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把時間當作朋友,收穫堅持的複利


把時間當作朋友,收穫堅持的複利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成了網上熱門問題,相信很多人早為2020年立下了很多flag

我也未能免俗,雖然沒有想好,但一直醞釀著,直到讀完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好書確實能給人不一樣的體驗,經歷了“魔幻2020’這些事,相信很多人的認知和心智都發生了變化。

這本書引用和詮釋“心智的力量”貫穿全文,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有時間恐懼症,以及面對“時間壓力”我們如何運用心智和大腦從容妥善地解決。


把時間當作朋友,收穫堅持的複利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然而有些人可以從容不迫地解決問題,有些人卻忙手忙腳不知所云,經常被突發事件打亂原有安排;有些人覺得學習沒用,所以聽了別人的建議也不會去行動,而另一部分人則會從長遠分析,多學多做,這就是心智的差異。心智的差異會帶給人們巨大的差異,不僅僅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差異,更內化於一個人的涵養與品性,以及看待萬物的心態。


這些天用零碎時間看完了這本書,邊看邊做讀書筆記,今天就想寫下,讀書感悟,希望不再像之前一樣無所事事,選擇自我充實才讓人感覺非常有價值。希望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的開端,我相信這也會長久改變我的生活習慣和態度


書中四點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也在幫我解答著正在面臨的壓力和疑惑。

接受自己,不好高騖遠,要有耐心和腳踏實地;

未知永遠存在,接受不確定性,多換角度思考;

相信積累的力量,厚積薄發,慢慢用時間去沉澱;

關於記錄,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往後再回首的風景。


時間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決定了它的價值。把時間用在不靠譜的人身上,也就意味著將錯過和靠譜的人共度的時光。把你的時間用在無聊的事情上,也就是說將錯過與美好事物共處的好時光。2020,切切實實的來了,不管你信還是不信,你生命中又少了一年,你又離墳墓更近了一步,你又虛長了一歲……忘記在哪兒看到的一句話:我們需要至少花十年的時間才能接受自己的真實年齡。


把時間當作朋友,收穫堅持的複利

轉眼間大學四年要過去了,自己即將畢業,也還沒有值得講出來的成績,心裡多少有些不甘,不願接受,但卻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從自己少有的證書和依舊需要家裡人支持,就知道自己是該多做有意義的事,嘗試獨當一面了。


不過好在自己是樂觀派,也很喜歡自己的這個年齡階段,此刻極好,既有年輕的底氣,又有走向社會的信心和勇氣。但我清楚的知道,時間的不可逆會逐漸蠶食自己的這種信心,所以管理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了,沒有之一。


把時間當作朋友,也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之所以喜歡這句話,還是因為這句話根本無需任何解釋,任何人都可以輕鬆的領會,而且可以證偽。無需多費一言半語來說服別人或者自己,只要你去思考或踐行或朝相反的方向去踐行,就可以很輕鬆的知道這句話的正確性與否。


距,離三月僅有3天,因為疫情在家已經一個多月,對於不確定的未來也接受了,只需要走好當下每一步,漸漸累積,把時間當作朋友,足夠努力,一定會遇見幸運的自己。做不了一飛沖天雄鷹,就做堅持努力的蝸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