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公元前605年,楚國令尹鬥越椒殺死司馬蒍賈,並拒絕與楚莊王和解,七月鬥越椒帶領若敖氏一族在皋滸與楚莊王展開決戰。激戰中,鬥越椒射向楚莊王兩箭,卻接連失手,最終“王擊滅若敖氏之族”。

這一戰對於楚國的意義重大,在此之前,若敖氏一族在楚國堅挺了百年,歷經三代,成為楚國最強悍的卿族勢力,這百年間,楚國有十二位令尹,九位出自若敖氏,有六位司馬,五位出自若敖氏。正是這樣的輝煌讓若敖氏變得不再將國君放在眼中,到了第三代,他們不斷製造動亂,而鬥越椒直接領兵攻打楚莊王。

但蟄伏三年的楚莊王既然敢“問鼎中原”,又豈會被若敖氏一族解決?戰後,楚莊王繼續北上與中原霸主晉國爭奪霸主地位,最終在邲之戰中大獲全勝,成為霸主。而鬥越椒的兒子出逃晉國,在後來的鄢陵之戰中將楚國從霸主的位子上拉了下來。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毀家紓難

若敖氏一族起自楚國第十四位國君楚若敖熊儀,熊儀執政的時候正是西周末期,他見證了西周的滅亡和東周的開始。楚若敖的後代中除去國君一支,以若敖氏為家族稱號,而楚若敖的幼子鬥伯比正是若敖氏一族中鬥氏的始祖,而另一支則是成氏。鬥氏和成氏自鬥伯比開始在楚國的政壇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鬥伯比正式出現在政壇上是在他侄子楚武王時期,楚武王是楚國曆史上一位比較特殊的國君,他發出“我蠻夷也”的呼聲,在周王室不肯加尊號的時候自己僭越稱王,帶領楚國開始走向強盛,而鬥伯比正是楚武王的左膀右臂,更是楚國曆史上第一位令尹,是楚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在鬥伯比的經營下,若敖氏的不少人都在政壇上發揮作用,比如鬥廉、鬥祁和鬥班。他們在楚武王、楚文王時期輔佐國君,其中鬥祁成為繼鬥伯比之後的第二位令尹。

這一時期是若敖氏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辛苦經營,讓若敖氏在楚國的實力不容小覷,楚成王初即位的時候,令尹子元公然騷擾楚成王的母親息媯,被若敖氏一族中的鬥班殺死,而斗子文成為令尹。

斗子文在楚國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是鬥伯比的兒子,最初還是棄兒,因為是在五月初五出生,並且當時鬥伯比和子文的母親並沒有成親,所以子文被扔在了深山老林立裡,後來才被接回家中,又因為母親嫁給鬥伯比,而來到了若敖氏家族。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公元前664年,斗子文成為楚國曆史上的第五位令尹,彼時楚國內亂剛止,而楚成王年幼,斗子文盡心輔佐楚成王,甚至於“毀家紓難”,《左傳·莊公三十年 》記載:“鬥谷於菟(斗子文)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若敖氏一族在楚國已經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勢力龐大,財力雄厚,所以當子文成為令尹,而楚國國庫空虛的時候,子文將若敖氏家族中的財物拿出來很多,擴充了楚國的財力,更輔佐楚成王開疆擴土,為楚國北上爭霸做準備。

若敖始亂

子文做令尹二十七年,楚國穩步前進,他曾三仕三舍,其能力和德行在列國間都很有名,但是他退位之後,若敖氏一族卻開始作亂,在楚成王末期到楚莊王初期,若敖氏數次作亂,給楚國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公元前637年,子文決定退位,讓時任司馬的成得臣做令尹,成得臣同樣是若敖氏一族的人,而繼他位的是鬥宜申,此人是若敖氏家中作亂的第一人,作亂的因子從城濮之戰開始就埋下了。成得臣成為令尹之後剛愎自用,尤其是在與晉國的爭端中,他不顧楚成王的反對執意與晉文公對上,結果在城濮之戰大敗,成得臣自殺,而鬥宜申從司馬位子上被擼了下來。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這對於若敖氏家族來說是一個打擊,但這打擊僅僅是針對個人,若敖氏家族依舊是撼不動的存在,即便成得臣死後,非若敖氏家族的蒍呂臣成為令尹,但不過一年就被若敖氏家族搞了下來。令尹和司馬這兩個楚國最重要的職位還是由若敖氏家族的人來擔任,鬥勃和成得臣的兩個兒子成大心、成嘉相繼做了令尹,司馬則從鬥宜申換成了鬥克。

