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閒人黃飛鴻


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可以說很難有非常準確的界定。科舉制度是隋煬帝楊廣改進推廣,並逐漸形成了國家招賢納士的手段之一。要弄清楚秀才、舉人、進士和現在的學歷對比,需要先弄清楚科舉制度。



古代科舉制度和我們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有些相似。古代的學歷晉升是縣、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通過私塾或者自通、甚至只要識字的,都可以參加縣、府試,通過了縣、府試可以參加院試,通過院試的被稱為秀才,秀才可以參加鄉試,通過鄉試的被稱為舉人,舉人可以參加會試,通過會試的被稱為貢士,貢試可以參加殿試,而通過殿試的,被稱為進士。



其實這個制度在明清時才形成,從隋煬帝用科舉制取代之前的九品中正制開始,到清末慈禧廢除,科舉制一共實行了1300多年。在這1300多年裡,科舉制經過了很多的改進,這些改進裡有利有弊。比如明清時期時,科舉制逐漸僵化,形成了八股文取士的局面。武則天、唐玄宗、宋神宗等人對科舉制度都做出過貢獻,殿試就是由武則天開創的,她還開了武舉。



秀才其實在各個時期代表的含義並不一樣,隋文帝曾經用考試製度選拔優秀人才,通過考試的僅10人。唐朝初期,秀才是最高等級,每年僅一、二人能中,宋朝基本延續唐朝的科舉制度。到了明清時期,秀才才成為我們現在所認知的“秀才”,即通過了院試的童生。秀才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為秀才就代表了有“功名”在身。秀才已經具備一些特權,比如見知縣不跪、知縣不能隨意對其用刑、有公事可以直接找知縣,免除差役、徭役等。



舉人則具備了當官的資格,但不一定能當上官。舉人可以參加會試,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被錄取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貢士參加殿試,錄取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如果連續中瞭解元、會元、狀元,則被稱為連中三元。

如果中了進士,則意味著國家直接安排工作,發放工資。明朝神宗時期,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進士發榜時用黃紙書寫,稱為黃甲,也稱金榜,金榜題名就是指中了進士。



根據以上來看,秀才、舉人、進士和現在基本沒有完全對應的學歷,因為他本身就不是一個學歷稱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可以算作一個功名的稱呼。以現在來看,就算是考上了清華北大,也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也就沒有飯碗可言了。若硬要對應,個人認為,秀才可以對應大學,舉人對應碩士,進士對應博士。


遠銀觀史


秀才、舉人、進士,如果把秀才比做211本科,那麼舉人、進士相當於那類學校什麼學歷?

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是所謂的“功名”,與今天的學歷沒有可比性。不需要類比。假如把今天的中學、大學、研究生分成三個檔次,與古代的三個檔次似乎可以對應,但實際情況差別很大。

明史載, 秀才一個縣二十左右,政府月供米六鬥。舉人以上,都有供給。與今天比起來,這差不多相當於準公務員的待遇了。舉人考中進士可以做官,少數舉人也可以為官,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海瑞,左宗棠等,都是舉人出身。

如果非要把古代這種功名與今天類比一下,舉人相當於今天參加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取得報名資格的人。進士相當於,被中央國家機關錄取為公務員的人。進士的人數實際上比這要少。一般三年一次科舉。取中大約三百人左右。平均一年一百人。

考中進士的人,就可以當官了。他們與今天考上普通公務員是不一樣的。他們所當的官是所謂的“朝廷命官”,也就是中央組織部管理的幹部。在今天,只有副省(部級)才有資格。

還有一點不同是,今天如果你是一個自然科學方面的博士,可是在古代,你可能連個秀才都不是。因為考試不考。只考四書五經。

總之,古代的功名,與今天的學歷沒有可比性。不必拿來比較。


七月流火140400643


科舉考試自開創以來,就是大多數底層人員的一條出路,寒門子弟要想做官就必須通過科舉考試,以至於很多人年少就苦讀,寒窗十餘年,只為一舉中的功成名就,那麼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



