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巴金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雖然每個家長不同,對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方面總是持不同的態度和觀點,有部分家長認為,對於孩子就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不同的空間,讓孩子自由自在的發展,但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對於自己孩子教育,應該做出嚴厲的態度,才不會讓孩子走偏,要對孩子好好的管教。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家長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規矩、守規矩、懂規矩的人,會給自己的孩子立上各種各樣的規矩,讓孩子去遵守,給孩子立規矩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孩子為所欲為,

同時也可以增強孩子的道德形象。讓孩子無論在什麼時間地點還有場合,都要遵守,一個不懂規矩的孩子,是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得失,會造成笑話。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案例:網友曾經和朋友一起聚會,聚會中朋友帶了自己的孩子,小君。網友和朋友還有小君一起吃飯,一進門朋友的女兒小君,就頻頻的主動打招呼,叫人,向大家問好,且還非常懂事的,面帶笑容的走到網友的旁邊坐了下來。

網友這時端來果盤,因為網友怕小君還小,手夠不著遠處的水果或是零食點心,於是好心的網友,順手抓了一把零食之類的,放在小君的手裡,讓小君不要客氣,自己拆開吃。本來以為小君會不好意思,但是沒想到小君表現出,很開心地樣子,連連對著網友說:“謝謝姐姐。”,隨後將手中的零食,分發給了身邊的小朋友,這才拿起零食吃了起來,一臉開心的看起了電視。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網友隨後表示,說這樣子的孩子她願意生一打。可愛的小女孩才多大年紀,就已經十分的乖巧懂事,懂得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且不會怯場。

這樣孩子固然招到所有人的喜歡,那麼如果我們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以下幾種壞習慣,那麼就無法養成一個好孩子:

第一種壞習慣:孩子無視規則,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要知道,如果自己的孩子無視規則,那麼孩子將會嚴重影響到未來孩子的集體生活,因為無視規則的孩子在社會上,是不會受到包容的,社會無法做到無止盡的包容一個人的錯誤,沒有規矩性的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將會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成為隨心所欲的人,最終帶來麻煩。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在往常的一個週末,美美一家人帶著美美來到遊樂園裡玩耍,因為是週末,所以平日裡人不多的滑梯,在這個時候,排起了長隊,有很多人想玩耍。美美排在最後面,美美看著前面長長的隊伍,還有那麼多的人,逐漸失去了耐心,站在原地開始吵吵鬧鬧了起來,跑來跑去的,小腳步特別的快,一下子就跑到了長隊的前頭,開始了插隊的表現,這時候其他排的好好的小朋友也不高興了,憑什麼讓別人排在自己的前面,於是開始了相互的爭吵,互推了起來,而這時候,家長看見了自己孩子被其他的孩子欺負,也加入到了和美美家長理論之中。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這時候家長的解決方法,將會影響孩子,我們知道,在孩子3歲到6歲的時候,是孩子在成長中的關鍵時刻,這個時候的孩子是建立規則感的好時期,當這個時候的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時,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及時的糾正,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避免孩子再次犯錯。

第二種壞習慣:孩子做事不緊不慢,事事拖拉

有些孩子做事十分的拖拉,並不集中注意力,做事不專心,有的孩子喜歡一邊寫作業,一邊玩玩具,這都是不專注的表現。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就是專注力”。所以可以看出專注力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素,專注力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能力,很多孩子成績的優異與否,都是和孩子的專注力有著重要關係,家長要對孩子的專注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不要讓孩子同時一心做兩件事,同時挖掘孩子的潛力,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第三種壞習慣:孩子不聽大人講話

有的孩子在家長對他進行教育時候,無視家長的語言,比如有這麼一個例子,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卻在玩著自己的玩具,完全沒有應答。如果家長一味的縱容孩子無視他人說話的行為,將會讓孩子變得剛愎自用,目中無人,未來難免走彎路。

“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三種壞習慣,越早糾正越好


所以,想要讓孩子更加優秀,需要從小開始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