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真正的歷史中關羽和張飛到底是怎麼死的?

二幫


關羽、張飛在《三國演義》中,和劉備義結金蘭,他們情深義重,同時關張二人武藝高強,可謂是當時萬人敵的猛將。他們和趙雲、馬超、黃忠又並稱為五虎大將。關張二人的戰績、故事也被廣為流傳,比如關羽過關斬將、誅顏良、斬文丑、殺華雄等,而張飛則不遑多讓,他曾和馬超大戰不分勝負,其又曾嚇退曹操大軍等。不過關羽、張飛卻死的悲慘。



那真正的歷史關羽和張飛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的關羽、張飛之死和《三國演義》中的基本上差不多。

關羽、張飛和劉備情深義重,他們追隨劉備的時間也很早,並且是堅定不移的追隨、支持著劉備,就算早年的劉備頗為落魄、四處奔走,但關張二人卻從未離棄劉備,而且一直在劉備身邊支持、追隨著他。故而關張二人也是劉備最為信任、倚重之人,他們在劉備建立蜀漢的過程中是立下不可磨滅貢獻的,所以他們在劉備心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

關羽為人忠義、高傲,不過他武藝高強,這就是他高傲的資本。張飛也武藝剛強,但是張飛為人性格暴躁,愛鞭打士卒,並且打完後還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用劉備的話說,這就是取禍之道。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荊州之地,由於劉備要向川蜀發展,而荊州作為重地是不能丟的,於是就讓他最為信任、倚重的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坐鎮荊州後,也很盡心盡力,曾經還水淹曹軍、擒于禁、斬龐德,從而關羽之名威震華夏。

然而江東孫權卻一直想得到荊州,在關羽大勝曹軍之時,東吳就示弱於關羽,從而讓關羽輕敵,之後東吳又在呂蒙、陸遜等人的計劃下,最終從關羽手中奪的荊州,不僅如此,就連關羽本人被東吳所擒,被擒後的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自然不會投降東吳,於是關羽就被殺了。

劉關張三人情深義重,如今關羽被東吳所殺,劉備、張飛自然要為關羽報仇,於是劉備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堅決要發兵征討東吳,當然,張飛也是要前去為關羽報仇的。


但是張飛為人暴躁,又愛飲酒,再加上他常鞭打屬下部卒,這也為他落下悲慘的結局埋下禍根。

那時張飛正準備起兵和劉備一起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但是因為關羽之死,這讓張飛非常難過傷心,傷心之下就飲酒,飲酒後更加脾氣暴躁,再加上其屬下部將沒有完成他交代的任務就鞭打他們,而他打過屬下部將後,不僅還讓他們留在自己身邊,而且還放過狠話,若完不成任務,就加重處罰。其屬下部將因為害怕之後被鞭打、被殺,就決定殺了張飛。

因為張飛對屬下暴而無恩,最終張飛被其部將範強、張達所殺,一個勇猛之將就這樣的死了。


劉備為關羽報仇而出兵東吳,但這時仇還沒仇,張飛又被殺,這對劉備的打擊是很大的。而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又被東吳陸遜打的大敗,蜀漢可謂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不僅如此,連劉備本人在兵敗後,沒過多久也離開了人世。


中孚鑑


在真正的歷史上,是沒有桃園三結義的,不過劉備最信任的還是關羽、張飛這哥倆。他倆的死也是讓人唏噓不止,那麼真正的歷史上,關羽和張飛是怎麼死的呢?且聽西蒙慢慢道來。

張飛之死

劉備攻佔漢中的時候,自立為漢中王,封了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大家都以為,鎮守漢中的任務非張飛莫屬。而劉備卻出人意料:破格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事實證明魏延把漢中鎮守的很好,將漢中經營的固若金湯。但是為什麼不派張飛?一方面是因為他先前酗酒丟了徐州,劉備刻骨銘心。另一方面是因為有更適合張飛的任務。張飛被派去哪了?閬中!而且一去就是7年,到死為止。

