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精神病人不覺得自己有病?

你白哥哥


精神病人說自己沒有病,

那是神經正常時說的,看病打針時疼,會說自已沒病,吃藥苦時會說自己沒病。

假精神病人,會說自己有精神病,這樣可逃避責任,胡作非為。真精神病人,己不明白自己真精神,潛意思中,精神病不是好詞,自己不要。恰如,沒有人自已抺黑自己。

精神病人,沒神經以前,多數挺自卑自強自尊,把腦子想壞了。

我不是藥神,自己不會給自己看病,再逼我,我也會精神病。

生活,多些理解,包容寬容,精神沒病,家庭安寧。


王高華9999999998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精神病人,他是外縣人。以前與他爺爺到我們村放羊,回去後聽說他瘋了,有天他突然來我家串門,我裝作不知道此事,像正常人一樣與他聊天,他自已倒主動說,現在好多人說他精神病,甚至家人也是這麼認為,把他送去精神病院治療。但自已一直堅持自已沒有病,他寫了厚厚一個本記錄過程,然後給我看,我認真的閱讀了一遍,他記錄寫的非常認真仔細,但我還是發現了疑點,我問他:你上面寫的你把自行車停放街上,自已卻光著腳不穿鞋子走了,為什麼?他無法回答,問他上面寫的你一個人突然大聲音唱歌,時而大哭大笑,嚇壞了路人,這個為什麼呢?他說自已不知道,但是他自已筆記寫的是這樣,最後我確定他是有抑鬱症或者是精神病。這些人不要刺激他,缺少關愛,只是他自已不願意承認罷了,說白了就是給他自已保留一點尊嚴。人嘛,誰都是有個臉面,誰不想生活過的好些,這就是精神病人不願意承認自已有病的原因所在。


西北獨狼一老陳


為什麼精神病人說自己沒有病?

精神病——人的意識、思維、一般心理狀態發生障礙,導致認知能力喪失或部分喪失。

自我認知能力——自知力,也會喪失或部分喪失,產生對自身狀態的反映錯誤,自我認知和

自我現實不統一,不能認識到自己本身的精神功能障礙或疾病。

精神病人由於本身精神疾病而認識不到自身精神疾病,所以會說自己沒有病。

由於精神障礙,精神病人異常心理行為常常有以下幾點表現:

一、離奇古怪的言談、思想和行為。

二、過度的情緒體驗和表現。

三、自身社會功能不完整。

四、對他人生活產生影響。

常見症狀如下:

一、感覺障礙,包括過敏、減退、內感性不適。

二、知覺障礙,包括錯覺、幻覺。

三、感知綜合障礙,包括視物變形症、非真實感、窺鏡症。

四、思維形式障礙,包括思維奔逸、思維遲緩、思維貧乏等。

五、妄想,包括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自罪妄想等。

六、注意障礙,包括注意狹窄、注意興奮性減弱等。

七、記憶障礙,記憶減退、遺忘、錯構等。

八、智能障礙,包括精神發育遲滯、痴呆。

九、情感障礙,包括情感高漲、情感低落、焦慮、恐怖、情感遲鈍、情感淡漠、情感倒錯等。

十、意志行為障礙,意志增強、意志缺乏、木僵、違拗、作態、模仿動作等。


心理諮詢師陶相敏


我表妹的婆婆得了精神病,但是呢,他不吃藥,也不願意打針,老是對別人說,說自己沒有病。精神病人為什麼說自己沒有病呢?

經過質詢,“精神病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有病患了精神病大腦功能發生紊亂,分析判斷綜合的一些思維活動發生了障礙,對自己的病態表現不能正確認識,反認為自己的病態思維、感知覺和行為是正確的,所以說不承認有病。這種情況和戴了茶色太陽鏡的人看白色牆面成了茶色的牆是一樣的道理.


7612206518225


精神障礙和神經症之間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有——自知力。

這個自知力就是,我有沒有感覺到自己是異常的。神經症的人會感覺到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對勁,很難受,所以他們會主動求助去找心理諮詢師,或去醫院看病。但是精神障礙患者,在他們的世界裡,一切都是正常的,邏輯自洽的,沒有什麼問題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來看兩個圖片:


圖1中,兩個黑色的圓圈大小是一樣的,但是我們會覺得右邊的更大。

圖2中,ab兩圖都是上下兩線是等長的,但是我們會覺得上面的線更長。


這是心理學關於人類知覺的研究中發現的典型錯覺。

錯覺,是人們在觀察事物時,會產生與實際不符的判斷性的視覺誤差。也就是說,客觀的世界裡,當你用尺去度量的時候,兩個圖形是一樣大的,可是由於受到形狀、光和色的干擾,我們會產生兩個圖形不一樣大的感知。

這種和客觀世界有差異的感知現象,叫做錯覺。


在精神障礙患者身上,有一個與錯覺類似,但又不同的知覺現象,叫做幻覺。

從結果上看,幻覺和錯覺是類似的,它們的典型現象都是我們主觀上感知到的內容,和現實世界是不同的。但是幻覺從產生原因上與錯覺不同,錯覺是因為這個圖形中存在其他形狀、光或色彩的襯托,在這種襯托下,每個人都會有一樣的感受。

但是幻覺的產生是由於精神障礙患者自身生理、心理原因而導致了,患者主觀感知到的東西和客觀世界很不一樣。

比如,路上的行人都是面容正常的,但是在精神患者眼裡,人們都對自己怒目而視,眼神中露著殺氣,這時候,精神患者會感覺到非常緊張和害怕。這種主觀感知和客觀世界的差異,形成了他們在別人看起來“不正常”的行為舉動。

