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古代打仗是要攻下城池的。城门紧闭,上下两组人马剑拔弩张,守得住这城池,即是守得住这一方领土;攻得下这城门,则又是战马驰骋,一场胜仗。在小说、影视剧作品里,打仗攻城更似乎是一个规则。

然而城门上下的战争,往往是死伤最为惨重的。云梯上向上爬着的进攻方,往往惨死于从城门上丢下来的重石;城门上的防守方,又似乎是"人肉护盾",作为前排扛下来最直接的伤害… …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那么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古代打仗必须要打下城池呢,不可以绕过去偷袭吗?

答案是:绝对不可以。

古人的劳动力与智慧不输于我们,我们能想到的问题他们也一样能想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古人打仗没有热兵器,所以很看重兵马人数和作战策略,攻掠城池是古代打仗、战争的一项规则,更是有很大的因素导致他们必须要这么做,那就是交通和生存策略问题。

古时候的交通条件,还远远没有现在便捷和发达。古代几乎都是陆军,很少有海军,更是没有空军。陆地作战是最被重视的一点,攻掠城池也是必须和必要之为。在没有空军的情况下,要绕开城池往敌人深处走,是很难做到的,只会使自己陷于窘境。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不用提我国古代各朝各代打仗时的状况,就算是放在世界范围内,攻城掠地也是人类战争的第一条基本准则。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当时德军的偷袭十分狡诈和阴险,但也不会说绕开一座城进入苏军内部进行侵略,基本上都是围着一座城进行防守与抢夺的斗争。"平推战术"是墨守成规的常识,更是不得不遵守的规则。

人类社会战争不断,即使放到现在,如果发生了战争,打仗攻城也照样是无奈之举。这就是比交通问题更严峻的作战策略和生存问题。是,正面攻城门对双方都是损失惨重,尤其是进攻的这一方,但是绕进敌人内部,更是将千万将士的性命委于他人之手,听由上天安排了。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其一,城门之后是敌人的领地,我们不可能知道敌人内部的兵马驻扎情况,也不可能完全掌握敌人内部的作战信息。一旦出现在敌人的内部城池,后面要面对的可就不只是正面交锋了,还可能会有两面、三面甚至全面围攻。这时候别说进攻了,自保都是一个大问题。

其二,战士们军心不定。越是底层的将士,一般来讲越是怕死。在行军作战期间,更多无名小卒希望的只是有饭吃,希望能早日回家与妻儿团聚,战争的劣根性也正是在此。绕城而战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自家战队的士气,当他们进入敌人的地盘之后,出于对自家军队战略的不理解和对保命的期盼,一些将士会投奔敌军。到时候敌强我弱,还拿什么在别人家的地盘跟别人斗呢?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会选择绕城而战,这一类战术往往是前方佯装攻击,而实际会派另外一支队伍绕道而行,堵住敌人的后方,进行两面夹击。这类战术用兵"奇而险",若缺少合适的机遇与战力强、向心力大的军队,往往也不会考虑这样危险的作战方式。这是依照客观条件和运气、机遇而举的险战。

古代打仗为何要费力打下城池,绕过去不可以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所以古代的打仗攻城,也是要啃一块"硬骨头"的。若是攻打大城,作为城市的重要防御系统,城墙的坚固得到重视,城墙厚度可以达到数米,带头冲锋的士兵必然面临惨重的损失。然而他们没有捷径可走,攻打城池是必要的,也不存在想绕就能绕过去的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