秀才——如今的高中生

秀才是科舉考試的第一道關卡,成了秀才就說明你已經真正走上了科舉之路。而這秀才也不是你讀了書就能稱為秀才,秀才也是需要考的,在成為秀才之前還有兩輪考試。最初開始學習的時候,稱作生童,也就相當於如今的小學生,生童平時學習四書五經,等學的差不多了就參加“小升初考試”也就是縣試和府試,考中了之後就成了童生,相當於如今的初中生。童生 繼續學習,學成之後參加院試,院試通過之後變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秀才,相當於如今的高中生。古代經常稱呼秀才為窮酸秀才,讓我們都覺得秀才沒本事,但其實能成為秀才也是經過了精心選拔的。



成了“高中生”的秀才,在古代也是有不少的,但是秀才並不能做官,要想入仕還得繼續考,就像現在高中生也是一大堆,要想有出路就得考大學。

舉人——如今的高中生

要想成為舉人,秀才們需要到各省城參加鄉試,也就是相當於如今的“高考”,一般在秋季舉行,考過了便可稱為舉人。舉人第一名被稱作解元,唐伯虎就是解元。鄉試三年舉辦一次,倒是更像如今的高考,“高中生們”苦學三年,就是為了參加這一次“高考”成為舉人。但是古代成為舉人要比如今考大學難得多,古代鄉試,每次全國只錄取一千多個舉人,每個省的指標名額都不同,要考上舉人是很難的,成為解元就更難了。



進士——如今的博士

中舉之後,就可以入仕為官,但是大多數就是一些縣級的小官,就算這樣也算是熬出頭了,只要入了仕途,不愁沒有出路。在這部分舉人之中,不乏一些志願高遠者,他們會選擇繼續考,再往上考就是貢士,要到京城參加全國性的會試,考中了便是貢士,相當於如今的研究生,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結束之後,貢士們要參加殿試,一般參加殿試的人都能成為進士,幾乎沒有落第的情況,這些人由皇帝親自考核,目的就是優中選優,選出前三甲,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成為進士的人都被稱作天子門生,相當於如今的博士,這些人會被留在中央朝廷做官,部分會被外調做官。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很有難度的,有的書生一生都搭在了這上面,最後也可能只是個秀才或者舉人。當然也有一些才能高超的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指的就是鄉試、會試、殿試中全都取得第一名,這樣的人是極少數的,例如,整個明朝年間,也就兩三個人能做到如此。


當然古代的學歷和如今是不能作比較的,畢竟那時的舉人就可以做一個縣令了,如今的大學生還只是個學生,別說做官了,就是找個不錯的工作都很難。


小姐姐講史


秀才、舉人、進士在古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提到高考,不禁讓人想起了古代中國的官員選拔制度“科舉制度”。

在現今社會,高考是我們上大學必經歷的一件大事,換句話說高考不僅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還是國家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古代也是一樣,也有選拔人才的制度,就是科舉制度。

對於古人來說,能參加科舉考試就是特別光榮的事。只要參加科舉通過層層選拔,那就是魚躍龍門。

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秀才、舉人、進士相比現在大致是什麼學歷。

科舉制度

科舉考試為四個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1)在沒通過院試前這部分讀書人稱“童生”“童子”。考中稱“生員”“也就是“秀才”。

(2)鄉試是每三年考一次,只有通過院試的秀才,才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諾是考過則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比如唐伯虎:


(3)通過上面的流程圖我們知道要想參加會試那肯定都是鄉試的基礎上來開展的。會試是鄉試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官衙考試,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4)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考試,考中就叫進士。毫不意外只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殿試分三甲。也就是我們通常在電視劇裡常聽到的進士及第。第一名為狀元,二名為榜眼,三名為探花。

(殿試)

當今高考制度

學前教育——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大學四年 (大專三年)