可是,任何人看到周圍人全部都是面帶殺氣圍攻自己,都會感覺到十分緊張和害怕,這是一個邏輯自洽的主觀世界。

這就是為什麼精神病人不覺得自己有病。他們只是覺得這個世界出問題了。


曾旻


正常人認為精神病人的世界是不正常的,扭曲的,因而錯誤的。

可是在精神病人的世界裡,當多數精神病的症狀出現時,病人往往認為是外在因素的原因,而不是自己有病造成的。

再者社會心理因素、軀體疾患、內分泌異常、遺傳、人格特徵及氣候變化等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有的因素與生俱來,有的是病人無法自覺的。連專家迄今還無法準確破解,病人更弄不明白。

另外病人的幻覺妄想等經歷和感受相當真實,因此認為自己沒有病。

現在人們常常把精神病症狀誇大,其實很多病人並非如此。這些病人就認為自己還不夠精神病的“標準”,因而不是病人,或者自己至多是一過性的輕微障礙。

由於社會對精神病歧視,病人多不願承認自己有病。

有些精神病人在急性發作期伴有欣快乃至銷魂的感受,不願認病就醫。

如果按著客觀標準來看,精神病人的世界是病態的世界。


賈慶軍jiaqingjun



依楠而立1


一個人的一舉一動都離不開人們的大腦。它就好象一個指揮系統一樣操控人們的行動,舉指。比如感知,嗅覺,視覺,步行,判斷和思維等都離不開大腦。如果人的大腦受到損傷和破壞就會失去原來正常的壯態,有點象失控的機器人一樣,橫衝直撞,不受人們的指揮。比如人們常見喝酒上頭由於刺激大腦使之失常,醉熏熏的,失去了意識一樣。有打人的,嘮道不停,步行艱難。有人說他醉了,他卻說沒醉,醜態百出。精神病人也是這種情形。在生活中由於壓力大,受到更大的剌激個別人的大腦,也同樣失去原來壯態。比如戀愛失敗,貸款還款壓力大,失去親人,頭腦受撞擊等。這些人必須到醫院治療,依靠吃藥來維持正常的生活。但是這個人已不是原來正真是那個人了,他的頭腦思維,言行己失去了清醒的意識,人們說他有病他並反對,會出現個別逆判的行為和舉指。比如唱歌,大笑等。這是精神病人的一種表現,精志不清。


許英573


他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假如他們知道自己有病,也就不是精神病了。人正是有了清醒的自我意識,才能正確認識自己。精神病人自我意識混亂了,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以自己有病他們也是不知道的,就像《射鵰英雄傳》中的歐陽鋒,精神錯亂,連誰都分不清,自己的名都不知道,自己有病當然也不知道了。



往事越千年2020


精神疾病廣義的有300多種,包括從嚴重的精神分裂症、重型精神疾病到物質依賴,比如菸草依賴、酒精依賴,輕微的心理障礙都是廣義的精神疾病範疇。狹義的精神病指的是重型精神疾病,其實輕型的精神障礙都是知道自己有病的,而且會主動求醫。比如失眠症、焦慮症、輕度抑鬱,往往是知道自己有病,而且非常希望能夠治好這個病,所以主動求醫。但是重型精神障礙,比如精神分裂症、嚴重的躁狂狀態,就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精神科的行話經常說越嚴重的精神病,越不承認自己有病,越是輕微的精神心理障礙,求治性就越迫切!

生活中,當我們患上疾病,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內承認自己生病,然後接受治療,可是所有疾病的患病人群中,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承認自己有病,甚至也不願意接受治療,這就是精神病患者,為什麼精神病患者不承認自己是精神病呢?精神病人不承認自己有病,是絕大多數病人的共性表現。這是由於病人患病以後,大腦功能發生了障礙,影響到對自己心理活動的認識和判斷。因此,病人不僅不能控制自己的病態言行,反而將自己的各種病態體驗如幻覺、妄想等都信以為真,所以,他們通常都不承認自己有病,並堅信是別人“搞錯了”。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什麼叫自知力,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即認識自己精神狀態是否正常的能力。由於大腦功能紊亂引進嚴重的精神活動異常,大多數病人喪失自知力,所以不能辨別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在醫學上,病人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能力稱為“自知力”。病人不承認自己有病,就是缺乏自知力,這也是某些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的一個特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不少精神病人都不願意接受治療,如果其家屬也一味遷就他們,就會延誤患者的病情,使他們失去早期治療的良機。儘管存在明顯的精神症狀,病人自己卻認為是正常的,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拒絕看病、吃藥。通過治療之後,病情康復,病人的自知力也逐漸恢復正常。此時他們不僅能認識到自己哪些是精病神症狀,還能分析為什麼是不正常的。由此,我們可以概括地說,精神病人不承認自己有病,主要是由於自知力喪失造成的。有無自知力,也是判斷患者病情與治療效果的一個依據。病人病情未有好轉時,與他們爭論其有無精神病往往是徒勞的,只有經過治療,待其疾病開始好轉後,再幫助他們認識疾病,這時才會收到一定的效果。因此,等到病人真正承認自己有病了,並能認識到哪些言行屬於病態時,即“自知力恢復”了,也往往標誌著其疾病好轉了。因此精神病醫院的專家指出,由於精神病患者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患病群體,他們在某些方面都很容易受刺激,因此我們不要盲目急於要求他們承認自己有病,而是給予更多的心理疏通與指導,在一種緩和的氣氛下慢慢的改變精神病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