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语文课本里学的经典文章吗,都有哪些?

清艺人家


岁月过的太快了,转眼间就过去了几十年,许多事情都忘记了,唯有童年,仿佛昨天。“我思”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读的小学,至今许多课文仍然会背,甚至课文中的插图宛在眼前。“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岗上。我们找到了春天。”;“姐姐的胆子真大,敢从天上跳下 ,蓝天上花儿朵朵,也不知道哪朵是姐姐的花。”……

在回忆儿时的课文时,宅于家中的“我思”更想念儿时的同学;不惑的年纪,只觉得,一辈子,只有同学是贴心的,是放松的,是最亲的。五六岁的娃娃到四五十岁的年纪,总还觉得是儿时的感觉,幼时的一切历历在目,只存天真,不成熟依然……

你喊我的名字

我喊你的名字

只有

同学这般

你捶我一拳

我捶你一拳

如同昨日

天真烂漫

你说

凯旋路上的黄栾

我说

西工游园偷摘葡萄

酸的

眯住我们的眼

你说

小街吃米皮

我说

兴华楼里澡堂的大池

还记得

已是

昨天

转眼

几十年

苍苍白发的你我

笑看

离别常伴梦里的

世间











我思WORDS


去年回答过类似的问题,那就在背一遍~

大喇叭传喜报,最新指示到学校,

工人阶级来领导,学校处处换新貌。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红小兵送水到油井,一路走来一路歌,天上又多几棵星,

红的星来绿的星,那是井塔照明灯……



猛禽950


老奶奶滑倒了,小明跑过去把老奶奶扶起來,小花问,他是你的奶奶,小明说不是,他是你的姥姥,也不是,我不认识她!八零后三年级学的,一晃社会主义变了,那时候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军人的,有想的教师的,随着环境的变化,二十年再看,全是幼稚,今天我知道,我看到的比我想的更黑暗


回不去的路20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印象很深,每天早晨晨读都自顾自地朗读,并且被诗中的情绪感染,一度哽咽,无法继续。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致橡树》舒婷

学了这首诗之后,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直到现在还会背诵下面这段话。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小时候的语文课程不仅带给了我们知识,还让我们收获了许多感悟,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深的感受,只有长大成人之后,经过生活的磨砺,才会更多的感悟。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如今陪伴孩子学习,语文课本更加新颖,选择的内容更加广泛,但是记忆深处还是自己学过的那些知识记忆比较牢固,感谢当年的老师。师恩难忘!




拥抱小太阳的向日葵


大好光阴,需要读书。读书静心,读史明智,古往今来多少人来了去去了来,唯有黄河长江奔流不息,文化脉络一一相传,五千年的文明啊,见证了多少人!读书吧孩子们,这是智慧的结晶,文化的传承!加油中国,加油中华民族,让它五千年后仍然屹立与东方!









教书的大磊


穿越时空隧道又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时候,人们真是一穷二白,穿的衣服、裤子到处都是补丁,在文昌庙里,七八个小脑袋挤在一张破旧的八仙桌上,一起大声读书。家家都穷的叮当响,但是,一天在学校里过的却很开心快乐。

几十年过去了,小学学习中影响最深的课文依然清晰可见,有《桂林山水》、《草原》、《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最美的歌声是《牡丹之歌》、《北国之春》等。那时我们读书是大声唱着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来到草原……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的河”。“小船儿荡在海面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多美的风景啊,此情此景,那种感觉,让人无限的留恋向往。

而我们却生活在四面环山,没有一点绿色的黄土高坡,书里的世界真是桃花源。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曾经为学唱 《北国之春》这首歌还闹了个笑话,里面有一句歌词是“一对沉默寡言人”,因为当时只有录音机唱没有歌词,也不懂歌词表达的意思,一直唱成“一对城门挂烟人”。

我一直认为就应该这么唱。是有原因的,我是这么理解歌词意思的,当时生活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我们家旱地里每年都要种好多旱烟叶,每到旱烟收割季节,要把烟叶一捆一捆的背到家里,放到房檐下,用好多根长麻线绳子把烟叶一片一片的串在麻线绳子上,然后两个大人把串好的烟叶挂到屋檐下慢慢阴干。

于是我就想城里人也把烟叶串好了挂在城门下晾干,因为有这个种烟叶的生活经历,所以一直认为歌词里表达的是两个老人在城门上挂烟叶。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想起来,都会觉得无端的滑稽可笑,但那时唱歌可是一本正经的,认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其正色


看到这个题目,我下意识立刻回忆起《三味书屋》,然后《少年闰土》,然后《孔乙已》。好象鲁迅包揽了我的童年心、少年心和青年心,这些都是极好的文章。

然后就是诗词,《满江红》很够味,辛弃疾很够味,爱国教育很热血。现在有人争议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我只想说羞你先人。


狐飞弩


记忆深刻的有下面的几篇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燕子 》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翠鸟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人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等等还有很多,这都是童年美好的回忆,因为那时候父母很年轻,我们充满童真,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但愿时间能慢点……





搏理数理化之巅


让我记忆犹新、影响至今的《小马过河》、《少年闰土》、《群鸟学艺》等等。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中心思想,对,那时老师就让我们说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记得我每次回答都能让老师满意。《小马过河》告诉我们无论做事说话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少年闰土》告诉我们一个旧社会人们的疾苦与封建迷信思想,让我们奋发图强矫正过往;《群鸟学艺》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专一别三心二意还有就是要尊师重教心存感恩。说实话这些文章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影响至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150002582898983a54\

牧野飘歌


小时候感觉不到什么是经典,只知道老师让背,背不会会罚站,或者罚抄课文,所以死记硬背了好多文章,随着岁月匆匆,背会的都忘记了。只是随着这个问题的提问,不由自主的回忆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也不由的感慨,岁月荏苒,时光不在,珍惜当下,珍惜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