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語文課本里學的經典文章嗎,都有哪些?

清藝人家


歲月過的太快了,轉眼間就過去了幾十年,許多事情都忘記了,唯有童年,彷彿昨天。“我思”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讀的小學,至今許多課文仍然會背,甚至課文中的插圖宛在眼前。“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果樹開花,我們來到小河邊,來到田野裡,來到山崗上。我們找到了春天。”;“姐姐的膽子真大,敢從天上跳下 ,藍天上花兒朵朵,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

在回憶兒時的課文時,宅於家中的“我思”更想念兒時的同學;不惑的年紀,只覺得,一輩子,只有同學是貼心的,是放鬆的,是最親的。五六歲的娃娃到四五十歲的年紀,總還覺得是兒時的感覺,幼時的一切歷歷在目,只存天真,不成熟依然……

你喊我的名字

我喊你的名字

只有

同學這般

你捶我一拳

我捶你一拳

如同昨日

天真爛漫

你說

凱旋路上的黃欒

我說

西工遊園偷摘葡萄

酸的

眯住我們的眼

你說

小街吃米皮

我說

興華樓裡澡堂的大池

還記得

已是

昨天

轉眼

幾十年

蒼蒼白髮的你我

笑看

離別常伴夢裡的

世間











我思WORDS


去年回答過類似的問題,那就在背一遍~

大喇叭傳喜報,最新指示到學校,

工人階級來領導,學校處處換新貌。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紅小兵送水到油井,一路走來一路歌,天上又多幾棵星,

紅的星來綠的星,那是井塔照明燈……



猛禽950


老奶奶滑倒了,小明跑過去把老奶奶扶起來,小花問,他是你的奶奶,小明說不是,他是你的姥姥,也不是,我不認識她!八零後三年級學的,一晃社會主義變了,那時候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當軍人的,有想的教師的,隨著環境的變化,二十年再看,全是幼稚,今天我知道,我看到的比我想的更黑暗


回不去的路20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印象很深,每天早晨晨讀都自顧自地朗讀,並且被詩中的情緒感染,一度哽咽,無法繼續。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

她是童養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致橡樹》舒婷

學了這首詩之後,對愛情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直到現在還會背誦下面這段話。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小時候的語文課程不僅帶給了我們知識,還讓我們收穫了許多感悟,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那麼深的感受,只有長大成人之後,經過生活的磨礪,才會更多的感悟。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活到老,學到老。如今陪伴孩子學習,語文課本更加新穎,選擇的內容更加廣泛,但是記憶深處還是自己學過的那些知識記憶比較牢固,感謝當年的老師。師恩難忘!




擁抱小太陽的向日葵


大好光陰,需要讀書。讀書靜心,讀史明智,古往今來多少人來了去去了來,唯有黃河長江奔流不息,文化脈絡一一相傳,五千年的文明啊,見證了多少人!讀書吧孩子們,這是智慧的結晶,文化的傳承!加油中國,加油中華民族,讓它五千年後仍然屹立與東方!









教書的大磊


穿越時空隧道又回到了童年時代,那時候,人們真是一窮二白,穿的衣服、褲子到處都是補丁,在文昌廟裡,七八個小腦袋擠在一張破舊的八仙桌上,一起大聲讀書。家家都窮的叮噹響,但是,一天在學校裡過的卻很開心快樂。

幾十年過去了,小學學習中影響最深的課文依然清晰可見,有《桂林山水》、《草原》、《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最美的歌聲是《牡丹之歌》、《北國之春》等。那時我們讀書是大聲唱著讀“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次來到草原……一條明如玻璃的帶子的河”。“小船兒蕩在海面上,迎面吹來涼爽的風 ……”。多美的風景啊,此情此景,那種感覺,讓人無限的留戀嚮往。

而我們卻生活在四面環山,沒有一點綠色的黃土高坡,書裡的世界真是桃花源。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曾經為學唱 《北國之春》這首歌還鬧了個笑話,裡面有一句歌詞是“一對沉默寡言人”,因為當時只有錄音機唱沒有歌詞,也不懂歌詞表達的意思,一直唱成“一對城門掛煙人”。

我一直認為就應該這麼唱。是有原因的,我是這麼理解歌詞意思的,當時生活在農村,父母都是農民,以種地為生,我們家旱地裡每年都要種好多旱菸葉,每到旱菸收割季節,要把菸葉一捆一捆的背到家裡,放到房簷下,用好多根長麻線繩子把菸葉一片一片的串在麻線繩子上,然後兩個大人把串好的菸葉掛到屋簷下慢慢陰乾。

於是我就想城裡人也把菸葉串好了掛在城門下晾乾,因為有這個種菸葉的生活經歷,所以一直認為歌詞裡表達的是兩個老人在城門上掛菸葉。後來長大了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

現在想起來,都會覺得無端的滑稽可笑,但那時唱歌可是一本正經的,認真的來不得半點馬虎。



其正色


看到這個題目,我下意識立刻回憶起《三味書屋》,然後《少年閏土》,然後《孔乙已》。好象魯迅包攬了我的童年心、少年心和青年心,這些都是極好的文章。

然後就是詩詞,《滿江紅》很夠味,辛棄疾很夠味,愛國教育很熱血。現在有人爭議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我只想說羞你先人。


狐飛弩


記憶深刻的有下面的幾篇

《司馬光》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 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裡玩。花園裡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裡裝滿了水。 有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 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裡的水流出來了,掉進缸裡的小朋友得救了。

《燕子 》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

才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豔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過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小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飛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橫掠過湖面,尾尖偶爾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

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杆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麼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翠鳥

《翠鳥》

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起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老漁翁跟我們說:“孩子們,你人知道翠鳥的家在哪裡?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裡面很深。逮打消了這個想法。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等等還有很多,這都是童年美好的回憶,因為那時候父母很年輕,我們充滿童真,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但願時間能慢點……





搏理數理化之巔


讓我記憶猶新、影響至今的《小馬過河》、《少年閏土》、《群鳥學藝》等等。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思想,對,那時老師就讓我們說出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記得我每次回答都能讓老師滿意。《小馬過河》告訴我們無論做事說話要有主見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少年閏土》告訴我們一箇舊社會人們的疾苦與封建迷信思想,讓我們奮發圖強矯正過往;《群鳥學藝》則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專一別三心二意還有就是要尊師重教心存感恩。說實話這些文章真的讓我受益匪淺影響至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150002582898983a54\

牧野飄歌


小時候感覺不到什麼是經典,只知道老師讓背,背不會會罰站,或者罰抄課文,所以死記硬背了好多文章,隨著歲月匆匆,背會的都忘記了。只是隨著這個問題的提問,不由自主的回憶那個純真無邪的年代,也不由的感慨,歲月荏苒,時光不在,珍惜當下,珍惜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