其實因為巴西閬中對於蜀漢來說,是紐帶、守盾,更是長矛,攻守皆可,聚離皆宜。所以,閬中這樣的位置,只有劉備最信任的武將,才能駐守。所以張飛就到了閬中。但是張飛性格中致命的缺陷,註定了他喪命小人之手的悲劇。劉備就曾提醒過張飛:

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可惜性格終究決定命運,情緒上來實在難以掌控。範強、張達也有狗急跳牆的時候,於是宰了張飛,提著他的人頭連夜逃串,逃至重慶雲陽。二人聞說吳蜀講和,便將其首級拋棄江中,為一漁翁捕魚時打撈上岸,埋葬于飛鳳山麓,故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之說。

關羽之死

關羽的死亡,現在還有爭議。蜀記曰:

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

這可以說孫權為什麼殺關羽的唯一史料了,但是裴松之卻這麼說:

臣松之按吳書: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又云“權欲活羽以敵劉、曹”,此之不然,可以絕智者之口。

也就是雖然史書對關羽結局,有被俘後被孫權殺害之說,但是裴松之卻說是羽至即斬。也就是關羽一行十幾人被潘璋軍埋伏截殺,關羽戰死。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一樣是關羽戰死:

關公出戰,兩國夾攻。關公在荊州東南,困於山嶺。落後數日,大雨降後,說吳、魏兩國官員至荊州,言聖歸天。巧說分了荊州。有張遼,長安說與曹公,曹公大喜無限。荊州敗軍入川,說與軍師。軍師大驚,怎敢奏帝,把此事按殺。

所以在真實歷史上,張飛是被叛徒範強、張達殺害,關羽大概率是戰死或者被俘而死。

我是西蒙,大家可以關注我,會為大家持續提供有趣的歷史故事!


西蒙讀史


正史中關羽被東吳軍所殺,死在臨沮;張飛死於部下張達、範疆之手。

關羽

劉備做了漢中王后,關羽率領荊州軍攻打樊城曹仁,曹操派于禁支援曹仁。此戰關羽水淹七軍,于禁兵敗後投降。後關羽斬殺龐德,關羽名聲震動中原,曹操為此要遷都避其鋒芒。關羽經過一系列戰鬥,自認魏吳兩國沒有人能及自身一二。

曹操手下謀士出策,關羽如此得志肯定惹得孫權不滿。聯合孫權後方偷襲,並許諾將江南之地封給孫權。期間孫權派人為兒子求娶關羽女兒,使臣被關羽辱罵,沒有答應婚事。孫權大怒,離間被關羽輕視的南郡太瘦麋芳和駐紮在公安的將軍士仁。二人負責關羽出征期間的軍糧物資,從中掣肘。並暗中接應孫權軍入江陵,俘獲關羽妻子兒女。

樊城曹操派遣徐晃支援,關羽久攻不下領兵撤退。此時孫權已經佔了江陵,並且派軍迎擊關羽,關羽軍隊因此潰散,在臨沮斬殺關羽及關平。


張飛

如果說關羽死於性格傲慢,那麼張飛就是死於性格暴躁。關羽輕視文臣愛戴士兵,張飛則和關羽相反,張飛淨重文臣不愛惜軍士。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殺人就已經很過分了,天天鞭打士兵,卻又把他們放在身邊,這樣會引起禍患的。”張飛還是屢教不改。

最終劉備為了報關羽的仇起兵討伐吳國,讓張飛帶兵於江州匯軍。出發前被手下將領張達、範疆殺害。而張達、範疆二人投奔孫權而去。


二人均是因為性情原因而死,可惜蜀國兩員大將。


青梅煮酒品三國


《三國演義》中,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俘以致遇害,張飛欲為關羽報仇,卻竟然死於範疆、張達之手,而歷史上的關羽、張飛的死與之雖略有區別的,但是差別並不算太大。

