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說“所有兄弟姐妹之間不和的家庭,都是父母造成的”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和父母有關係,我說一個例子,老大還在上學期間早早成家,當時家裡很窮,只有一套房子,哭這著要分家,弟妹還小,把房子給了他,弟弟妹妹擠在一間小黑屋,誰也惹比起,弟妹都沒有上學早早打工,老大孩子一直在父母管,孩子上高中了,就這不能給別人看孩子,給別人看,老大就說偏心了不管他了,不能看弟妹好,看誰好過點就去父母跟前罵去,因為人家是老大,就想獨吞,就這父母只是忍著,因為父母惹不起,怕他,弟妹們為了父母少生氣,漸漸都不和他來往了


60小姐姐


必須是。從小母親對我不公平,最不待見我。在兄妹中刻意地說我這不好、那不好。比我小的妹妹也看不起我,更不說喊我姐姐了,母親還慫恿親戚和鄰居都討厭我。幾個哥哥,除了大哥,都視我為可有可無的存在。是父親處心積慮地保護,我才得以卑賤地在那個家中長大。我成年後自立自強,生子、養家……,母親最後三年,我一直照料到她生命最後一刻。現在五兄妹,除了大哥,我已經看透那些複合不了的親情了,誰當我是親人,我敬重誰!


讀懂9032


兄弟反目為仇,以我家為例,就是有一個特別會挑拔離間的娘,這個娘有三個特點,年輕時不孝順公婆,後來和我爸生氣,我爸53歲腦出血去世,不到一百天她改嫁了,後來老頭子死了又回來了,然後對我弟兄三人挑三揀四,弄得我們兄弟反目為仇,她在中間又做好人,當評委似的,這個老人一文不值,她叫王桂香,今年八十一了


師付r


認同!說說我婆婆家吧!我老公兄弟兩個人,老公是老大。我嫁進門14年,家裡有事出錢的都是老大,並不是我們有錢,而是婆婆說我們賺錢輕鬆,比小叔子容易。我老公初中畢業,北漂一族,低學歷沒人脈,沒背景,所有都是靠自己努力,不怕苦累換來的。小叔子也出去打過工,才去了幾個月,女朋友懷孕好幾次流產,後來說吃不了苦就回家了。回家斷斷續續在親戚家廠子上班幾個月,就一直在家待著。總想著發大財,可是幹什麼都覺得累。即使到現在結婚生子也有十幾年了,還跟著老人吃住一起,但從來沒交個錢給老人。再後來挪用親戚的回款,十幾萬弄沒了,那時候金項鍊,每天酒吧KTV的,紙醉金迷的生活過了一個月就破滅了。可是我婆婆還是說是自己兒子被人哄騙,說【家有賢妻,男人不做惡事】再後來坑蒙偷盜,花錢養小姐的事情,就不一一敘述了!總之都不是小叔子的錯,都是因為家沒賢妻,父親沒盡職盡責的原因。我老公也說不上標準好男人,起碼過日子的人算得上。可是如果不是按時給錢,我婆婆的態度天壤之別。最早結婚第二年懷孕生子,正好老公工作轉型掙得少,工作還特別累。就那年因為老公回家之前,讓我問婆婆買什麼東西回去。掛了電話,婆婆就說【mb的別人家的兒子過年都知道買什麼,長這麼大了過年回家不知道買什麼啊!?】婚前覺得都是親生的,婆婆對待手心手背肯定一樣。可是十幾年過去了,偏心依舊偏心。可是她的偏心,換來的是小兒媳婦跟她吵架,鬧得村裡看熱鬧。婆婆好面子,最後還得妥協。哥倆算不上感情多好,但沒事從來不串門,小兒子就覺得大哥有錢,所以父母的事情大哥應該出錢。可表現出來的,又覺得在外人面前沒面子。以前老公任勞任怨,去年老公也開始抱怨過一次小叔子怎麼幫也幫不起來。婆婆說,我大兒子心寬,所以可以隨意罵兩句。小兒子記仇,所以不能說重話。她怕小兒子以後不養著她了。[我想靜靜]特別不理解,這是什麼邏輯。親媽也懂得欺軟怕硬嗎?