從以上科舉制度和當今的高考制度來看,我們知道高考只是選拔人才進入大學一種考試製度而已,就算是高考狀元的身份就是大學生。

而參加科舉考上了進士狀元,可以說你的人生就要開掛了。古代的科舉制度是不限學歷就可以參加的,只要你認識字就可以。

在古代讀書不是人人都可以書讀的,大部分窮人的孩子是不能讀書的,讀書也只是權勢的人家才有的讀,他們會花錢請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童生來擔任老師,想一下當今社會不是至少也是大專生才可任教小學教育,那麼這裡的“童生”就好比一個學歷為大專的人而秀才也至少是現在的本科學歷。

在古代如果考中秀才,那麼還會有一些政治權利。他們見到一些官員可以不用下跪的,甚至免役、免交公糧、免刑等等,這些都是現在的高考學生沒有的。如《武林外傳》中的呂秀才。


考中秀才是不能當官的,只有考中舉人才有機會做官,而且是能做一個地方的小縣令、縣丞等,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

和現代的官職來說舉人就相當於是考上清華北大的一樣,舉人可以享受國家補貼的津貼。但是很少有舉人可以做大官。

進士,也被稱為天子門生。他們多數會被留在京城,留在皇帝的身邊,有幸進入翰林院的,那就是專門為皇帝服務的,並且升遷的機會很多,更有機會可入閣拜相。


據資料顯示,從公元1645--1905年科舉考試,清政府一共錄取26849名進士。

其中順治三年錄取449名進士,是為人數最多的;人數最少是在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錄取了83名進士。

那麼在清朝長達268年的歷史上,清政府共舉行了112次殿試,總的才錄取26849人,那麼就是平均一次才錄取200多名進士。所以只要考上進士就相當於考上正處級幹部一樣,和博士導師差不多。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很多人喜歡拿古代科舉跟如今教育比較,其實二者除了都是考試,並無多少相似之處。

古代科舉是公務員考試,現代高考是學歷教育,兩者根本不同。不過,既然有人喜歡,作者就以清代為例,大體分析一下。

童生,高中學歷

清代規定,讀書人想參加科舉入仕,必須先考童生,考上童生才能進一步考秀才,不能跨過童生,直接考秀才。

童生不分年齡大小,如果考不上秀才,只能一直當童生,考到白頭連個秀才都考不上的也不乏其人,這種人被稱為“老童生”。

童生相當於高中學歷,沒有高中學歷就不能考大學。同理,不是童生,就不能考秀才。

秀才,大學本科

清代規定,讀書人考上秀才後,才能進入各級官辦學校,成為全日制在校生,故秀才又稱“生員”。秀才必須經過嚴格學習、考核,才能參加鄉試,考取舉人。這就好比大學本科畢業生,必須取得大學本科班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才能參加考研,考取碩士研究生。

清代官辦學校有府學、州學、縣學等。府學相當於985高校,州學相當於211高校,縣學相當於普通高校,雖然有重點非重點之分,但畢業後都是大學本科學歷。

秀才相當於大學本科,沒有本科學歷就不能考研。同理,不是秀才,就不能考舉人。

舉人,碩士研究生

秀才參加各省組織的鄉試後,合格者即為舉人。秀才不是功名,舉人卻是功名,意味著可以入仕做官,只是舉人即便做官,也只能從最底層做起,還要等待出現職位空缺,參加吏部銓選後才能補缺,所以大多數舉人都要進一步參加會試,考取進士。

舉人相當於碩士研究生,沒有碩士學位就不能攻讀博士。同理,不是舉人,就不能考進士。

進士,博士研究生

舉人參加禮部組織的會試後,合格者即為進士。進士是最高級的功名,就好比博士是最高級的學位,一旦考中進士基本上前途無憂,只要不犯大錯誤,都能按部就班,逐級升遷。很多讀書人窮盡一生,都無法考取進士,最終只得以舉人出身入仕,處處遭人歧視。

