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建兴七年,在诸葛亮取官复丞相时,东吴传来了孙权称帝的消息,一时震惊蜀国朝野。大多数人是义愤填膺的,觉得孙氏不过是江东寒门,占据东南一角本就是趁汉室微弱窃得,现在还敢称帝,实在大逆不道。因此朝中讨伐东吴的声音非常多,甚至是觉得曹魏不再是主要敌人,应该先取东吴,再议中原。

显然,这些人是没认清眼下的局势。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

汉晋春秋: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

孙权之所以不渡江,曹操之所以不取蜀,皆是没有足够的实力。

江,即是长江。孙权以长江天险作为掩护,拥有强大的水军系统作为支撑抵抗曹魏南下。从赤壁之战开始,便奠定了其在东南一角的霸主地位。

这一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二十七岁。 以青年之胆识,周旋于曹刘两位中年人之间(刘备48岁,曹操54岁),单凭经历见识,就不得不让人心生佩服,更何况是管理一方,还得权衡江东大族之间的厉害关系。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曹操占着洛阳挟持献帝以示正统,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立足西南,他们都有着孙权没有的基本要素,便是身份。从实力上来讲,孙权弱于曹操,而强于刘备。如果屈就曹操,这天下一统可能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盖棺定论,孙家三代经营的江东便是双手奉上。反之,拉着一个弱小的刘备,有身份的刘备,还能为保住江东基业拼一把。

后来,在周瑜深陷南郡战场之际,刘备迅速拿下夺取荆南四郡是孙权始料不及的,这原本‘攀附’江东的刘备一朝之间成了独立且有一定实力的势力,让孙权无法再认为他仅是自己的一面旗子。况且长江以北还有曹操,因此在周瑜提出软禁刘备的时候,孙权就拒绝了。

周瑜传:。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一方面要广揽英雄,一方面又担心拿不下刘备,所以孙权

进妹固好。可是万万没想到,一向骄豪的孙夫人依旧如故,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并没有体会到为兄政治婚姻的意图。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但是这在孙权眼里,却是好事。两军联盟,孙夫人的骄豪之举不就证明刘备是在忌惮自己吗?殊不知,以忍耐著称的刘备,早就规划好了入川的计划,并用‘同宗不忍相残’

的理由一而再的阻止孙权入川。

献帝春秋曰: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於操,使敌承其隙,非长计也;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没想到这刘备前脚哭爹喊娘,后脚就率军入了川,并且特命留营司马赵云兼管内事用以钳制孙夫人的不法行为。孙权眼看进妹固好的手段破裂,又被刘备这个老小子耍了。一气之下,改变策略,让孙夫人这个后妈带着刘禅回江东,委以人质。

云别传曰: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可惜,刘备留了赵云这一手。刘禅没抓到,反倒让自己妹妹成了活寡妇。孙刘联盟,就此名存实亡。所以,在刘备拿下成都后,面对孙权一而再的‘要账’,公然‘耍赖’

刘备传: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显然,刘备是不打算归还了。孙权愤而发兵,立马派出吕蒙袭夺荆南三郡。在他看来,汉中还未拿下,刘备尚且不敢弃之不顾,放任益州敞开大门。再者,刘备壮大趋势过于迅猛,如果不加以压制,恐怕会自己深陷曹刘分割之地。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湘水划界

只是,刘备出乎意料地放弃汉中,并率大军由长江顺流而下,进屯公安,与孙权形成对峙,并且派出关羽夺回三郡。恰逢此时,曹操夺得汉中,刘备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冲动之举,让刚得到的益州陷入危险之地。于是连忙重建孙刘联盟,划分荆州属地。

刘备传: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孙权传: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

吕蒙传: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

一分为二的意义重大,这不仅标志着刘备重新正视孙权,更说明了孙刘联盟中,孙权是占据了有利的地位。起码孙权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转身就带兵攻打了合肥(荆州对魏的主要防线还在刘备这边)。

