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各國“戰疫”火速切換財金政策:新加坡重民生,美國重疫苗研發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國外卻出現蔓延趨勢。受疫情消息衝擊,全球資本市場大動盪,2月25日歐美股市繼續暴跌,道指兩個交易日已狂瀉1900點。

全球疫情到底如何?各國又出臺了哪些針對性的措施?

6國疫情升級,宗教和旅遊活動為直接原因

各国“战疫”火速切换财金政策:新加坡重民生,美国重疫苗研发

近日,除中國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確診人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截至2月26日午間數據,除亞洲外,歐洲和北美洲確診人數也在上升,分別以意大利和美國為代表。南財AI新聞實驗室梳理發現,疫情蔓延直接原因為宗教和旅遊相關活動,其中韓國和伊朗疫情傳播都與宗教活動有關,日本、美國、新加坡和意大利確診人數增加與旅遊活動相關。

細分看,韓國一名“新天地”教會教徒成為超級傳播者,導致43人被傳染;伊朗疫情重災區發生在宗教聖地庫姆,朝覲者聚集或為確診人數上行原因;日本和美國確診人數增加與“鑽石公主號”郵輪有關,日本最終成為該郵輪停靠地使其為多數確診人數“埋單”,同時郵輪上40位撤僑人員返美,使美國確診人數驟增;而新加坡和意大利為旅遊國,或為遊客人口流動所致。

新加坡“佛系”遭質疑,美國“低調”重投疫苗研發

各国“战疫”火速切换财金政策:新加坡重民生,美国重疫苗研发

疫情確診人數突然大增,各國先後出臺緊急措施應對疫情。

財政支持方面,以政府撥款為主,也有少數國家對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給予資金支持。政府撥款中,新加坡最為豪氣,新加坡政府於2月18日公佈一項8億新加坡元(約40億元人民幣)專項獎金醫療方案,同時在就業和生活影響方面,再出56億新加坡元(280億元人民幣)計劃給予扶持,合計64億新加坡元(約320億人民幣)。同樣大手筆的還有美國。據路透社25日報道,美國政府已向國會申請25億美元(約175億人民幣)資金,包括近10億美元(約70億人民幣)的疫苗研發資金。行業扶持方面,日本、新加坡針對旅遊、餐飲等行業均有政策扶持。

應急措施方面,中國的防疫經驗被國外效仿,如“封城”、限制群體聚集活動和推遲學校開學時間等。多數疫情嚴重的國家都採取了限制人群聚集和推遲學校開學時間的措施。

但意大利和新加坡是兩個特例,意大利措施較為激進,截至2月25日,意大利超11個市鎮採取“封城”措施。而新加坡是另一個極端,在疫情暴發初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便快速反應提示國民警惕,同時在國家發佈疫情橙色預警後,但後續並沒有出臺專門的抗疫措施,其“佛系”抗疫曾引發爭議。

此外,疫情還衍生了其他問題,如伊朗被周邊多鄰國實行邊境“孤立”,歐洲國家邊界開放原則受挑戰,而日本夏季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行還不得而知。

對於疫情是否會在全球擴散,2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態,“冠狀病毒有可能出現全球大流行的可能,但目前還沒到這個地步”。至於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路透社報道,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將使得全球經濟增長下降0.1個百分點。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