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一、百里奚,两次“入赘”,阴差阳错到秦国,无为而治的老叟

百里奚,虞国人。半世飘零,历经坎坷,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在虞国谋了大夫的差事。虚弱的虞国,如同百里奚老迈的身体一般,风烛残年,摇摇欲坠。晋国伐虢国,需借道虞国,百里奚认为不可,无奈虞国国君贪财,收了晋国的财物,便让道于晋国。果不出百里奚预料,虞国引狼入室,晋国灭掉虢国后,回程顺便灭了虞国。百里奚作为俘虏,“入赘”到晋国。

秦晋联姻,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妹子,70多岁百里奚作为陪嫁品,再此“入赘”到秦国。老头子不堪受辱,中途逃回楚国为奴。秦穆公得知百里奚的“内幕”后,一番神操作,用5张黑羊皮换回百里奚,被聘为国相,史称“五羖大夫”。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台前,秦穆公称霸,幕后,百里奚谋划。秦穆公之前的秦国,有其名,而无其实。周天子把西边一大片土地给秦襄公,可哪片土地却被西戎部落长期占据,秦国干瞪眼。几代人的努力,都没有“要回”自己的东西,直到秦穆公时期,终于把西戎赶走,得到今天甘肃、宁夏到大部分地方。历史学家称之为“穆公称霸西戎”,也就“穆公西进”。“西进”是百里奚的治国战略之一,百里奚使用反间计瓦解西戎王、由余间君臣关系,使由余归秦反戎。又使用美人计促使戎王日渐堕落,从内部瓦解西戎,秦国乘机发力,西戎战败逃走,秦穆公一统西方。

百里奚的另一个贡献是促成秦国的“东扩”,进一步扩大疆域。秦国远离中原,夹在西戎部落和晋国之间(当时尚未有韩、赵、魏)艰难发展。西进取得成功,东扩也不能懈怠,晋国便是秦绕不过的坎。百里奚外交、军事双管齐下,秦晋双方少战多和,互帮互助。秦穆公和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三代晋国当家人打交道,双方婚嫁不断,开创“秦晋之好”局面,晋国把西边的一些土地给了秦国。秦国东扩疆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秦国,夹在中原大国和西戎之间,地少人稀,民穷兵疲,积弱积贫,生存、发展何其难也。而在百里奚的治理下,少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厮杀大战,多为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缓图之策。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胜”,相秦七年,助秦穆公开一代霸业,秦国从此正真意义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百里奚察民间疾苦,劝君施德,与民同心,朝野上下,乃至诸侯各国,无有不晓,无有不敬。百里奚下世,举国齐哀,耕者停犁,商者歇业,行者驻足。秦国男女齐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发出相应的号子。(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 杵《左传》)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二、商鞅,跳槽秦国再就业,有备而来,练就“葵花宝典”的法师。

商鞅,又名卫鞅,卫国人。他的事业起点在魏国,成就在秦国。初始,商鞅为魏国丞相公叔座府中担任中庶子,从此与“丞相”结缘。商鞅可能是有意去公叔座处谋职,因为在丞相府,他可以看到李愧的“法经”原版,以便更好的深造自己,为日后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奠定基础。

公叔座慧眼识人,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可后者不以为然。而此时的秦国不再有穆公时代的辉煌,河东大片土地丢失,地盘被魏国压制在华山以西。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投其所好”,离开魏国,西去秦国。

商鞅三见秦孝公,双方反复试探对方的底线,在谈完帝道、王道后,商鞅终于亮出了杀手锏“霸道”。秦孝公喜出望外,与商鞅不谋而合,君臣联手,誓将“霸道”进行到底,拉开“商鞅变法”的序幕。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而起,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从以前被人打追着打,到主动去打别人,秦国由此扶摇直上,一发不可收拾,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商鞅与秦国,两者的命运注定要在一起,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却又瞬间垮台,戏剧性的一幕,与商鞅的人生何其相似。客观地说,秦国因商鞅而兴,又因商鞅而亡。商鞅变法是一把双刃剑,杀人杀己,更像是吸血虫,以不断吸血维持生命,吸干了周围人的血后,只能自吸而废,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

把国家与人民对立,是商鞅的不幸,是大秦的不幸,是人类的不幸。深入了解商鞅变法,非一篇文章,一部小说,一部电视剧,此处不再讨论。但千百年来那部神秘的《商君书》读来令人不寒而栗。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商君书》,作者为商鞅和他的弟子们。书中的“驭民术”诸多。比如“一民”,“胜民”,“弱民”等观点,始终研究国家如何控制老百姓。商君直言不讳指出,国家只能有一种人,即:耕战之民,战时替国家打仗,和平年代为国挣钱,除此之外的民,皆为虱子,是垃圾。国家想尽一切办法,让老百姓变弱,即不要饿死,也不要吃饱,民强则国弱,国要强,需把民变弱。

有关《商君书》的内容,不再赘述,请观看原文,读者自会分辨。其内容归纳一下,无非就是扼杀个体老百姓的思想、行为、自由、幸福,使人民完全成为国家的工具。商鞅的“依法治国”,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依法治国”,甚至是相反的。如此商鞅,岂能不败,如此大秦,岂能不亡。

商鞅的结局,富有戏剧性,出逃途中住店,店家不收留,逃回魏国,魏国不要他,普天之下,一代法师竟无立锥之地,如过街老鼠我,人人喊打,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回自己的封地做困兽斗,最终被车裂而死。

秦国贤相,百里奚太极拳,商鞅“莲花宝典”,谁更棒?

商鞅之死,令人惋惜,又无语。如果没有商鞅,六国依旧归于一统,但终结者未必是大秦,没有商鞅,中华民族或许领先美帝数百年,商鞅最大的贡献是强秦,最大的危害是弱民,最大灾难是遗祸无穷,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奉行的就是商鞅的“驭民术”,所以有人说商鞅是人类社会的噩梦。

如何评价百里奚、商鞅?商鞅自己或许已经有了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了商鞅和赵良的一大段对话,商鞅问赵良,他和百里奚治理秦国,谁更高明?赵良也有一大段回答,其中有几句说“辅佐新君,不为百姓谋福利,反而大规模修建宫阙,这谈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对太子的老师以黔刑,用残酷的法令残害百姓,这是在积累怨恨,酝酿后患,如今您违背情理,建立权威,改变法制,这不是用来教化百姓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