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雲舒

當有些事暫時無法實現時,不妨放棄證明,但放棄不是“認慫”,是為了讓那些曾經努力要證明自己的能量釋放出來,這樣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情、過生活,而這種生活會讓你感到真正的辛福和快樂,也最容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01

前些日子,為編一本關於水文化的畫冊,領導讓我邀請了本地藝術圈的兩位大咖:一位是多次在全國攝影大賽中獲獎的攝影師阿珠,一位是在古詩詞方面頗有造詣的曉芸。她倆也都是我多年的好友。

選一個氣朗風清的日子,我帶著她們一道去採風。因為彼此熟悉,所以說話並不拘謹,一上車,我就開門見山,給她們講了這次採風的目的和各自承擔的任務。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阿珠聽了以後,當場表示沒問題,還跟大家分享了她近期學攝影的感悟和旅行中發生的各種小故事,表情非常輕鬆。再看看一旁的曉芸,則眉頭緊鎖,略顯焦慮,一直喊有壓力。

我笑著逗曉芸:“你不是人稱當地‘李清照’嗎?這點事對你來說,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曉芸聽了一咧嘴:“正是這個標籤,才讓我感到有壓力啊,萬一寫不好,別人會笑話我的!”

原來如此!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在一旁的阿珠就接過話茬:“他們願意給你貼,就讓他們儘管貼,別那麼小氣,你就當不知道,還和以前一樣,該咋寫就咋寫!”

“和以前一樣,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曉芸一聽,如釋重負,不由得笑了。我也深以為然。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向別人證明,我是最優秀的,我是無可替代的,

殊不知就會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分散注意力,導致無法安心做好當下的事兒。

特別是當我們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保持一顆平淡之心,既不要沾沾自喜、驕傲自滿,更不要妄自菲薄、壓力山大。

02

初學寫稿的時候,我在一家文學論壇裡混。論壇裡高手如雲,每天都有很多的過稿報喜貼,看到別人投稿成功,我心裡很著急。為了證明自己,那段時間我也是“拼”了,夜以繼日地寫,一有感覺就像擠牛奶一樣拼命湊字數。

稿子寫成後,略讀一篇,沒有錯別字就發出去了。那時候投稿像是漫天撒網,根本沒有目的性。發表呢,則更像是撞大運,投上10篇,能發2-3篇就不錯了。

我是如此的努力,卻又是如此的失敗!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很沮喪,自尊心和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甚至想一度放棄寫作。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後來還是一位過稿經驗豐富的作者告訴我,稿子寫成後,不要著急發出去,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先放兩天,再看,就很容易看出毛病來。老話說,“事緩則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緩”不是緩慢,是有條不紊的向前,是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寫稿來講,就是精雕細琢,反覆推敲,這樣才能出精品。

後來,我退出了那個論壇,也不再去看那些報喜帖,並且按照那位作者的指導去寫稿、投稿,上稿率果然大幅提升。

我也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要和別人比,不要為了證明什麼去做某件事,這樣既便你很努力,也不容易獲得成功;反過來,只要你踏下心來,心無旁騖,專心做好當下的事,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03

1998年,著名作家畢淑敏成了心理學研究生。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到了2003年7月,離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她思之再三,最終決定放棄。這使許多人感到意外和不解。

她冷靜地回答道:“因為我不能去考外語、寫論文。我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就不會寫小說了。因為風格不一樣,思維的訓練也不一樣。考外語,是一個死功夫。我想,生命對我這個年過50的人來說是那麼寶貴,不值得拿出半年時間,專門去唸外語,去應對考試。”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畢淑敏放棄了爭取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北京西四環外開設了一家心理諮詢中心。她認為,這是“助人和自助的工作”,是自己極有興趣探索和願意去做的有價值的事情。

真正內心完整而富足的人是為自己而活,因為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不會輕易地被外部的人或事影響,更不會去證明什麼。

這樣的人,淡定,從容,我是我,我做我,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狂風暴雨,永遠按照自己的節奏去體驗生活。有意思的是,她無論做什麼,只要想做的,總能成功。

04

因為不太太確定自己是誰,能力如何,所以總是要通過別人的眼光來確認,於是就努力去追求,去證明。可有時候越是努力,往往並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反而會事與願違,變得更糟。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因為每一分的懷疑和否認,都是內在自我的一種分裂和消耗,都會極大地降低我們的力量感。

我的生活經驗告訴我,當有些事暫時無法實現時,不妨放棄證明,但放棄不是“認慫”,是為了讓那些曾經努力要證明自己的能量釋放出來,這樣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情、過生活,而這種生活會讓你感到真正的辛福和快樂,也最容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唱歌,像沒有人在聽一樣。

跳舞,像沒有人在看一樣。

因為,我們唱歌,我們跳舞,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取悅我們自己,自我陶醉和享受,而不是為了別人的眼光,更不是為了證明什麼。不為別人的眼光而活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放棄證明,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END-

作者:雲舒,文字工作者,心理學愛好者。執筆闖江湖,快意寫人生。願用文字陪伴您度過一段美好時光。喜歡,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