關羽之死

公元前220年,關羽在前線與曹軍作戰,進不能取勝,後方被孫權派兵佔據,而自己的隊友糜芳、傅士仁又不供給物資,可謂是進退失拒。關羽無奈只能退還,結果被孫權派出的隊伍一舉斬殺於南郡的臨沮縣。

《三國志·關羽傳》: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張飛之死

而歷史上張飛的死與《三國演義》中差不太多,不過沒有《三國演義》中描寫得那麼詳細。

張飛確實對屬下不太友好,動輒鞭笞,也得罪了不少人。公元221年,原本劉備伐吳,張飛是必然要參與的,結果在其臨出發之前,被賬下張達、範強所殺。二人殺完張飛以後,也投奔孫權去了。《三國演義》中,後來張達、範強被送還給蜀漢,為張飛之子張苞所殺祭父,但是《三國志》中並無此情節。

《三國志·張飛傳·》: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飛猶不悛。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水一白聊歷史


張飛之死演義和事實沒有出入

三國志: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強殺之,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三國志裡先寫張飛這人“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劉備常告誡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達範彊殺害張飛投降東吳。沒明說二人反叛的原因,但從行文邏輯上來講,二人大概率是積怨報復。

關羽之死 還是有待考證的

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三國志關羽傳)

引注蜀記曰: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今豈可生!”乃斬之。臣松之按吳書: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又云“權欲活羽以敵劉、曹”,此之不然,可以絕智者之口。吳歷曰: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潘璋抓了送給孫權定奪殺還是抓了殺了之後給孫權,不得而知。


凍吃糖


關羽和張飛的死,演義和歷史上的出入並不是很大:張飛被部將刺殺;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殺。

張飛的死沒有什麼爭議,我們先來看一下。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臨發,其帳下將張達、範疆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關羽死後,劉備準備伐吳,劉備命張飛率一萬人從閬中出發,到江州與劉備的大部隊會合。結果卻在臨行前被部將範疆、張達殺害。

張飛身為將軍卻不怎麼體恤士兵,動不動就對士兵各種鞭打、用刑。其實這樣不好,張飛手下的官兵肯定有很大的怨言,而劉備也再三告誡張飛,張飛不聽,終自取其禍。

再說關羽之死。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故事就不談了。我們直接看關羽被擒殺的細節。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吳書.潘璋傳》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三國志.吳書.朱然傳》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

斬殺關羽的命令肯定不是呂蒙下的,是孫權下的命令。擒獲關羽父子的應該是馬忠,因為馬忠是潘璋的部下,如果是潘璋擒獲的,根本就沒必要提馬忠的名字(下級有功時會提上司的名字,上司有功幾乎不會提下級的名字)。

但是,爭議就在於關羽被擒獲的地方出現了兩個地名:臨沮和章鄉。

如此,我們就要著重注意一下《潘璋傳》裡的記載:到臨沮、住夾石。

夾石在章鄉附近,而吳軍在臨沮扎有營寨。

劇情應該就是:孫權派出朱然和潘璋攔截關羽,要求應該是死活不拘(也就是說死的活的都可以)。潘璋和朱然在臨沮紮營,在夾石設伏,也就是在章鄉附近抓獲了關羽一干人等,然後押回臨沮軍營斬殺了關羽。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三國志.蜀書.關羽傳》《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三國志.吳書.潘璋傳》《三國志.吳書.朱然傳》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左將軍


演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而歷代以來,關羽更是被各位帝王尊為忠義的化身,封號也是越來越多,從侯到王,從王到帝,從帝又到聖,從聖又到天。千百年來,受人祭祀,而在雍正時期,關羽更是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步。而張飛雖然不如關羽的名氣那麼大,卻也是有萬夫不當之勇,長坂坡退曹軍,義釋嚴顏,擊敗名將張郃之舉,那麼這兩位萬人敵真實歷史上又是如何去世的呢?今天就讓小祁為您細細道來。



(關羽張飛影視形象)

武聖—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為雲長,今山西運城人。

斬顏良

正史上的關羽雖然沒有溫酒斬華雄的英雄之舉,也沒有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美談,但是斬顏良卻是確有其事!

