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孩子在六七歲應該是以玩兒為主,還是以學習為主呢?

東哥哥駕到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關注的。

我的看法:玩和學習並不是對立的。

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確實喜歡玩,這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也的確是已經上學了,上了學,學習也就不能拉下。

所以,能不能將玩和學習都兼顧呢,事實上是可以的。

一、學習中可以適當形式多樣化,將玩融入到其中。比如,學習數學,就可以同學們一起以遊戲的形式。比如數字加減,也可以家裡人一起陪著孩子邊玩遊戲邊學。這些實例很多。

二、玩的過程中,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也可以加一些隱性的學習內容,別影響孩子興致就可。

三、合理分配玩和學習的時間,一定讓孩子每天既能玩的痛快,也能學的情願。這可能比較考驗大人,需要仔細觀察總結孩子這方面的規矩,什麼時間學習效率高就學習,多久就需要玩一玩,都是有跡可循的。

說到這裡,其實有更重要的一點需要大家重視:孩子小時候,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比如作息習慣,衛生習慣,閱讀習慣,寫字坐姿等等。這些都是後期能否有學習後勁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這個年級最容易培養的東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我是喵喵,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喵喵愛思考


我記得小時候我讀書的時候就成聽說猶太人從小就把蜜撒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舔,意在告訴孩子書是甜的。這也告訴了我們玩和學習不能分開,學習的過程中要玩,玩的過程中也不能忘了學習。學習過程中有張有馳才能長久。讀到老,學到老,知無涯,生有涯!



待到春暖花開時520


孩子在六七歲的時候,應該以玩為主。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童年的美好在於它的單純、快樂和無憂無慮。而枯燥無味的學習往往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時光。

而玩耍,是孩子快樂的源泉。

但是,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和老師都知道,絕不能放任孩子漫無目的、無拘無束的“玩兒”。而是要讓孩子在“玩兒”中不自覺地學到知識、學到技能、學到未來面對人生所必須掌握的各種必備本領。

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學到知識、學到技能,甚至是學到書本之外的人生必備的本領呢?

這就給我們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提出了一個嚴肅的命題。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1.讓孩子有目的、有計劃的“玩兒”。

有目的有計劃的遊戲需要爸爸媽媽為孩子設定遊戲的場景、道具和遊戲規則,並且親自參與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在跟孩子玩耍和遊戲的同時,拉進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為孩子長大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2.讓孩子到大自然裡面“玩兒”,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玩兒”。爸爸媽媽要讓孩子經常性地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面播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種子,為孩子將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3.讓孩子在學習中“玩兒”。乍一聽這好像是矛盾的,但是具相關數據統計:考上重點中學和重點大學的孩子都是邊玩邊學,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場快樂的遊戲。

4.以玩為主並不是一點不學習,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必要和重要的,關鍵是家長要把握好學習的“度”。那種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心理健康的“灌輸式”、“填鴨式”以及

“多多益善式”的學習,在剝奪了孩子快樂童年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愛的源泉;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人間的春天……”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希望我們跟我們心愛的寶貝一起度過健康、快樂而有意義的美好童年!






撒哈拉不哭泣G


如果你希望孩子上學後,品行良好、成績優秀、注意力集中、有耐心、認真、喜愛讀書;如果你希望孩子上學後,能讓自己少操心、少費口舌、少痛苦、少煩惱,那麼我給你的建議是:在孩子六七歲前,就要很好的對他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正確的學習引導,提前對孩子進行一些知識儲備,讓孩子上學後直接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等上學後再來引導,那時父母、孩子都會非常辛苦。孩子要從壞習慣中改過來,談何容易。讓一個心智不全、乳臭未乾的孩子來與已經養成的壞習慣去戰鬥,成功的機率太低,實際案例每天都在發生,隨處可見。

父母也會更辛苦,要工作上班,還要操心孩子教育學習,真是裡外都費心,日子過得那叫個不順心、操碎心。急已經毫無意義,事實已經形成,再也回不了頭。

所以,父母們,從小就給孩子進行良好的學習引導、習慣培養,才是明智之舉。孩子上學後,對學習的適應,對學習的喜愛都是水到渠成。

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請父母們提前多學習儲備足養教知識。父母對孩子教育理解月深刻,孩子教育就越省心、孩子成長更健康,進步更明顯,學習更優秀。

