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对于“内向的我们,一定要去变的外向吗?”这个问题,曾经我和很多人的答案是一样的:那就是需要,因为这个社会对外向的人更加友好。

所以从大学开始我一直寻求改变,我强迫自己去面对人群、参加社团、走上讲台,即使每一次我都是冒着冷汗,抖着手完成这些事情,但是我依然会在下一次对自己说加油。然而四年的时间并没有让我如愿以偿地变成一个外向的人,它更多的是让我产生更多的纠结、困惑和折磨。

是的,对一个不喜欢、不擅长交际的人来说,你让她去强行面对人群是一种折磨;而在面对人群之后,得不到和外向的人一样的良好人际反馈的时候,更是一种反复的折磨,它会让人产生一种对自我的质疑和打击。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那四年,我有充满冲劲努力向前的时候,但也有更多的时候在怀疑自己,为什么明明去学习作出了外向的人在做的事,但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结果?这种反馈让我常常攻击自己,觉得自己怎么就这么差劲,活该活得不如别人。

工作后,我依然花了3年的时间想要让自己变得外向,然后我才最终意识到:所谓内向和外向只是性格的两种不同维度,它们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而是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然后我才开始慢慢发掘如何将自己的性格和社会进行融合。

如果内向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明白:“内向并不是一种缺陷,内向的人也并不需要去将变成一个根本不是自己的人,我们是需要不逃避自己身上的毛病,然后强化自己的优势就能和社会和谐共处。”这个问题,那么我会觉得太可惜,因为这些时间我们本来可以用来更好地发展自己

所以当我看到《内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一书,真的很适合推荐给内向型的人,它里面所介绍的内容从更专业的角度去看待内向高敏者,可以帮助我们缩短这条寻找自我性格特点的道路。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性格咨询专家西尔维亚·洛肯博士,她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西尔维亚·洛肯博士认为内向高敏者具有独特的优势,只因为他们过分安静,才往往让人忽略了这种特质。在书中,她指出了内向高敏者的多项特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分析,希望帮助内向高敏者发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攻克难关,糅合性格中的各种特质,真正地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1、认识内向高敏者

关于外向和内向的理论,源于心理学家荣格在1921年研究人格特质时,曾说:当人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他们的差别在于心里能量的根源方向,他们所代表的只是一种心理状态。

内向的人,他的能量来自于自身内在世界,比如思想、情绪和观念,因此更喜欢安静和独处,但外界的刺激也会更容易消耗他们的能量,让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喜欢独处并不代表孤僻,只是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头脑内部好沉思、善内省,给外界表现出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向的人,他的能量来自于外部世界,因此他们常常活跃于各种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中。沉思、独处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他们展示给社会的是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内向高敏者》一书中指出内向高敏者和外向活跃者的人格核心不同,因而他们改变自己的动因是不同的。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奖励中心”和“谨慎中心”,“奖励中心”是指来自于外界的刺激和新鲜感的吸引,“谨慎中心”是指来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大脑的谨慎判断。

外向型的人往往会因为外界的刺激(比如比赛的物质奖励、他人的夸赞等等)吸引而选择离开舒适区,而内向型大脑中的“谨慎中心”影响力大于“奖励中心”,所以内向型的人只会在对现状感到不满,痛苦日益明显甚至难以承受的时候才会选择离开舒适区。

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外向型和内向型的表现如此不同,因为两者的做出选择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从目前的社会来看,外向型的人更加受到鼓励,因为外在奖励中心是社会作为鼓励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这种手段对内向的人没太大的吸引作用。如果你是内向型人,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自己的内在信念做斗争,还不如接纳真实的自我,然后找到优势所在将它发挥出出来。

2、内向高敏者的优势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内向高敏者的10项优势: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然而对内向高敏者来说,优势常常和劣势相伴而生: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我们既然说要了解并强化自己的优势,为什么还要说关于内向高敏者的劣势呢?因为内向高敏者很容易就会将自己的缺点放大,并将其视为打乱自己生活和妨碍自己和别人交流的障碍,从未锲而不舍地想要去改造自己的劣势

所以将优势和劣势摆放在一起来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强项,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自己,下面我们以第一项优势:谨慎为例子,看看作者是如何为我们点明方向。

优势:谨慎

内向高敏者在乎安全感,因此大脑中的“恐惧中心”即杏仁体,更加敏感,而谨慎就来源于此。谨慎的人,面对危险会更敏感,会思考得更加清楚再作出决定,任何细小的问题都可以引起谨慎者的注意,谨慎让我们能更仔细地评估风险。

比如谨慎的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自来熟,他们会先保持一定的距离,仔细观察,然后再决定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更合适。比如坐飞机的时候,一个谨慎的机长会比一个看起来大大咧咧的机长更值得人信任。

劣势:恐惧

敏感的杏仁体会让你比较谨慎,但是它也可能会产生反面效果,让你陷入恐惧中。比如放弃原本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去创业,那么内心对于安全感的强烈需求,和创业的不稳定性(每个月固定的收入)就会产生矛盾,给你带来强大的压力。

内向型的人往往会越想越多,最终压力带来恐惧,恐惧让你患得患失,让你怀疑自己,瞄准一切负面的信息,剥夺了你的创造性,从而陷入内心的困境。

要摆脱困境,就要面对恐惧,我们可以这样做

1、深呼吸

深呼吸带来更多的氧气,可以让我们缓解大脑中杏仁体带来的强烈情绪,带来平静

2、直面恐惧

恐惧的本质是为了保护我们不陷入危险,不被伤害。心理学家约翰•福赛思曾说“在这种时候,人们最该做的事就是让自己明白,面对无法预知的事物时,感到害怕是很自然的。”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不应该去逃避,而是要直面它,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当你越了解让你害怕的东西时,你就越不害怕,所以恐惧时,我们更要有意识地思考我们所恐惧的是什么,去进行学习并思考。


其次,当你思考,并学习了解之后,你就可以去尝试做规划如何走出你的这个恐惧,即开始行动。


最后,找到你生活中对你意义深重的方面,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曾经这样说“在生命中有追求的人,能承受一切。”找到意义所在,你就不会被恐惧所支配,而是可以战胜恐惧。

《内向高敏者》这本书就像它的副标题所说,作者通过对内向者的10个优势劣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可以实行的练习技巧,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优缺点,找到自己的优势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根据外界的偏见来评价自己、指导自己,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

如果你一直想让自己融入外向的世界,却常常把自己弄得苦不堪言,那么不妨看看《内向高敏者》这本书,学习如何和真实的自我和解,愿我们都能活出自己真实的模样。

我用了3年时间,想让自己从内向变得外向,结果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