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从乡镇镇长调任县招商局局长,为什么有的干部不愿意去?

近日,小编一个朋友跟小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组织部门准备调任一个乡镇的镇长到招商局(有的地方也叫投促局)任局长,在组织部门征求意见的的时候,这个镇长居然委婉拒绝了。大家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呢?小编也是这么想的,这么好的事居然不干!莫非是有其他的问题吗?

从乡镇镇长调任县招商局局长,为什么有的干部不愿意去?

为什么说是好事呢,一个是从乡镇调进了县城,工作生活条件更好。这是很多乡镇干部心里面最想的事,因为大家都清楚,近年来乡镇的工作非常辛苦,什么工作都往乡镇头上压,比如环境保护、党风廉政、安全生产、项目发展,加之乡镇近两年来主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乡镇干部经常是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而且,现在是体制内的问责时代,乡镇工作动不动就有可能被问责,所以乡镇干部其实是巴不得调进城的,有的干部甚至连转非进城都愿意。二是权力得到增大,现在的镇长虽然说在一个县里面的权力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毕竟在一个乡镇属于是二把手,现在调到招商局是一把手,权力更大。

从乡镇镇长调任县招商局局长,为什么有的干部不愿意去?

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为什么还有人不去呢?其这就是要涉及到体制内的单位的性质和干部身份问题了。首先,乡镇政府性质和招商局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乡镇政府属于行政单位,而招商局在县一级,一般属于事业单位。从镇长调进招商局,意味着身份将从公务员转变为事业单位人员。大家都清楚,公务员调进事业单位倒是容易,但是要从事业单位调任公务员非常的难,这点,大家看看新修订的公务员调任新规就可以知晓。而且,在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的待遇和事业单位的待遇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公务员有车补,而事业单位没有,仅是这一项的差距,对于正科级干部来说可能就有700到800的差距。

从乡镇镇长调任县招商局局长,为什么有的干部不愿意去?

其次,从发展的前景来看。确实,招商局负责招商引资工作,接触的面比较广,也经常和县里面的领导接触甚至是和主要领导接触。而且招商引资工作也是一个容易出成绩的工作,容易受到领导们的关心和重视,从出成绩来讲,比乡镇的镇长更容易干出工作成绩。但是,招商局毕竟在一个县的部门里面,地位不算重要,远远的低于两办、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等部门。不属于优先和排名靠前的单位。加之招商局事业单位的性质,局长的提拔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审批,除非是太优秀,否则获得提拔的几率并不大。

从乡镇镇长调任县招商局局长,为什么有的干部不愿意去?

综上,从这几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从乡镇的镇长调任招商局长,看似提拔晋升,看是属于从乡镇进城,但实际上往后的发展道路、发展前景都会受到限制,工作待遇也会一点幅度降低,所以才会出现干部不愿意去的现象。大家觉得这样的现象正常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