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情緒也可能是形成糖尿病一大元凶,怎麼解釋?

戴褀


情緒也可能是形成糖尿病一大元兇,怎麼解釋?

世界世衛組織提出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慢性病的種類很多,經常說的有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風,肝病,關節病,風溼病,各種慢性炎症等等。形成慢性病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環境汙染,水汙染,食品不安全,過度勞累,生活壓力,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這些因素,會導致人體產生一種叫自由基的化學物質,這些自由基破壞細胞,促進人的老化,生病。

研究發現,心態好的人,就是遇事能平靜,冷靜處理,儘量保持樂觀的人,不容易得病,抗衰老。而容易高度焦慮自責,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幾乎佔到所有不利因素的一半,所以消極情緒對於人的健康會有很大的傷害。愁一愁,白了頭,多愁善感的人容易生病等,都是很好的證明。

抗癌明星實際並沒有做什麼,就是在一起互相鼓勵,儘量保持樂觀情緒,很多人延長了生命。

糖尿病也是如此,敏感多疑的人會加速器官的老化。


霍體清


長期情緒不好和不穩定的人以及長期精神緊張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情緒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糖尿病誘餌,長期壞情緒確實能“釣”到糖尿病這條我們並不想要的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請接著往下看。

1、調節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會在同時調節內分泌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主要支配內臟器官、內分泌腺和汗腺等,比如人在焦慮緊張時手心腦門容易出汗,口乾舌燥等,這都跟交感神經應激反射調節有關。人處在負面情緒狀態下時,交感神經會抑制胰島素分泌,胰島素數量和作用就會打折扣,血糖就會居高不下,長期高血糖會誘發糖尿病。

2、人長期處在緊張、焦慮、壓抑、暴躁等負面情緒下,體內的應急性激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會在情緒刺激下升高,這些應急性激素都具有升糖作用,同時還抑制胰島素分泌,並對胰島素降糖作用產生對抗競爭,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受到限制削弱。

3、最新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皮質會在緊張等負面情緒影響下分泌一種能使血糖升高的物質。

4、人在負面情緒作用下,容易發生暴飲暴食,對高糖食物也有情有獨鍾,心情不好就愛吃甜的,長期下去也會誘發高血糖。

5、情緒不好的人,大多會選擇靜態獨處,導致缺乏運動。

所以,無論是治療糖尿病還是預防糖尿病,都不可忽視情緒的處理和穩定。


控糖俱樂部


想知道情緒為什麼能加重糖尿病情,首先應該瞭解糖尿病是怎麼個情況!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代謝紊亂,其特點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島素分泌不足和作用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造成多種器官的慢性損傷、功能障礙等!說白了就是內分泌失調,導致五臟六腑,手足皮毛等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情緒指的是喜、怒、憂、思等!中醫有云:大喜大驚傷心,大怒傷肝,過度思慮傷脾,過度恐懼傷腎等!

所以說,糖尿病人本身器官已經損傷,你在情緒不好,過多的刺激它,只會加重病情!


養生之道100


我雖然不是醫生,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人處於長期或經常的情緒狀態時,會給人帶來很多疾病。最直接的是胃病、心臟病、肺病、肝病、膽囊疾病、神經疾病等。因為人體是一個所有器官共同作用的有機體,任何一個器官出現疾病,慢慢就會影響到其它器官,即併發症。所以根據這個推斷,糖尿病也會與情緒有關。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重點是要學會疏導和化解情緒,讓情緒及時消除,最好不影響當天的吃飯和睡覺。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身體不被疾病侵襲,保障身心健康長壽。


綠水青山877909782537


有許多病因和心情也或多或少的關聯,比如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所以,糖尿病人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


馮老漢1


情緒激動長期壓力。


手機用戶74831459036


本人30年糖尿病保持樂觀.做健身操


盛京兵哥


糖尿病人要保持樂觀態度,快快樂樂是一天,優優愁愁也是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