,雖然只是一篇美食的文章,不能上綱上線,但是起碼的道德應該有,哪怕你給的調料重量不準確或者做法不夠全面,也能被大家理解,但是不要不負責任的胡謅瞎扯,那就失去了做這件事情的意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和辣子雞丁雖然同屬於川菜,但做法和口味都有不同。辣子雞是辣椒裡找炸好的雞塊吃,辣椒非常多,雞塊幹香麻辣;辣子雞丁是滑炒出來的,雞丁是主料,辣椒是配料,鮮嫩微辣。我也沒找度娘,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果有錯誤歡迎大師們給予批評指正。

辣子雞丁怎麼處理才鮮嫩?到底有什麼訣竅呢?有以下六個關鍵點:

一、雞丁需要一定的時間浸泡去除血水;

二、醃製底味;

三、打入適量蔥姜水或清水;

四、上漿鎖住雞丁水分;

五、冰箱冷藏保存一小時左右,嫩化成分;

六、炒制的火候要恰當。

這些步驟做對了,辣子雞丁才鮮嫩多汁,這就是訣竅,分享辣子雞丁的做法和步驟圖來說明炒好辣子雞丁的竅門。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

需要食材:雞胸肉1塊、蔥薑蒜適量、幹辣椒段10克、花椒5克、尖椒2個

需要調料:郫縣豆瓣醬1小匙約5克、鹽2克、料酒10克、味精2克、雞精2克、胡椒粉2克、醬油5克、老抽2克、香油2克

製作過程:

1、雞胸肉剔除雞油邊角,放在案板上平片一刀,厚度一公分左右,片成大厚片。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2、先切成長條,再切成一公分左右的丁。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3、把雞丁放入清水碗裡,再倒入少許料酒浸泡十分鐘左右。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4、雞丁控水後,再用清水沖洗,邊沖洗邊用手抓洗,充分去除血水,把雞丁漂成沒有血色且發白為止。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5、把雞丁攥幹水分,放入一點料酒,放少許鹽(半小匙)和胡椒粉攪拌均勻。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6、放入蔥姜水(清水也可,不強求)約20克,像雞蛋那麼多,攪拌雞丁,往雞丁裡打水,讓雞丁充分吸收水分,攪打的時間要多一會,約2分鐘,然後打入一個雞蛋清(半個蛋清也行)。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7、再次攪打雞蛋清,與雞丁充分混合,放入幹澱粉3小匙攪拌均勻。攪拌次數100下左右。

一定要讓雞丁把澱粉全部裹勻,進行上漿處理。溼澱粉也可以,但是水分和蛋清要減少,否則漿太稀,雞丁裹不住漿,等於脫漿。所以學技術不要學死要靈活,水分多可以把澱粉變成溼澱粉狀態,這是試過N次的結果,不是不會處理。當然有些夥伴非要說上漿就得溼澱粉,幹澱粉不行我也無話可說,但是咱們得尊重事實,用醃製好的雞丁來證明哪個效果才對不是嘛?!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8、最後上漿一道工序就是封點油,我們叫封漿,可以幫助雞丁鎖住水分,讓雞丁有個漿化的過程,可以充分吸收蛋清和水分以及澱粉,在雞丁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加熱之後,雞丁不會失去太多的水分反而很嫩滑。

最後放入冰箱冷藏一個小時左右,這樣嫩化的效果比較好,我是放了兩個小時左右。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9、炒鍋上火燒熱放入稍多一點的底油,燒熱後放入雞丁,我用的不粘鍋,反正雞丁不粘鍋。

慢慢炒至雞丁變色,可以看出顏色的明顯變化,外表變色,裡面還透著生雞丁微有血色的顏色,然後全部變成白色的雞丁,這時候就不能再炒了,再炒就炒老了失去了水分也沒了口感,因為一會還要再加熱翻炒。我是中間停頓了十分鐘左右,才繼續完成下一步的操作。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10、炒鍋上火燒放入底油,我是用剛才剩下的底油沒有倒出來,正好接著加熱,放入郫縣豆瓣醬爆香,放入花椒和幹辣椒段炒至微有變色,辣椒脆挺時,(與宮保雞丁炒法不同那個辣椒和花椒得炒至微糊狀,這個炒的火候輕)放入蔥薑蒜爆香,放入尖椒丁翻炒一下,放入雞丁翻炒均勻。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11、烹入料酒,放入醬油、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放入老抽調色,淋入少許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和紅油即可(紅油沒有也可不放)。我這個就沒放紅油。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12、辣子雞丁順利完成,顏色還不錯吧?!我覺得還不錯,正常發揮。把飯店的菜搬到家裡做好吃了,不容易的,那才是真正的大廚。可隨意切換製作場地。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的技術總結

一、雞丁挑選顏色正,無水分稀出,按壓有彈性,略黏手為好。

二、雞丁需要充分去除血水和黏液,這樣漿出來的雞丁才會雪白,如果炒腰果雞丁,雞丁顏色就得這樣。

三、雞丁需要醃製一下,有基礎的底味。否則炒出來雞丁裡面沒有鹹味,如果炒的時候多放鹽,只能解決雞丁外面的鹹度,雞丁裡面還是進不去鹽味,所以飯店裡的肉絲雞丁牛肉等都是要醃製底味,這樣炒出來才會鹹淡適中,這也是關鍵點。

四、醃製後再打水,也就是先放鹽再放水攪打,這樣的順序操作。水要想全打進去,你就得多攪打雞丁,雞丁多次攪打也會把膠原成分攪打出來使雞丁有一定的黏稠度。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辣子雞丁不是辣子雞的“近親”,上漿做對了,炒出的雞丁才倍鮮嫩


五、打進去水以後放入一個雞蛋清,不要糾結半個還是一個,我今天操作的就是一個雞蛋清,幹澱粉稍稍多來一點都解決了,因為雞丁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分,這點澱粉完全可以被水分融化成水澱粉狀態,所以不用擔心幹澱粉上漿的效果,反而你用溼澱粉會漿不住雞丁,除非你沒有沖洗雞丁而是切完後直接就上水澱粉了,這也是前幾天有朋友在我另一篇文章的質疑,在這裡我給予完整的解答,希望這位朋友能看到這個解釋,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接著探討。

六、封油的作用就是隔絕空氣,幫助雞丁鎖住水分,讓雞丁在封閉狀態下進行嫩化過程。

七、郫縣豆瓣醬需要炒狠一點,炒出紅油出香味,尤其年頭長的好豆瓣醬,你就小火多吧啦幾下,把味炒出來才好吃,花椒和辣椒炒香即可,不要炒過火。

八、雞丁本來就炒八九成熟了,所以在鍋裡不需要長時間爆炒,放入調料後大火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不要戀鍋。否則雞丁會失去嫩度,而發乾變柴沒有了嫩滑的口感。沒有了水分自然就是炒老了。

感謝閱讀,我是今天菜不鹹,超級喜愛美食的餐飲人,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歡迎探討辣子雞丁的做法,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或做法也可以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再次感謝支持!【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