(關羽影視形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關羽戰敗而被生擒,不得已投降曹操。後來袁紹派顏良攻打白馬,曹操任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關羽一馬當先,刺死顏良於萬軍之中,隨後又斬下顏良的首級,顏良軍大驚敗逃,而白馬之圍也被解!而關羽也因功被封為他一生引以為傲的“漢壽亭侯”。



人生巔峰

後來關羽得知劉備消息,力辭曹操而去。赤壁之戰以後,關羽和張飛、趙雲、諸葛亮一起駐守荊州。劉備與劉璋鬧翻了以後,劉備又召張飛、趙雲和諸葛亮一起入川,只留關羽一人鎮守荊州,就此關羽在荊州當上了他的“土皇帝”。


(關羽動畫形象)

真正讓關羽威震華夏的則是樊城之戰,關羽借漢水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真正達到了人生巔峰,而曹操甚至一度都欲遷都以避關羽之鋒芒!

被擒身死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盛極而衰,卻沒想到衰的會如此之快!關羽攻樊城不下,而孫權又派兵襲取了關羽的後方—南郡。在此情況之下,關羽是腹背受敵,關羽不得不南撤。關羽率軍退到麥城以後,已是軍心渙散,無力應戰。後來關羽率領數十騎突圍,最終不慎落入吳將馬忠的埋伏,最終被害而死!

萬人敵—張飛

張飛,字益德(真實歷史上確實是這個字),今河北涿州人。


(張飛影視形象)

真實歷史上的張飛也少了很多傳奇色彩,少有的經典就是據水斷橋,嚇退曹操數十萬大軍。而張飛也曾有過被敵將的義氣所感動,義釋嚴顏之舉。後來張飛又在瓦口關大敗魏國名將張郃,使得張郃只得匆忙逃命!

公元221年,關羽死後,劉備舉兵伐吳,同時令張飛從閬中出兵。結果在臨行前被自己的麾下將領張達和範強所殺,而張飛的首級也被送到孫權那作為投誠之信物!


(張達、範強二人影視形象)

陳壽對於二人的評價比較中肯,直指二人的缺點,關羽是剛而自矜,而張飛是暴而無恩,這都是為人之禍!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舉。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在我看來,關羽和張飛這兩兄弟的死因完全相反。關羽體恤愛護士卒卻輕慢士大夫,當年他拒絕東吳求取其女並出言侮辱“虎女安能嫁犬子”,又對糜芳等人多為輕慢,這都為最終兵敗被擒以致身死埋下了禍根。而張飛則敬重士大夫,卻是對下屬士卒比較殘酷暴力,最終被自己的屬下所殺,未能戰死疆場,馬革裹屍,而是窩囊的被自己人所殺,實在讓人惋惜!


小祁說歷史


看過《三國演義》都知道關羽張飛之勇猛,武力高強,很多人為他們的死也感到很是惋惜,我甚至在看到關羽去世的時候就不再看《三國演義》後半段,那麼今天就說一下關羽張飛二人之死。

雖然在真正的歷史上沒有“桃園三結義”但是三人的感情那也是睡一個炕頭的兄弟啊!而關羽張飛二人之死在演義中記載與正史大致相同。

關羽之死

在劉備攻打漢中的時候,為減輕劉備壓力發動了樊城之戰,最後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降的魏軍三萬士兵,這時候曹操大驚,於是聯繫孫權,孫權也怕劉備拿下漢中勢力增大,對他形成威脅,於是便用計麻痺關羽,最終突襲荊州。

