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時間越來越經不起消耗,我們哭著笑著,睡著醒著,一如往常般庸庸碌碌,卻在不經意間發現童年的記憶已漸漸模糊。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今晚看了電影《狗十三》,我想肯定好多人和我一樣看的鼻酸,因為我們能感同身受,竭力詮釋最真實的成長曆程,原來每一場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這便是我們的生存法則。

  不知為何這部電影被禁五年,它的太多場景過於真實,每一聲呼喊都充滿無奈。在李玩的成長經歷裡,我們不難窺見自己的影子。她童年是殘缺的,父母離異,父親又重新組建家庭,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她內心的孤單無人能懂。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成長悄無聲息

大人總是一邊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一邊給孩子尋找新的代替物作為安慰。李玩父親也不例外,為了表達當初強迫李玩選擇英語小組的歉意,他送了愛因斯坦(一隻狗)給她。

  愛因斯坦也給了她缺席已久的溫暖和陪伴,她也漸漸習慣了和愛因斯坦互相依靠的日子。然而有一天愛因斯坦被爺爺弄丟,李玩的成長也從這一天正式啟幕。她聲嘶力竭的呼喊著愛因斯坦的名字,因為找不到它而鬱鬱寡歡,深夜買醉。

  比起去尋找愛因斯坦,家人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找一條狗冒充,全家人一起演戲,編造謊言。李玩的執著在大人看來是任性胡鬧,父親終於用毒打給李玩上了最難忘的一課。他教育李玩要懂事,體諒大人,逼著她認錯,並不再找狗。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你懂事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明明是大人弄丟狗,卻偏偏成了她的錯,明明是大人的無情卻怪她不懂事。大人們總是善於用“你應該懂事”來掩飾自己的錯誤,總用“我愛你”把壓迫粉飾的冠冕堂皇。

  她也曾努力掙扎過,只是走到現在,才終於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大人掌控之中,所有反抗,吶喊與彷徨都顯得卑微且無濟於事。在這一刻,她終於看清大人的世界總充滿虛偽和謊言。

  為了適應他們,她也開始帶上假面,承認那就是愛因斯坦,甚至面無血色的吃起狗肉,直至愛因斯坦出現,她也沒能喊出它的名字。李玩的成長,不過是因為走投無路而被逼成長。因為懂事,她藏起了童真,把初心和夢想丟在一旁。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成長的得失——懂事

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長大,一切就好像自然的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很殘酷,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確實我們常和歲月揮手作別,卻鮮有人會想一路走來,看過哪些風景,又經歷了哪些破敗不堪,我們只是忙著長大,卻忽視了成長的代價。

  小時候,我們摔倒了會哭,生病了會喊疼,受委屈會大聲說出來,可現在呢?我們整天嘻嘻哈哈,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更不想讓家人擔心,時刻提醒自己是個成年人,要努力活成社會需要的樣子。

  朋友圈裡的我們展示的是全是積極的一面,吃好吃的餐廳,看好看的電影,國外網紅景點的打卡……活的一個比一個積極向上,堅強,樂觀,一直在進步,這是我們願意留給別人的印象。

  而那些孤獨,焦慮,不被理解的狀態,我們更願意深藏在心,或者把它吐露在微博上,向陌生人傾訴。學會不動聲色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崩潰,不胡鬧任性,獨立懂事成了一個“合格成年人”最起碼的標準。可是誰又不是一邊感謝獨立,一邊渴望被愛啊。一直做別人的依靠,又何嘗不想找個肩膀靠靠呢?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其實每個人的脆弱都需要被保護

人有的時候真的不需要太懂事,而是應該適當的表達自己的內心。 因為太懂事的人,人們往往會忘記他的喜怒哀樂,他就像一個透明人一樣,被大眾遺忘。

願我們只用懂那些我們該懂的事,願我們愛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生活也有人依靠,懂得照顧他人的同時也善待自己。“懂事”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但一定是個悲哀的詞。懂事的孩子一切都好,不哭不鬧,乖巧禮貌。

在現實裡每退一步,別人就進一步,他人習慣了你的懦弱卑微,享受著你的好,卻在心裡無形地鄙視著你。終於有一天,你不再討好,他們怒目相對“我以前怎麼不知道你是這樣的人啊!”


其實我也不想被遺忘啊

姑娘,多為自己而活

人有兩個我,一個是本我,一個是假我,二者缺一不可。假我為了獲取良好的外界資源,拼盡力氣對別人好,照顧別人的情緒,昭告周邊人我很好,給我打個好的印象分。本我是脫離了外界評價的我,無論高矮胖瘦,能力強弱,都會有人愛我們。小時候這個人是父母,長大了是我們自己。

愛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想法,允許自己想法與行為小小的任性。別人很重要,然而別人再重要也不過是我們獲取外界資源的對象。做一個會偽裝懂事的孩子,長大的我們要去征服和改變世界。做一個誠實任性的孩子,除了世界,我們還要給自己內心一片愛的暖洋。

  愛自己,你自己也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