不慌不忙地


我認同,我十七歲當兵我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家裡以前窮大小事我都管,後來我下崗了養兩個孩子,父親是老師父母覺的我窮和我老婆說你們窮是命幫也沒用,後來這十幾年我一直不怎麼回家以免父母害怕沾他們,兩年前母親上吊死了,發完喪我擔心父親一個人在家,但又不能接他到我家住(教師退休七千多)怕姐姐弟弟說閒話,就在家裡裝了監控,母親三七的時候早晨5點多經常有女人去家裡一週兩三次,後來聽臨居說父親一直在外面找女人母親被他逼死的,都鬧到我舅家,也鬧到派出所,他給別人說被大兒氣死的,在給母親燒五七的時候又聽到姐姐〈老師〉弟弟(校長)弟媳(園長)商量怎麼對付我,父親在旁煽風點火,我很生氣給父親打電話監控我能聽見,我告訴父親我不要你一分錢,你死後房子喪葬費我都不要以後別和我來往了,後來父親買箱奶來我家我沒說什麼,現在我和姐姐己斷親,弟弟沒法斷但一般不來往,父親在姐姐家對門小區租房子(方便找女人)我也從來不去,等他哪天他死了拉去火化埋了就是他沒白養我小。


下崗多年工人


和老人的關係很大,我家也存在這個因素,子女之間都成家以後,有的過的好,有的過的差一點,老人這個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提出來讓過的好一點的姊妹給差一點的捐助,我弟的兒子上學的時候學習差,工作以後高不成低不就,幹什麼都幹不長,換了十來個工作一事無成,最後自己說要做生意,可是自己還沒有一分錢,老人這時候出頭讓姊妹之間每家出三萬兩萬,雖然大家都咬牙幫了兄弟的孩子,但是老人這種做法只能讓姊妹間心裡有了隔閡,畢竟姊妹都成家以後家家都有孩子,而且上學、工作、結婚、家家都需要花錢,再說了,現在誰願意打工上班,誰不想做個生意當老闆,這樣的事老人出面雖然大家給了面子,但是心裡卻有了隔閡,時代不同了,但老人還是過去大家一起過日子的概念


滄海一粟32541


這是關係到家庭教育問題,兄弟姐妹的關係和父母的教導有關。父母關係融洽是家庭關係的核心,兄弟姐妹之間應該注重親情,而不是經濟利益。父母要在孩子面對經濟問題的時候,適當的給予干預,前提是不影響孩子們之間的關係。我媽媽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媽媽在我們面前,總說其他弟兄姐妹的好話,不說影響我們關係的話。關係到經濟問題,一起商量,最後聽我大姐的。


向前的美好生活


這個結論我雙手贊成,我的母親為老不尊,我為了保護她讓我姐恨死我了,我犧牲了自己,在那也沒得到好,但我的兩女兒就不一樣了,姐妹倆惑情那個好呀,我經常對她們說,你們倆除了爹媽以外是世上最親的人,爹媽總有一天會離開你們,所以你們一定要抱成團,相親相愛一輩子,所以她們親的啊我都有點吃醋了


山西三星農業


我慶幸我有一個好媽媽,從來不會說三道四,誰好或者不好都不會說,大家都說我媽媽好,沒脾氣,不吵架不罵人,有事情心裡自己委屈也不會說,可就是偏偏我媽媽就娶一個潑婦罵街兒媳婦,到處跟別人吵架。出名了,家門不幸,結果兄弟姐妹們都得罪了,哎,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個潑婦。天不怕地不怕。無法無天,神經病一樣,有時候好的時候也挺好的。但是再好也是一個潑婦,所以我拍她,回孃家也不會去潑婦家。


這輩子最討厭潑婦


我發現一種現象,父母並不是對所有孩子投入對等的“愛心”。幾乎每家子女都有父母偏心的認識。但隨著自己的成熟,就理解了他們的“偏心”。

老人總是心疼能力最弱的子女,經常偷偷給錢,老人總是非常想念離家最遠的子女,每次他回來總是欣喜若狂,而眼前一直贍養她的子女卻情感淡漠,老人愧疚他小時候沒能好好照顧的子女,總想辦法援手,讓自己心安……

這讓一直贍養老人的子女心裡很不平衡,但自己成熟了,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