進士相當於博士研究生,已經是最高級的學位,無法向上再考了。

至於大家津津樂道的殿試,實際只是進士的排名考試,狀元、榜樣、探花並不比進士更高一級,而是進士頭甲中的前三名,本質上還是進士。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秀才相當於985、211大學研究生。有前途沒前途看個人命好命壞。

舉人相當於清華北大博士生。舉人當官可以做縣丞,副處,清華北大博士中央選調生可以做副處。

進士一般選派即縣令(正處),可謂一步登天,從寒門學子一下成為統治者。狀元榜眼探🌸那更是人生高壓電。現在沒有什麼學歷可比。

科舉考試有多難?看看就蛋疼。范進從帥哥一直考到老年才中秀才(51歲進秀才,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啊),54歲中舉人。你想想科舉考試有多難?

考什麼?明,清朝就考四書五經。就如范進,那是年年補習,屆屆重考,從少年帥哥考到白髮老年,才中的秀才舉人。那些新生應屆生如何跟這些油鍋裡十八滾的人玩文章?

現代人想想,真是情何以堪!


窮人喝茅臺


開篇給結論:沒有可比性

  在我初中那年,老師告訴我們說“你們就相當於古代的秀才了”,那時候我們還真的是信以為真、沾沾自喜,現在想來,自己好可愛。


科舉與學歷不可類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科舉”是什麼?

  科舉,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看到了嗎?人家古代讀書人的考試是為了當官的,咱的考試是為了當社畜!那麼現在能“當官”的考試是什麼?當然是公務員考試,你不把“國考”拉進來,就完全沒有可比性了。


秀才≈博士,學歷對比結束

  既然是回答問題,怎麼也得強行對比一下,個人認為在80年代,大專生可相當於秀才,現在得博士才能對標吧,我們從三個方面去對比。


  • 學業:古代的讀書人只有一個“專業”,那就是“應試”(讀聖賢書),作為秀才,基本已經完成了應試所需的知識學習,接下來就是專注備考。現在的博士算是最高的學歷,勉強和秀才相提並論吧。
  • 數量:物以稀為貴,珍稀程度往往也能換算成能力,根據數據統計,清代每年的秀才錄取人數佔總人口的1/15000,目前每年博士錄取數量占人口的1/20000,二者也是差不太多的。
  • 待遇:古代秀才已經不用納糧繳稅了,可以免費去縣裡辦的學校深造,見了官員可以不跪拜,屬於特權階層,今天的博士是沒有什麼特權的。


  這樣的對比,不委屈博士吧?

  不過秀才也有混的慘的,比如破落戶呂輕侯。


舉人≈科員,學歷不夠,國考來湊

  中了秀才的下一步,就是考“舉人”,這一但中了舉,那對於很多人來說,可以算是改變命運了,一個省每三年才錄取一、兩百名舉人,中舉之後,省裡會派專人上門報喜,以後就有人管你叫“老爺”了,地方的豪強也會來巴結你,出錢出力幫你去京城趕考,就算你不去趕考,也已經邁入官僚體系了,保守點能混個縣丞、主簿這樣的八、九品小官,現在的高學歷小科員混個半輩子,也可能成為“縣處級”幹部。

  為什麼范進瘋了?因為中舉比中大樂透實惠多了。


得來不易的“功名”

  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古代的科舉考試晉級方式,看一看獲取一點“功名”有多難。


  • 童生:普通書生每年要到參加考試,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考過前兩場則為“童生”,別看名稱中帶個“童”字,很多人考到五六十歲還沒中。


  • 秀才:童生考過了院試即稱為“秀才”,秀才選拔三年兩次,考中後每年還要“歲試”,成績退步要受懲處。
  • 舉人:秀才每三年可赴省城參加一次“鄉試”,由省學政主持,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者錄為“舉人”,每個省只錄取百人左右,競爭空前慘烈,“鄉試”的第一句稱為“解元”。
  • 貢士: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考試地點在京城貢院,考中者稱為“貢士”,“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員”。
  • 進士:通過“會試”的貢士,可參加由皇帝親自出題和主持的“殿試”,通過了“殿試”的考生即被稱為“進士”,是皇帝名義上的學生(天子門生),“殿試”的前三甲就是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了。 



  古代科舉與現代教育概念、目的、程序都不盡相同,所以無法簡單套用對比,我們不仿結合上文來自我衡量一下,以自己的成績,在古代能夠取得什麼樣的“功名”呢?