这是孙权第二次攻打合肥,因为曹操虚国西征汉中,让他放松了警惕。十万大军还未立足脚跟,就被张辽、李典带着八百死士冲杀自己帐前。这不仅暴露了孙权过分大意,也说明了其兵种缺陷的毛病。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逍遥津之战

为何限江自保,其主要原因也在此。不仅陆战实力不足,兵种缺陷(这跟蜀汉的问题一样),一上了岸还得面对原本陆战就很强悍的曹魏。

这一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三十四岁(刘备55岁,曹操61岁)。

次年,曹操称王,进军濡须,因为天气原因大大地影响了两军,从集结到交战都非常地艰难(比如孙权这边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因为风大翻船淹死)。后因山越叛乱,前方战事又渐有败势,孙权主动向曹操请降,而曹操也正好苦于深陷战事,恐怕朝中生事,于是答应了孙权的请降,并且双方立誓姻亲。

孙权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

这便是孙权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山贼叛乱。山越便是江东一带山贼的统称。山越问题存在由来已久,自孙策入主江东,就一直在处理这个问题。孙策死后,这就落到了孙权头上,成了他持续性头疼的问题,直到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孙权采取了诸葛恪的建议,以围堵险要,分割包围,夺其粮草,饿其体肤,让这群山贼不得不出山求生活,从而使山越这个问题得到根治。

陆战不行,又有山越叛乱,在面对强大的曹魏时,还得盯着盟友刘备。

因为刘备也称王了。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取得汉中遂称汉中王,并拜荆州统帅关羽为前将军。在政治上来说,孙权此时跟关羽是一样的,虽说孙权是车骑将军,但都是将军。

这又回到了前文所提及的身份,曹操称王,刘备称王,他们都有正统的依据,而孙权还是将军,是刘备上奏朝廷表的将军。这就尴尬了。

孙权传:十四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同时,又发生了两起更尴尬的事情:关羽的辱骂和威胁。

关羽传: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典略曰:羽忿其淹迟,又自已得于禁等,乃骂曰:"铬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权闻之,知其轻己,伪手书以谢羽,许以自往。

孙权的前半生,诠释了腹黑与无奈只是一线之间

吕蒙白衣渡江

先是与关羽结姻亲被拒辱骂,后关羽北围襄樊要求孙权派兵相助,孙权因淹迟被关羽大骂并威胁。原本这朝中提出夺取荆州的声音就多(吕蒙多次劝夺荆州),这会又遭到关羽的轻视,加上曹操的封许,孙权这才下定决心夺取荆州,再度背盟。

关羽传: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并且为了转嫁背盟带来的后果,孙权还作出以下准备:

魏略曰: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

孙权传: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

向外对曹魏称臣,并侧面推曹操代汉。不仅是表态我孙权夺取荆州,是为汉室讨伐刘贼,同时又把更大的矛盾安在了曹操身上。你们说,孙权腹黑吗?

结语:

孙权自从兄长孙策中接过江东基业起,就不断的在解决内部问题,包括庐江李术公然反叛,宗亲通敌(孙暠通敌曹操),以及山越叛乱(杀死亲弟孙翊还有重臣孙河)等等。由于没有像刘备汉室宗亲这样名正言顺的身份,又占据东南一角,在这天下乱世,孙权则是打出了一方安土的名号接纳四方英雄,并且将重心转移至治理及平定叛乱。后孙权一直周旋于刘备及曹操之间,依然是以保护江东基业为主。虽说这之间有数次北伐,但苦于自身条件的缺陷及问题,毫无进展,这便是无奈。无奈之中,与刘备的同盟又岌岌可危,这便需要腹黑。不管是无奈,或者是腹黑,孙权至始至终都在为了保护父兄的江东基业。


资料出处:《三国志》、《汉晋春秋》、《献帝春秋》、《云别传》、《典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