最後使得關羽再無退路,敗走麥城,未得援軍的情況下被吳國生擒,最終拒不投降,被殺。

而近些年也有學者認為關羽是戰死,但是無論何種觀點,只因為關羽過於受人愛戴很多人接受不了他被抓。

張飛之死

張飛的死,與關羽的死處於聯動關係,因為關羽的死,導致張飛心急,於是命令範強、張達限三日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但是時間太緊,二人剛一求寬鬆時限,就被醉酒的張飛一人五十大鞭,並下死命令,二人合計橫豎都是死,於是殺了張飛逃到吳國了。

《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大致與《三國志》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三國志》並未記載範強、張達二人被吳國送回蜀國。

曾經劉備多次提醒,張飛愛喝酒,易鞭打手下,而又不防著他們,但是最後也被劉備言中。

所以,看的出二人之死與《三國演義》中記載大致相同並無太多差異。


歷史文武君


關羽和張飛都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將領。

可以說,正是他們幫助劉備開闢了一片大好基業。讓劉備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可以和孫權,曹操三分天下的。

劉備之所以能成為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英雄,就是他身邊擁有這兩個猛將。

他們兩個人就如同劉備的左膀右臂一樣,沒有他們的輔佐,劉備也就如同一個殘廢一般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關羽和張飛去世不久後,劉備也跟著去世了。

那麼,關羽和張飛到底是如何死的呢?

我們一個一個的說,先說關羽。

關羽的死和曹操,孫權有直接關係。可以說正是他們兩股勢力,合力害死了關羽。

當然了關羽之所以吃敗仗,最終導致自己慘死,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事實上這場讓關羽斷送了性命的戰役,還是關羽挑起來的。

這個戰役,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襄樊之戰。此次戰役關羽是直接攻打了駐守在自己北面的曹操的軍隊。

那時候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劉備自己就去帶兵收復漢中去了。

當時劉備在漢中就是給曹操打仗,關羽得到消息之後,為了減輕劉備進攻漢中的阻力,就發動了對於曹操的襄樊之戰。

本來戰役打響的時候,關羽是佔據了上風的,他又是水淹七軍,又是活捉于禁,打的曹操真的是狼狽不堪。

就在曹操快要抵擋不住的時候,孫權聯繫了曹操要打關羽。

因為孫權覺得劉備若是拿下了漢中來,他的勢力就太大了。劉備的勢力大了,對於孫權來說絕不是好事。

所以,為了限制劉備擴展地盤,他就聯合了曹操。此次孫權聯合曹操,目的就是想要奪取關羽佔領的荊州,來擴大自己的勢力。

曹操見到孫權來聯合自己了,所以,就答應了孫權,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就這樣他們聯合起來,前後夾擊關羽。

關羽腹背受敵,他被東吳的都督呂蒙抓住,然後被呂蒙給殺害了。

這件事被劉備知道後,劉備很生氣,畢竟關羽死了,荊州也丟了。所以,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重臣的反對,他就發動了夷陵之戰,目的就是要把荊州給奪過來,然後順便在給關羽報仇。

正是在夷陵之戰開打之前,劉備調兵的時候,張飛被他的部下給殺了,然後殺張飛的部下就去投靠東吳去了。

沒有了張飛的鼎力相助,劉備還是毅然決然的發動了夷陵之戰,這一次戰役,他被東吳的都督陸遜燒了一個八百里連營。

劉備吃了一個大敗仗,在逃跑的時候,他還受了傷,最後走到白帝城劉備實在不行了,就把諸葛亮招到了白帝城,這就是著名的劉備託孤。

就這樣關羽,張飛和劉備都一命嗚呼了。


史學達人


關羽之死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陽,攻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使曹操一度想遷都

但隨後呂蒙偷襲取得荊州,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同時,關羽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進退失據,遇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被擒,和長子關平於臨沮被害,在羅漢峪歸天。

張飛之死

公元221年六月,劉備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讓張飛從閬中出兵。張飛暴而無恩,報仇心切,脾氣暴躁,因為部將完不成白旗白甲的數量,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