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宏康醫院克服自身資源緊張等困難,籌措大量防疫物資和慰問品,通過多家公益組織,分批將愛心傳遞到社區防控一線,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

醫者仁心繫社區,守土有責

這幾天,兩輛滿載著愛心物資車輛一早就從上海宏康醫院駛出,奔走在普陀區的各街鎮。車內裝著由醫院志願者們親手製作的中藥茶包和慰問品。這些愛心物資將通過普陀區慈善基金會分發到轄區內280個社區,送到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手中。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太辛苦了,每天都是連軸轉,在門崗為居民測量體溫,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信息,加班加點做統計,常常廢寢忘食,有的還是帶病上陣,有的則是輕傷不下火線,為了守護大家,他們挺身而出,舍下小家,護佑一方平安。我們想用這樣的行動來支持他們。”宏康醫院志願者們表示。然而,為了製作這兩萬箇中藥茶包,這些志願們也是每天加班加點,一刻不歇地配料、裝包、封袋。用最短的時間製作最多的藥茶包,儘早送到社區的工作人員手中。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這已經不是宏康人第一次“雪中送炭”,從疫情來襲之時,他們就密切關注疫情動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上下齊心,克服一切困難,捐款捐物、出人出力支援“前線”。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奮戰花橋道口,守土盡責

簡易桌、小檯燈、一支筆、一疊紙、一張二維碼……同樣的一身白衣,他們從白衣天使幻化成守門勇士,堅守道口,護衛著上海的“大門”。花橋道口是G2高速進入上海的必經之路,這裡是宏康醫院的醫生祝旻捷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他迄今已先後8次來此值守。其中的連續二次從午夜0點到次日6點的通宵大夜班,恰逢室外氣溫跌至冰點,刺骨寒風撲面而來的寒潮天氣。這對於從事推拿治療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推拿醫生比的是體力,防疫作戰比的是耐力。戰勝了疫情,我就是體力和耐力兼備的戰士。”祝旻捷樂觀地說。

為返滬人員逐一登記信息是祝旻捷的主要工作。由於登記工作需要通過手機APP進行操作,他總是耐心細緻地教大家如何使用。隔著薄薄的一層防護手套,他的手指在冰涼的手機屏幕上滑動,很少有停歇的機會。實在被凍的不行了,他就抱起電熱水袋暖和一下,抖抖身子,再繼續投入工作。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現場有從各地而來的車輛,匯聚在道口等待登記,通行。”這些車輛中會有一小部分來自重點地區,甚至是湖北的人員。遇到這樣的人員,小祝就會在登記詢問時更加仔細。“多問一句就把風險減小一分,比起在武漢前線醫務人員,我們所做的算不了什麼。”他把臉上那些深深的勒痕當作了“逆行者”的榮譽勳章。

與祝旻捷一樣,許許多多的宏康人在疫情最緊要的關頭,義無反顧投身到花橋道口值守工作中。醫院還第一時間成立了新冠疫情道口志願者應急小組,協調值守工作。醫院為值守夜班的人員準備了臨時宿舍,讓他們回來後能夠在醫院安心的休息。“我們是抗疫的志願者,隨時都準備好衝向一線。”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減內耗、援前線,守土擔責

酒精按毫升領取,口罩按每個科室每人每天限發1個……疫情爆發後,醫院得知前線需要大量醫用物資,在自身物資也趨於緊張的情況下,不僅對醫院下達了“限用令”還積極通過多種渠道籌措醫療物資支援一線。對各科室醫用物資使用數量和時間進行限制管控。

“以前都是按一週的量來領用物資,現在按科室實際上班人數發放3天的用量,而且必須由護士長每天做好分發和記錄。”醫院後勤保障科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後勤部門的工作比以前忙多了,不僅要管好醫院的物資領用,還要做好援助物資的收集打包。雖然做了這麼久的“大管家”,他還是第一次覺得自己挺“摳”的,不過這樣的“摳”省下了更多的稀缺物資。看著一箱箱口罩、消毒物品等奔向更需要它們的地方,他的心裡覺得“摳”一些也是值得的。


送藥、送人、送物資……這家醫院以廣泛“輸送”助力防疫阻擊戰

一方有難,八方相助,疫情無情,宏康有情。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宏康醫院已向防控專項基金捐贈30萬元,向上海市兒童基金會捐款3萬元;向普陀區衛計委應急辦、區紅十字會、真如鎮街道共捐贈了捐贈醫用口罩1300只、一次性帽子1000只、檢查手套2000雙、防護衣物350件、防護眼鏡400個、防護面罩200個。醫院執行董事蘇偉萍說:“疫情不息,宏康人的鬥志不滅,支援也不會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