鬥宜申忍不下這口氣,最終還是在楚穆王時期起了不該有的心思,他居然想要將楚穆王殺死,只是鬥宜申的能力配不上野心,刺殺計劃還沒有執行,就被楚穆王發現了,然後死的自然就是鬥宜申。

鬥宜申之後作亂的是鬥克,鬥克的作亂更像是若敖氏的內亂。成嘉為令尹,而鬥克卻夥同與成嘉是政敵的公子燮一起,試圖暗殺成嘉,但暗殺失敗,兩人又將剛剛繼位的楚莊王挾持出郢都,好在最終兩人被殺,楚莊王毫髮無傷的回到了郢都。

剛繼位的楚莊王面對的不僅是外患,更有內憂,那麼尚年弱的楚莊王又何去何從呢?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楚莊王剛繼位的時候,自知無力與如此強大的卿族抗爭,於是他用三年的時間來暗中觀察楚國局勢,在這三年時間裡,在表面看來,楚莊王三年沉迷酒色,不理政事,任所有的魚兒浮出水面。他下的一道很有意思的政令是這樣的:“有敢諫者死無赦!”

誰都不準進諫,愛怎麼著怎麼著,他只管飲酒玩樂,時間一長,高興的自然很高興,而心憂國事的也心急如焚,於是有忠直的臣子就堅持不下去了,伍子胥的祖父伍舉就是其中之一,他跑去進諫,無視楚莊王的左擁右抱,說:“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

楚莊王倒也沒有置之不理,說:“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這句話簡單說來就是:我自己有數,你退下吧。然後楚莊王繼續之前的醉生夢死,似乎從來沒有將伍舉的進諫聽進去,反而越來越往昏君的路上走了。

再後來,有個叫蘇從的再次進諫,楚莊王淡定的問他不知道自己下的命令嗎,蘇從則說:“殺身以明君,臣之原也。”這個時候,楚莊王的戲已經演的差不多了,哪些人需要處理,哪些人需要小心應對,哪些人值得任用,都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總之,楚莊王用三年的時間理清了朝政,然後他出手了,“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但這並沒有動到若敖氏之族的利益,或者說動到的只是邊邊角角的勢力,不足以將若敖氏壓下。就在這個時候,有個人動了,他就是那個被若敖氏從令尹位子上排擠下來的蒍呂臣的兒子蒍賈,這個人是相當的聰明,當初斗子文舉薦成得臣做令尹的時候,就認為成得臣不堪大用,後來成得臣果然在城濮之戰中犯下大錯。

公元前611年,時任工正的蒍賈誣陷令尹鬥般(斗子文的兒子)有謀反之心,楚莊王自然樂見其成,所以並未進行什麼審問就將鬥般處死了,但鬥般的死並不能將若敖氏家族拉下來,頂替鬥般成為令尹的依舊是若敖氏家族的人,他就是斗子文的侄子鬥越椒,而蒍賈做了鬥越椒原先的位子司馬。

蒍賈的上位一定程度上是楚莊王促成的,目的就是削弱若敖氏家族的勢力。而楚莊王雷厲風行的對朝臣做了一定的安排,然後開始對外征戰。滅掉庸國成為楚莊王穩定人心和北上爭霸的一個契機,楚國北上,中原局勢開始發生改變,中小國家新一輪站隊開始,公元前608年的鄭國、陳國和宋國等國家的站隊,已經說明楚莊王的北上對晉國的霸主地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到了公元前606年,楚莊王更是以勤王的名義北上攻打陸渾之戎,並在不久後陳兵於洛邑之郊“問鼎中原”,好在王孫滿以“在德不在鼎”將楚莊王打發回了國。但從這件事,已經可以看出楚莊王中原爭霸的決心,而他之所以退回楚國,王孫滿的話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楚國的內憂並沒有完全解決,所以真正稱霸的時刻還沒有到來,樹大根深的若敖氏一族始終是楚莊王的心病。

狼子野心

蒍賈成為司馬是楚莊王的第一步,這個人不僅聰明還有野心,背後有楚莊王撐腰的蒍賈自然更願意和令尹鬥越椒相鬥了。但鬥越椒不是鬥般,鬥般受父親斗子文的教導,對楚國還算忠心,但鬥越椒不同,他自小就是被斗子文認為有“狼子野心”。

鬥越椒是鬥伯比的孫子、斗子良的兒子、斗子文的侄子,鬥越椒出生的時候,斗子文還是令尹,而斗子良是司馬,斗子文就勸說弟弟將這個孩子殺死,他對子良說:

