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毓秀龍門》之《名言家訓》引言

家庭教育是中國古代教育的重要基礎。韓城文脈厚重,尤重視家庭教育。這本冊子收錄了諸多以多種形式流傳在韓城的名言家訓,是韓城家庭教育實體的濃縮,蘊涵著韓城極為豐富和深厚的家庭教育文化積澱。


《名言家訓》收錄現存韓城最早的家訓,當數司馬談臨終遺言。司馬談把著寫《史記》的重任託付於司馬遷。司馬遷牢記父囑,繼父遺志,創造了歷史奇蹟。使這一遺言家訓成為家庭教育的典範。書中將司馬遷《史記》名言置於卷首,蓋因其富有哲理、璀璨光豔,廣泛流傳於韓城士林鄉野。
《名言家訓》收錄的磚刻鐫碑、譜牒遺言、中堂條幅形式的家訓遺言極具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如:《秦氏·宏德堂》家譜中的《治家格言》,孫氏後裔鐫碑的《子弟訓》,姚莊薛家祖祠的《家譜規條》,獨泉鄉石家嶺菩薩廟壁上的《戒賭碑》,東彭村胡家祠堂的《荒歲碑》,豎立於龍門山下抗擊倭寇的《攘夷堡碑記》,這些不僅輯錄著韓城民間教育的史蹟,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韓城春秋有梁伯封國、子夏教衍;漢代有遷生龍門、董翳歸隱;北魏有薛氏望族;北齊有白建賜田;唐朝有郭公駐節,白公隱居;宋代有張昪名相、房寅名醫;至明清,賢臣名士,更是枚不勝舉,被譽為解狀盛區。諸如祖孫巡撫,兩朝宰相,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這些名門望族後裔,秉承深厚的家學淵源,為韓城的家庭教育累積了許多千古流傳的佳言警句。
韓城處於關中東北,黃河隔阻,龍門天險,溝壑縱橫,偏於一隅。自金元以後,中原動盪,戰亂頻繁,而韓城卻相對穩定,不少中原名門望族,避離戰亂,遷居韓城者多。這些士族後裔的落戶,也為韓城家庭教育增加了新的內涵。現存於城固村的《顏氏家譜·序》就明確記載:“顏族本魯、復聖苒裔”,並且在譜碟中記錄了《顏氏家訓》作為教育子弟的始末。書中收錄有歐陽修的《誨學說》,蕭綱的《堂銘訓》,嚴光的《誨子弟言》,王肅的《戒酒訓》,鄭曉訓的《訓子語》,蔡邕的《諭女訓》,鄭板橋的《諭善學》,袁採的《諭睦親》,顏延之的《誡言》,馬援的《戒子章》。這些都是隨著其後裔的遷入,流傳於韓城的家訓名篇。

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作為教育子弟的形式,方法日趨增多 ,但良好家庭教育,經典的哲理格言,仍是陶冶情操,明目礪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