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這三個是怎麼回事,自己生病一頓亂吃,但孩子生病,經常也要用到,可是還經常根據自己的理解操作錯誤,給孩子帶來很多副作用,今天就把這三個分清楚了。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抗生素

是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青黴素類、氨基糖苷類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具有抗細菌活性的抗生素;

兩性黴素B是有抗真菌活性的抗生素;

環孢菌素是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

絲裂黴素、阿黴素等則是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抗生素。

也許抗感染的抗生素太過於耀眼,“抗生素”原本只是說明藥物來源的名詞,卻成了抗菌藥物的代名詞。

抗菌藥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所稱的“抗菌藥物”,是指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藥物,不包括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製劑。

抗菌藥物加上治療結核病、寄生蟲病和各種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就是抗感染藥物。

消炎藥

顧名思義,是指消除炎症的藥物。引起炎症的原因很多,如感染、外傷、應激等都有可能引起炎症反應,所以炎症不等於感染,即使臨床上很多時候炎症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所以,<strong>消炎藥更確切的是指對抗炎症反應的藥物,基本上分為糖皮質激素類和非甾體抗炎藥。

在以往的就診觀念中,消炎藥常常等同於抗菌藥物,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抗菌藥物的濫用。


01細菌和病毒

寶貝患病最常見的感染,可以分為

1)細菌感染(如肺炎、急性咽炎等)

2)病毒感染(如大部分感冒等)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細菌是原核生物,以二進分裂方式進行自我繁殖;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病毒就不同了,沒有細胞結構,依靠寄生在寄主的活體細胞中生存和複製。

抗生素對細菌有效,對病毒感染無效。

比如孩子易發的感冒,如何判斷細菌或是病毒感染呢?


從目前發病率上講:

病毒概率約70-90%;

細菌概率約10-30%。


從體溫上看:

細菌感染體溫忽上忽下;

病毒感染體溫則居高或反覆不下。


從口腔扁桃體看:

細菌感染扁桃體上多有膿點、充血、表面不平、烏暗;

病毒感染則表現為皰疹、濾泡、表面光滑、鮮豔。


從病症上看:

病毒感染一般是流清涕、咳嗽痰少;

細菌感染一般有膿性分泌物、咳嗽痰多。


從年齡看:

嬰幼兒細菌感染較多,

大童的病毒感染較多。


從發病時間上看:

如果開始發熱不高,2-3天后,病情繼而加重,則多為細菌感染。

病毒感染比較急,並且症狀不穩定,而細菌感染則開始輕後來重。


從病癒看:

病毒性感冒:通常可以自愈,一般是7-10天。

細菌性感冒:需及時治療,不然可能會引發支氣管炎,肺炎等。

但以上基於表徵不能準確判斷,進而還需要比如血常規等檢測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如果是細菌感染:白細胞 / 中性粒細胞會偏高,C反應蛋白值偏高。

如果是病毒感染:上面三項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值可能偏低

,同時增加流感病毒類檢測


02哪些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比較大的概念,包括抗菌素,抗腫瘤,抗免疫的三大門派。我們常說的抗生素一般是指抗菌素抗菌抗菌,顧名思義就是

對抗細菌

常見的八類抗菌素是:(重點看藍色字)
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

頭孢菌素類: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等
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羅紅黴素、阿齊黴素、乙酰螺旋黴素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
四環素類:四環素、土黴素、 強力黴素

氯黴素類:如氯黴素
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
磺胺類:如複方新諾明

凡是抗生素類的藥,名字都比較有特點,看到黴素、菌素、西林、頭孢、硝唑,沙星、磺胺、培南、環素,基本是抗生素藥物。

除了名字,說明書裡還會看到這樣的醫學術語:“適應症用於敏感菌所致下列感染……”就可以判斷是抗生素了。


03消炎藥

當身體有細菌或者病毒感染,或異物入侵,接觸過敏源,外部損傷等等等不對頭的情況,身體都會發出“寶寶病啦”的信號,就是出現各種“發炎“,比如紅腫、發熱、乏力、刺痛、流鼻涕、咳嗽、沒胃口等,寶寶不開心了!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雖然很不舒服,但其實還是善意提醒,身體告訴我們要乖乖休息,不要出去調皮搗蛋,自身免疫系統就能集中精力對付細菌病毒,才能快快康復對不對?

就是說,發炎<strong>是對身體症狀的描述,本身並不是“病”;而消炎<strong>是指消除症狀,本身也不是治病。

抗生素“消炎”:是打擊細菌,打死了細菌自然炎症自己就消除了,如果炎症不是細菌引起的,那抗生素就需要靠邊站休息了。

消炎藥“消炎”:針對病毒、外傷等情況引起的炎症,就能直達症處、直接緩解。

因為抗生素,消炎藥都能消炎,所以很多人傻傻分不清,那麼什麼才叫消炎藥呢?

嚴格地說,臨床醫學上,消炎藥是指下面兩種:

激素類:

比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氫化可的松

止痛消炎類: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萘普酮等。感冒藥裡很大一部分就是抗炎。

<strong>可見:消炎藥是不對付細菌的,它只消除炎症這個症狀。

04抗生素≠消炎藥

<strong>為什麼喜歡把抗生素和消炎藥混為一談呢?

因為我們都經歷感冒後因細菌感染的後遺症,比如嗓子紅腫,發炎,在幾次用過消炎藥或抗生素病好後,我們就會覺得這藥有效!以後“發炎了、發熱了、不舒服了”一旦同樣症狀就吃它消炎吧。於是就混一起了。其實生病的病因是多樣性的,例如兒童感冒,喉嚨發炎啊,多數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也就是沒用的。


兒童用藥,抗生素、抗菌藥、消炎藥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所以抗生素和消炎藥不能混著叫,也不能隨意自行服用。

05抗生素的處方監管

現在大部分抗生素藥物已列為處方藥嚴格監管,應按醫囑處方配藥並按療程服用。

作為家長,一定要:

1、對不能確定的病症,要及時遵醫就診

2、真的要用抗生素的時候,也不要一律“恐抗”

3、寶爸寶媽增進了解醫學常識,不當小白

4、實時注意冷暖+增強自身免疫力是必學組合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