學霸歷史瞭解一下


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這裡有兩個比較維度。

首先,看含金量。所謂含金量,說白那就是通過率。

眾所周知,物以稀為貴,任何東西,多了就不值錢,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的,尤其是選拔性考試,如果大家都能通過,那還有什麼含金量可言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古代秀才、舉人、進士的通過率。以明清時期為例。

通常說,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三年一次,如果加上恩科之類,就算是兩年一次好了。

那麼,每縣的秀才錄取名額是多少呢?

通常情況下,這與這個縣的人口、賦稅和歷年考試情況有關,尤其前兩者是主要衡量指標。大體而言,每縣的名額在15人左右,大縣可能超過20,小縣可能不滿10名。

現在問題來了,即使平均一下,並且放寬一點,無非是每縣一年錄取10名。

換言之,加入把你放到古代的科舉考試,就意味著你只有在全縣(市或區)高考中取得前十名的,才有可能中秀才。

如此以來,就可以看出秀才的含金量了吧。就此而言,古代的秀才最起碼也是985甚至清華北大之選。

相比而言,秀才還算是容易的。舉人就難了。

想考舉人,必須先有秀才功名,然後全省的秀才一起參加鄉試,通常每次錄取兩三百人。錄取名額主要根據各省情況而定,如江浙大省超過三百,貴州之類的就一百多甚至不滿百。

試想,每次參加鄉試的秀才少則三四千人,多則八九千甚至上萬人,從中錄取兩三百人,這個有多難,這個錄取率顯然是低於5%的。

而且有一點,秀才是可以捐納,可以有廕生等渠道,但舉人,除非罕有的皇帝特賜,只能通過鄉試的渠道。難啊!所以舉人的含金量十分之高。

至於進士,因為全國的舉人數量有限,所以相對還容易些(容易些是以前面的苦戰與殘酷淘汰為代價),通常說,每次三四千或四五千舉人入京會試,能錄取個兩三百進士。

從這個角度而言,現在的大學士碩士生博士生之類,論含金量是遠遠不能和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相提並論的。

當然,從學識的維度來看,這個也比較容易比較。

大體而言,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中國古典文史哲的碩士水平,能考中,基本就代表碩士畢業了。

舉人則相當於中國古典文史哲的博士水平,大體已經是學問到家了。進士則相當於中國古典文史哲的教授水平,大體如此吧!

實際上也沒有比這個更合適的比較了。


坑爹史冊


前言:古代秀才、舉人、進士是對參加科舉考試不同階段的中試者的稱呼,不同於今日社會的學歷教育,自然與現代社會的學歷無法類比。

要想了解清楚秀才、舉人、進士的含金量,有必要一起了解一下古代讀書人的進階之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

院試,考中者為“秀才”

參加考試的人統稱為童生,你可不要以為來考試的都是小孩子,其實也有七八十歲的童生,稱為老童生,考試範圍是州縣,在這個考試中合格的人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秀才”。

考上秀才有哪些特權?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從此就擺脫了平民的身份,比如,“免稅權”,不用再交稅;“徭役豁免權”,不用再去為朝廷幹體力活;見到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等等。

鄉試,考中者為“舉人”

你可千萬別誤會,這個所謂鄉試不是指鄉里的考試,而是省一級的統考,三年一考,一般在八月,在這一級別考試中過關的人就叫“舉人”。

這個舉人可不得了,是有資格做官的,但是不可以直接做官,要等到有官位空缺時,才可以補錄。

鄉考第一名稱為“解元”。這就是平時我們熟悉的連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會試,考中者為“貢生”

