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如此膾炙人口的新詩流傳至今依然顯露著光芒,對不公道社會秩序充滿控訴,艾青的創作思緒和靈感源泉在那個年代的動盪不安更具憐憫同情。

平淡如水亦是婚姻

艾青,1910年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艾青在校長林風眠的鼓勵下前往巴黎勤工儉學,學習繪畫並接觸了歐洲現代派詩歌。艾青具有的詩人氣質,在浪漫巴黎被激發出來,雖然艾青所學專業是繪畫,但是其詩歌才是主要成就,艾青的詩歌感情深沉,飽含激情,是來源於肺腑的文字。

艾青一生有三段婚姻,還有著許多風流往事,他的情感如同他的詩歌是發自肺腑的,可激情退卻後,所作所為不免讓人詬病

艾青從法國巴黎回國後,因為參加特殊文藝活動入獄。在獄中一氣呵成寫下《大堰河,我的保姆》,

詩人的保姆叫大堰河,她是一個勤勞淳樸的農村婦女,在作者眼中不是母親勝似母親,這首詩歌全篇表達了對大堰河的懷念和感激,自責在大背景下未能陪伴她,那個時代還有著無數大堰河們,她們苦苦活著又悄悄死去。憑藉著這篇作品,艾青在當時文壇引起關注。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在封建殘餘時期是無法抗拒,又怎麼能輕易掙脫?正當艾青在獄中遭受磨難時,遠在浙江金華老家的父母為艾青訂下了一門婚事。1935年10月,艾青出獄和青梅竹馬的表妹張竹茹成婚,從此艾青的生命裡多了一個女人。

張竹茹是傳統的江南女子,品貌端正,溫雅秀麗和丈夫相敬如賓,1937年7月,艾青與張竹茹的女兒在杭州出生,起名七月。然而在艾青眼中,張竹茹不是他愛慕的女子,不夠驚豔於世,不嫵媚多嬌,對於這段平淡如水的婚姻,心中牴觸卻只能沉默相待。

婚後不久,艾青在常州武進女子師範任教,在常州武進女子師範學習的張月琴(後改名韋嫈)對聞名文壇的艾青充滿崇拜,艾青也對娉婷婉約張月琴充滿好感,兩人因此相識。由於某些原因在學校任職一學期後被學校辭退。後來艾青到達上海,投稿為生,期間曾給張月琴寫過兩封信,張月琴的父親又怎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比她大11歲的男人,

因此在其父的強烈反對下,兩人便不再聯繫。

斬斷前緣續新情

別離像寒冬般,但是總有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1939年6月,已是抗敵演劇隊隊員的張月琴來到桂林,剛好艾青擔任《廣州日報》副刊編輯,張月琴在演出之餘來到艾青的住處,張月琴如願以償見到了艾青,兩人相見久別勝新歡,艾青聽張月琴娓娓訴說過往,兩人相談甚久,一起在湖邊散步到深夜才分開。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艾青的妻子張竹茹曾經也隨艾青來到桂林,因為有孕在身便會金華修養。這一次,沒有父親的管束,沒有妻子的顧忌,艾青和張月琴重逢,長久分別帶來的濃郁感情在這一刻不受抑制從而噴發,艾青寄出一紙離婚書。

情字傷人,張竹茹倍受情感的煎熬,挺著大肚子從浙江金華趕回桂林,試圖挽回自己的愛。看著懷有身孕的妻子,或許艾青心中有愧,短暫遲疑,可是為了得到張月琴,與其生死相守,艾青不介意傷害張竹茹,為了更快斬斷情緣,艾青要尋所愛之人,看所想之景。張竹茹生下孩子後,艾青還是決定解除了與張竹茹的婚姻關係,數年的夫妻情分,在數日風雨中消磨,艾青終於斬斷前緣,迴歸自由身。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艾青與張月琴在照相館裡照了張合影,正式結為夫妻。幾番波折,他們總算如願以償,無需再對誰委曲求全,更不用在意流言蜚語。後來張月琴前往延安,她在一方翹首以盼,盼望故人來,萬里之外的艾青,亦是無懼,萬里追隨。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本以為再無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拆散他們,婚後的幸福時光,愛意如蜜不經意流露,可是長期的婚姻生活,無法避免柴米油鹽的瑣碎,曾經炙熱的感情在一段長久歲月後,也變得不具有溫度。艾青一生不捨愛與自由,日久見人心,張月琴一天天熟知枕邊人的一切,終有一天張月琴發現艾青毫無家庭責任感。

心中安放之處

艾青因為生活作風問題,兩人關係緊張,後來艾青又有移情別戀喜歡上他的學生陳某,張月琴或許沒有想到,曾經艾青以一紙離婚書與張竹茹離婚,張月琴才名正言順,如今事情再次發生,愈發激烈。艾青向北京中級法院起訴,要求和張月琴離婚,曾經的戀人,如今的敵人,由於兒女撫養權爭執不清,兩人的官司長達五年之久,張月琴不再思索,亦無悲意。

那一刻,如釋重負,無需再承受這份深沉的愛意。

艾青:一生風流,痴戀小11歲女生,半生相守、萬里追隨未能白頭

離婚後,艾青沒能與陳某在一起,1955年,他結識到高瑛,後來和高瑛在一起。起初,高瑛充滿顧慮和猜疑,艾青解釋說:“我都是認真地去愛,當然有愛對了的,也有愛錯了的。”相愛之人只要堅貞守候,終會修得正果,儘管如此艾青的作風遭到文藝界批判,而高瑛也不顧一切和艾青走到一起。至此艾青作為詩人強烈真摯的感情終於有了安放之處,往後餘生,艾青和高瑛將攜手看遍山河,走盡人間。

艾青一生風流多情,愛一個人時,他竭盡全力,飛蛾撲火,也在所不辭。艾青的愛是真誠的,是熱烈的,他一直無法忘記露水情緣或是半生相守,那些他愛過的女子亦是如此。儘管難以忘懷,可艾青缺乏責任,給一些女子帶來傷害。人海茫茫,艾青在苦苦尋覓唯一之伴侶,心中所想能夠安放,他便是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