一些教育專家的結論:孩子的人生前途,是有父母教育能力決定。


虛學理教


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大腦發育主要是7歲之前完成的。0-2歲是感知世界的階段,2-7歲就是大腦逐步開始定型的階段。7歲之後,抽象思維形成,大腦發育的80-90%已經完成了。所以,孩子開始上學接受系統學習了。

7歲之前沒幫助孩子把大腦充分挖潛的,上學後要有非常出色的表現是很難的。你可以想象,有些7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若自己的孩子才從認識拼音筆畫開始,那絕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當然,這不是逼迫父母去逼迫孩子學習。而是父母需要陪同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找樂趣。

你這個問題超級好,我也曾經像你一樣困惑,我們老大就秉承了自由玩的6-7歲,上學後發現同學們都是天才,別人都能考100分,而自己自信心大受打擊,逼迫我從頭補課。希望你不走彎路。




BillSun


六七歲的年齡,應該處在幼兒園大班或者是小學一年級的階段。

如果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你建議。

首先,孩子是否有個健康的體魄,身體是根本。

第二,生活習慣的養成。獨立去完成生活中自己需要完成的部分,例如最簡單的穿衣,洗漱等問題。

第三,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為入學做準備。

識字量的多少、專注力的培養、握筆與坐姿。

第四,興趣引導,在幼兒園時期學到的特長能否堅持下去。

如果孩子處於一年級階段。

就要看孩子前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如果說完全可以應對學習上的問題。課餘時間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的興趣,以“玩”為主。

如果說成績一般,而且學習習慣不太好。那麼現在抓緊時間補救還有時間。更多的精力應該放在學習上。


那年那月那輪月


家長您好!這個問題提的太好了!其實從這個標題中,我們已經知道答案了,那就是,六七歲的孩子最好是學中玩,玩中學,這樣子的狀態最好!我來具體解釋一下:六七歲的孩子從年齡段來看,首先是要進入一年級或者學前班的狀態,這和年齡段的孩子們,普遍是好奇心重,好動,好研究,做為家長們,我們身為成人,對待孩子最好是從遊戲出發,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的一些知識,比如用找不同的方法訓練孩子的觀察力,以看圖找數字的方式訓練孩子數學能力,又或者我們找些圖片或者照片,讓孩子們將這幅圖的所見展開想象,用語言表達出來,達到鍛鍊語言組織的能力。顯然,這些訓練不會像在書桌上一坐那麼枯燥,孩子們也容易接受,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六七歲的時候,我們要重視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啟蒙期不要造成孩子牴觸或者抵抗學習的情況!


牛犇犇老師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一個很有邏輯的問題,六七歲的小孩以學習為主還是玩為主?怎麼樣算為主?整天玩不學習,還是整天學習一直不玩?個人感覺六七歲的小孩沒有那麼多的學習任務吧。

對於小孩子的教育而言,至少十二歲之前,不管是對於學習還是玩,都不用太過於偏廢。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在學習或者玩中的習慣問題,這個很重要。

孩子從小在父母老師的幫助下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將有利於他一輩子的發展。

什麼樣算好的習慣?比如學習的時候集中注意力,精力去學習,玩的時候盡情的玩;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還有在學習和玩的過程中學會獨立的解決一些問題。學習中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思考習慣;玩的過程中訓練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終,比如物歸原位,收拾自己的玩具。

所以對於六七歲的孩子,培養一個好的習慣讓他一生受益。


Chem小四


孩子六七歲之前必須在家長計劃下養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習以啟發性的教學為主,通俗的講就有是有引導性的學習,邊玩邊學習。

孩子六歲之前,自主意識還不夠強,需要家長的培伴和引導,也是養成好習慣的最好時期,所以不能純粹的貪玩,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長大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不容易再管理,習慣能影響人的一生

延遲性滿足,先苦後甜 ,畢竟人生的道路這麼長,作為家長應該提前培養孩子的自主和獨立,認識到怎麼去面對人生當中的苦難,怎樣去解決人生當中的苦難


偶小媛兒


你好,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的觀點是,這個得綜合考量。首先六七歲是孩子幼兒園畢業與小學入學的時間點,孩子對於教學模式的改變,會對孩子的學習認知有一定影響。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教學是以遊戲為主,在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學,但是到了小學,教學方式有了改變,遊戲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有所減少,但是還是以玩樂的方式進行。其實歸根結底,教會孩子知識,不如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習慣方式,有目的的去玩,讓孩子得到快樂的同時,也能得到知識,從而幫助孩子能更好的成長,好的習慣受益一生,以最終目的是長大後讓孩子把學習當作一種習慣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