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他與鍾南山齊名,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這一座城的命運……

這次疫情,讓我們認識了鍾南山、李文娟、張文宏這樣的優秀醫生和院士,我們欽佩他們,同時也特別感動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

但是有這樣一位醫生也應該有名字,也應該被我們記住。

提起方艙醫院,很多人都知道。但提起王辰並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

王辰何許人也?

王辰,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擔任校長、黨委常委。有著豐富的醫學經驗,也是著相當多的科研成果。

他與鍾南山齊名,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這一座城的命運……

2月1日,王辰從北京奔赴武漢,看到人山人海的醫院,王辰想這樣肯定不行,很多患者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於是他首次提出建立“方艙醫院”,儘可能讓患者有醫院可去。

48小時後,3座方艙醫院開艙!4000多張床位,讓那些沒有病床可住、無處可去的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也保護了他們做人的尊嚴。

也許很多人知道“方艙醫院”,卻不知道方艙醫院背後這個男人——王辰。

王辰是與鍾南山齊名的醫生,也是醫學界泰斗,首屈一指的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更重要的是,他和鍾南山一樣,敢於說真話。

他與鍾南山齊名,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這一座城的命運……

方艙醫院建成初始,白巖松就曾連線王辰,並問出很多網友們擔憂的問題:

白巖松:武漢的防疫形勢如何?

王辰:可以說是形勢嚴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時收治到醫院中。

在武漢政府都說大部分患者都得到很好的救治和安排的時候,王辰這時候站出來說出真實情況,還有很多患者並沒有收治在醫院中。

白巖松:在疫情沒有迅速加劇的情況下,方艙醫院能否滿足需求?

王辰:目前確切的感染人數還未可知。但是如果社區交叉感染問題不解決的話,確診人數還會進一步上升。因此,現在最重要的是實現方艙醫院的初衷,即“應收盡收”。

在救治的過程中,他明確表示確切的人數還未可知,而不是像大家瞭解的那樣,真實情況,可能比我獲取的消息要更糟糕。

在這次連線中,他也明確表示,拐點是不可預測的,因為有變異的可能。

這樣敢說的,除了鍾南山,也就只有王辰了。說得一針見血,又簡潔明瞭。

他與鍾南山齊名,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這一座城的命運……


這次武漢疫情不是王辰的第一次出戰,2003年的非典,也有王辰的身影。那時候的王辰41歲,但卻為那一次的非典立下不小的功勞。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是什麼病毒時,他以他敏銳的嗅覺,率先提出搭建高標準的“非典”隔離病房。讓2003年非典的傳染達到了最小化。

他與鍾南山齊名,他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這一座城的命運……

這次建方艙醫院初始,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還有人在網上對其抨擊,說這樣的做法,只會加速交叉感染的機會。也有些因為不瞭解王辰,不知道其本事,在網上質疑他的專業能力。

王辰也承認,建方艙醫院有一定風險,但卻是當下的當務之急和關鍵之舉。在眾多質疑和熱議聲中,王辰“敢為人先”,以先天下之憂的情懷,考慮了所有病患者。

這樣的王辰院士應該被更多人知道,這樣的英雄也應該被更多人記住和尊重。

記得,在2019年12月,王辰獲得年度吳階平醫學獎(2007年設立,至今只有20人獲得過這個獎項)。

領獎的時候,他卻說了八個字:“一切過往,皆為序章”。面對榮譽他選擇淡忘,不去計較,但是面對這次疫情的病患者,他選擇不忽視,那句“應收盡收,應收早收。”讓武漢不再那麼絕望,更讓病患有了信心,知道自己沒有被放棄。

可以說,王辰建方艙醫院這個決定,改變了武漢整座城的命運,也讓除武漢以外的人民少了一份危險。

這樣的國之重器,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