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你仍存在高頻率的失眠、噩夢?

多個省區市確診病例連續多日

零新增

2月24日湖北以外

3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增確診9例

看到這樣可喜的數字

相信很多朋友都開始慢慢鬆了一口氣

情況在逐漸好轉

但是不獲全勝我們堅決不能放鬆


現階段

有些朋友仍存在

高頻率的失眠、噩夢

恐懼感較疫情剛發生時沒有逐漸降低

甚至更加嚴重


今天

健康類新媒體“史宇心理醫生”

將從4個方面為大家進行相關問題解答

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你仍存在高頻率的失眠、噩夢?

| 為什麼疫情當下需要關注自己的心理情緒?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對情志的描述,無論任何情緒,過喜或過度憂思都會對人的整體健康產生影響。按照西醫的觀點,如果人一直感到緊張,身體將會持續處於備戰狀態,長期以來就會出現內分泌失紊亂,免疫力下降,精神情緒方面就會出現揮之不去的焦慮感甚至陷入恐慌無法自拔。然而,免疫力下降又會增加患病的概率。可見情緒並不是單獨存在,而是相互作用與軀體疾病關係緊密。


事實上,與疫情相比,忽視和過分恐慌是另外兩種形式的“疫情”。有一些應激反應的表現甚至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症狀類似,例如腹瀉。如果因為應激反應而反覆去醫院就診檢查,得不償失。在疫情當下,減少不必要的去醫院等公共場所的頻率,也是在幫助自己減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幾率。當然,必要時必須去,也別含糊。


| 恐懼到什麼程度才算正常的呢?

首先,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恐懼是合理的情緒反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絲毫畏懼才不合理。但是,恐懼到什麼程度才算正常呢?給大家看下面這張圖:

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你仍存在高頻率的失眠、噩夢?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陰性反應和陽性反應。我們在臨床上發現,當重大的危機或創傷出現的時候,人群會出現兩類反應:一種是陽性反應,比如亢奮、話多,人處於一種激越狀態,這種就是高喚醒水平。一種是陰性反應,其應對方式是低喚醒水平,反應遲緩。


正常的心理反應應該是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高喚醒或低喚醒水平的強度越來越弱,發生的頻率也會越來越小;但如果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像今日全國很多地區已經出現確診病例0增長,例如廣東、甘肅、遼寧、貴州、山西、雲南等地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響應等級進行了調整。如果仍存在高頻率的失眠、噩夢,恐懼感較疫情剛發生時沒有逐漸降低,有些甚至更加嚴重,那此人就非常可能出現心理障礙了。

面對疫情,我們出現緊張、恐懼等都屬意正常的應激反應,可以讓我們提高警惕更加努力做好個人防護,但如果達到心理障礙的程度,則需要及時自我調整,必要時求助專業人士。如果您在沒有解禁的地區,也不必糾結要不要去醫院去看心理醫生,全國多地多部門都正在開展免費的心理援助熱線,可以撥打求助。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可獲取24小時心理諮詢

疫情已得到一定控制,但你仍存在高頻率的失眠、噩夢?

| 為什麼容易相信謠言並被其影響?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說:“當真相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半個世界。”所以,在疫情當下,被謠言欺騙這並不完全是你的錯,但你確實也可以做一些什麼。

首先,麻省理工大學“社交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團隊研究了2006年至2017年推特上超過450萬條發送和轉發的推文,結果發現真消息傳播到1500名用戶手中所花費的時間是假新聞的6倍,綜合所有數據來看,假新聞被轉發的機率比真新聞高了70%左右。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人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疫情相關內容上,與疫情相關的謠言也是一波接一波。所以說被謠言影響並不完全是你的錯。

其次,由於恐懼我們會刷手機不停看與疫情相關的新聞報道和一些科普文章,但是,憂思多慮會讓大腦會處於過度疲勞狀態,記憶力下降,同時影響認知能力和判斷能力。判斷力下降就會讓謠言趁虛而入,那些不實消息混進來,更容易消耗大量的情緒精力。所以,過度恐懼會我們更容易輕信謠言。所以說,你可以控制刷手機看相關文章的時長,避免大腦過度疲勞,提高對信息的判斷力。

再次,謠言對我們的影響不僅僅停留在情緒方面,更多會“指導”我們的行為。例如聽到雙黃連三個字半夜也要爬起來去搶購,還有因為搶購而發生肢體衝突與對方大打出手的。這樣看來,新冠肺炎還沒有影響到我們,反而是謠言先讓我們受了傷害。


| 怎樣避免輕信謠言從而做到不傳謠?

有很多謠言的傳遞者都不是別有用心之人,而是我們的親人和關心我們的朋友。他們正是出於關心,才會第一時間把自己掌握的資訊轉發給我們。這就是典型的好心辦壞事。但是,如果經常發送謠言,就會使人的可信程度大大降低,會給別人帶來負面影響,間接影響親情關係和友誼。

給大家列出謠言公式:謠言=相關性*不安*不確定性/個人判斷力

可見,個人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一條信息時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判斷,篩選過後再轉發。這時候保證你的大腦不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不被情緒控制,篩選幾家你認為相對可信的內容平臺,增加體育鍛煉保持心身愉悅,多學習一些科普知識。就會更好的識別謠言,不信謠不傳謠,從而更好保護家人及自己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