會試是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因此又稱為“春闈”,只有獲得舉人資格才能參加,參加考試的都是各省的精英,朝廷會在其中挑選三百人左右。考中者,被稱為“貢生”,而不是我們常說的“進士”。

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這是連中三元里的第二元。

要想當進士,你還要經過最後一關。

殿試,中第者為“進士”

通過會試的精英們面對的最後一道考驗就是殿試。

在這場考試中,考官是皇帝,考題主要是策問,考生們在戰戰兢兢的答完問題後,退出大殿等待自己的命運。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叫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賜同進士出身。

同時,皇帝欽點第一名,稱為“狀元”。這是連中三元里的第三元。

我們常說,連中三元,就是身兼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稱號於一身。

這是真正的超高難度,必須保證全省考第一,全國考第一,皇帝面前考是第一。


自隋唐開始科舉至清末廢除,獲得這一榮譽的只有十三個人,分別是唐朝兩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兩人。這些人實在是值得我們崇拜的。

科舉考試歷經一千五百年,期間王朝幾經更替,然科舉考試雷打不動,使孔子的“學而優則仕”由理想變成現實,培養了大批官吏,其中不乏青史留名的人物,如范仲淹、王守二、曾國藩等等。


歷史小掌櫃


眾所周知從隋朝以來,科舉制度就是我國最主要的選官制度,到了明朝科舉制度正式完善達到了頂峰,即使現在很多人認為,明清時期八股文的盛行束縛了當時無數讀書人的頭腦,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時代的發展。

但不可否認,這一制度曾為封建社會的無數讀書人提供了改變階級的機會,在我們現代社會中,大家讀書一般都是,經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樣一級一級讀下來,不同階段取得不同的身份,比如說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那麼古代又是如何呢?

古代讀書不像我們現在,在古代學校被稱為“私塾”,老師們教授課業的地點一般是是祠堂或者廟宇。當然有些高官貴族會把老師請到教中為子嗣們傳授課業。

一般來說古時學生入學的年紀為六、七歲,主要學習的是《三字經》等比較基礎的以識字為目的內容,這些內容通透以後才可以正式開始學習。

之後的學習受科舉考試的影響,內容一般以“四書五經”為主,此時的學生還沒有經過統一考試,統稱為“生童”,等“四書五經”鑽研完畢之後,就可以去參加“縣試”或者“府試”通過的人統稱為“童生”,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停留在這個階段。

“童生”過了之後便可以參加“院試”,考中的人統稱為“秀才”,這次考試由各省主持。受文學作品的影響,很多人便用“酸秀才”來侮辱讀書人,但其實秀才遠沒有這麼不堪。

放到現代社會來看,拿普通本科生來比較絕對綽綽有餘,哪怕是985、211都有點比不上過去社會中的小秀才,按照數據來看,清朝時期每年錄取的秀才僅僅只有2萬名,全國也只不過有四五十萬的秀才,而目前全國本科生已經有七八百萬。所以他們絕對是名牌大學生。

考中秀才之後依然不可以做官,他們要到省城參加考試,這次考試被稱為“鄉試”,考中的人被稱為“舉人”,第一名被稱為“解元”,唐伯虎就是最著名的解元之一。這次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每次錄取不超過千人,這些人的學歷就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了。考上舉人之後,就可以在地方做一些縣令,縣丞的小官,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副處級。

考中舉人之後,也可以接著往上考,去京城參加第二年的春闈,考中的人被稱為“貢士”,第1名稱為“會元”。考中之後,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這次不會有落地的狀況,其中前三甲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他們包括其他人被稱為“天子門生”,一般來說會在京城獲得官職。他們的學歷放到現在相當於博士生導師。但是按照比例來說,相當於現在的兩院院士。

總之,在過去讀書,取得一定的成就是很難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社會條件,努力讀書為社會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