“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斗子良怎麼可能捨得將剛出生的兒子就殺死呢?他並沒有聽從哥哥的勸說,還是將鬥越椒留了下來。隨著鬥越椒的長大,斗子文心中的不安也越來越大,他知道鬥越椒將來一定會將若敖氏引向滅亡。在他快要死的時候,他將全族的人都聚在一起,告訴眾人如果鬥越椒上臺了,大家就趕緊離開楚國,越遠越好,但斗子文也知道,自己的這種告誡並不能夠說服全族的人。

所以他哭著自言自語:“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意思是將來若敖氏一族會被鬥越椒害得死了都沒人祭祀。眾人都認為斗子文的這種擔憂太過杞人憂天,但後來的事實說明,斗子文所料不假。

蒍賈成為司馬本就讓若敖氏一族很生氣,況且他還不斷招惹鬥越椒,於是鬥越椒在看到楚莊王忙於對外征戰的時候,就對蒍賈出手了。鬥越椒帶領若敖氏一族將蒍賈囚禁起來並將其殺死,殺死蒍賈后,鬥越椒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準備對楚莊王出手。

在正式進攻楚莊王之前,楚莊王還做了一件事,即試圖平息戰爭,他提出讓楚國三代國君之子來做若敖氏一族的質子,以換取和平。當然怎麼看,楚莊王都不是會想向若敖氏一族低頭的樣子,他這樣做更多的是激怒若敖氏一族,同時也激怒楚國的臣民,讓他們站在自己這一邊。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楚莊王是想徹底解決若敖氏,大戰一觸即發。

皋滸之戰

公元前605年的七月,“楚子與若敖氏戰於皋滸。”鬥越椒率先向楚莊王射出一箭,但這一箭不知道是因為力道不夠還是鬥越椒懼於楚莊王的威儀,總之,這一箭失敗了,射在了楚莊王戰車的銅鉦上。一箭不成,鬥越椒又射出了另一箭,但很不幸的,這一箭同樣沒有射中,雖然透過了車蓋,但依舊是沒傷一人。

即便如此,鬥越椒的逾矩以及過去的兇悍還是讓楚莊王身邊的將士退卻了。眾人紛紛後退,眼看著眾人要潰散,楚莊王趕緊派人穩定軍心,說:“吾先君文王克息,獲三矢焉。伯棼竊其二,盡於是矣。”

這說的自然就是楚莊王的曾祖父楚文王當初滅息國的時候得到的三支利箭,雖然當初楚文王攻打息國存了私心,但到底是屬於楚國的榮耀。現在楚莊王拿出來說事,並說自己的曾祖父得到的三支利箭被鬥越椒偷拿了兩支,但現下這兩支已經用完了,後面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武器了,所以進攻吧。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然後鬥越椒就戰敗了,《史記·楚世家》和《左傳·宣公四年》都記載若敖氏一族在這一戰中被滅,楚國的一大隱患被解決,接下來楚莊王就可以專心他的霸業了,而他也的確很順利,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楚國擊敗晉國,楚國的霸業逐漸達到頂峰。

但若敖氏一族雖然在楚國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但畢竟沒有全部死在皋滸之戰中,還有少數人活了下來,比如斗子文的孫子、鬥般的兒子鬥克黃因為到齊國出使,所以並沒有趕上這場戰爭,但事後,他還是回到了楚國坦然赴死,但楚莊王放過了鬥克黃。

而另一個逃過一劫的就是鬥越椒的兒子鬥賁皇,他在戰後火速逃到了晉國,被封在了苗地,成為苗賁皇。所以這樣看來,鬥越椒作亂,確實讓若敖氏一族在楚國滅族了,若敖氏一族最後的榮光毀在了鬥越椒手中。

但是苗賁皇雖然跑到了晉國,但依舊能夠讓楚國感到威脅,畢竟春秋時期的大部分時期,都是晉楚在爭霸,所以這兩個國家之間人才的互失很有意思,楚才晉用這個成語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苗賁皇就是“楚才晉用”的一個典型代表。

狼子野心:皋滸之戰中鬥越椒射出的兩箭,射落了若敖氏最後的榮光

距離邲之戰已經過去了二十餘年,楚莊王也早已經去世,楚莊王之子楚共王在位的公元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爆發,原本楚軍佔優,而苗賁皇在晉軍中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楚師之良,在其中軍王族而已。若塞井夷灶,成陳以當之,欒、範易行以誘之,中行、二郤必克二穆。吾乃四萃於其王族,必大敗之。”

晉軍欣然採納,楚共王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楚國失去了霸主的位子,而且這種失去是永久的,後來的楚國再也沒有爭霸成功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誰也沒有想到若敖氏一族在最輝煌的時候被楚莊王覆滅,而逃出去的苗賁皇竟能在二十年後報仇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