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印度的全民醫療免費是真的嗎?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

上善若水183204357


看病有多難,有多貴,相信任何一個去過醫院的人都足夠刻骨銘心。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忍受身體的不適,更要忍受花錢如流水的痛苦。也因此,每次提起全民免費醫療,人們下意識的認為它是隻屬於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的一種昂貴社會福利。

然而令人們意想不到的是,早在1949年,印度憲法就作出了明確規定,印度所有國民都能享受免費醫療;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流行發展,印度的免費醫療制度更是響徹全球,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醫療改革榜樣。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像印度這樣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底子薄弱、國內貧困人口比比皆是的國家,根本不可能負擔的起全民免費醫療的鉅額費用。然而,印度似乎真的神奇的“變不可能為現實”,人口眾多的印度是如何做到呢?

排隊就醫的印度人

印度確實不富裕,而且存在人口稠密、發展不均衡、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等問題,但是,這個國家也確實推行著全民免費醫療制度。不過,所謂的印度免費醫療,其實也有不小的水分。免費醫療,並不是指在任何醫院看病都不收錢,因為,只有在印度的公立醫院看病,才能夠享受到憲法中的免費醫療制度。

除此之外,印度這一套所謂的最龐大的免費醫療系統,國民所能夠享受到的免費醫療項目,其實只是一些基礎性診治,比如免除掛號費、檢查費、基本治療費、急診搶救費、常用藥費、伙食費這種基礎的醫療保障。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他們還是需要自己負擔一部分醫療費用。

印度醫生

當然即便如此,公平的說,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已經算做的不錯,但是,印度現實生活中的免費醫療,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樣美好。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密度極高的國家,在這樣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印度醫生所佔人口比例達到了1:1500。所以,印度的醫療資源有多麼的緊張就可想而知。即便是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公立醫院,人們經常會看到震撼的長龍隊伍擠滿了整個醫院大廳,人們需要排隊三個小時才能掛到號。接下來,輪到病人看病的時候,醫生只會一臉麻木的簡單詢問病人情況,用不到4分鐘的時間完成整個診療過程。

印度新聞中關於免費醫療的報道

很顯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印度公立醫院的實際情況根本不容樂觀。據資料報道,在印度孟買以南,一個擁有230萬人口的偏遠地區,一共只有一家公立醫院,這個醫院僅有500張床位,9名外科醫生,3個可用的手術室。每天前來這個醫院門診看病的人都有好幾百人,平均每天排隊做手術的人就有60多人,然而,這家醫院每天只能安排15臺手術。也就是說,如果印度的民眾真的想要享受免費醫療,他們必須在這裡耐心等待一週、兩週甚至更漫長的時間。

但是,人等得起,病卻等不起,在漫長的等待期間,不是病自己熬好了,就是病情更為嚴重,甚至已經死亡,徹底不用看醫生了。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要忍受這樣苛刻和惡劣的條件,想要更優良的服務,更優質的待遇,更高水平的醫生,更先進的醫療設備,還可以選擇條件更為優越的私立醫院,而很顯然,這樣的醫院也意味著更加昂貴的醫療費用,很顯然,這樣的醫院是給印度的富人階層和中產階級準備的,人口基數更為龐大的平民階層和貧困階層,大多數是去不起的。

而且,據印度公立醫院調查顯示,即便要面對排長龍、缺醫生、缺病床、缺設備這種環境極差的公立醫院,仍然還是會有30%的人選擇到公立醫院就診,因為,印度至今還有30%的人口屬於最底層的窮人,他們根本沒有錢去私立醫院看病做手術。更何況,印度的醫生總體人數嚴重不足,公立醫院又不盈利,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前往公立醫院任職。所以印度的這種免費醫療制度,只達到了對於窮人的“免費”二字,根本沒有做到真正的“醫療”。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依然任重而道遠。


鳶飛九天2018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的早。醫療始終是人們關心的頭等大事,畢竟人的健康高於一切。

沒有健康,即使坐擁一座金山,又能如何呢?

印度,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屬實讓人驚訝,那麼印度究竟是如何實現免費醫療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一探究竟。

免費醫療聽起來很不錯,是一項造福老百姓的政策,但是事實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免費醫療的資金還是出自全體國家公民自身。

在其他西方國家,如德國為例,一個普普通通的德國人,平均每月需要將三分之一的收入用於各種稅費和保險的繳納上,而眾多費用中,醫療保險則佔很大比例,所以免費醫療說來好聽,實際上人們還是要花費一定金錢的。

又如在我們國內所實行的全民醫保制度,在生病時可以享受醫保給與一定比例的保險,但前提是所有用人單位都需要給員工上繳醫療保險或者自己繳納,才能在生病時享受此項政策。

相比於我國與西方的醫療制度,其中的區別可能只是西方的報銷力度較大,或者乾脆直接免費治病,但是其二者本質都是一樣的,你都得需要提前花費一定的錢來享受此項制度。


去過歐洲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歐洲的公立醫院雖然費用普遍很低,但是它們的服務效率並不會如你所願。看醫生需要提前預約,而且醫生準時下班,絕不加班,除非你已經在手術檯上,否則絕不會多等你一刻。

我中學時有一個出國留學的同學,他當初在澳洲讀書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他的腿受傷,需要去縫幾針。在中國,這樣的情況是可以走急診通道的,但是在澳洲,只能老老實實排隊,起初我的同學非常不滿,他原本想去找主任理論,結果他發現排在他前面的一個男子,頭破血流,可還是在隊伍中,看到這一幕,我的同學只得認命,乖乖排隊了。

等了將近一個上午,好不容易排到了,但就在到他的時候,醫生說到了午飯時間,下午才能幫他縫,於是這位醫生便瀟灑離去,留他一人在風中凌亂,直到下午上班,這位醫生才回來給他縫上。


西方公立醫院的效率實在不敢恭維,但如果你不滿足這種服務,你可以選擇私立醫院,但是私立醫院是無法報銷的,其價格也會讓你認清現實。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狀況已是如此,那麼印度的全民醫療檔次能到哪裡呢?

筆者並不是在貶低印度的免費醫療,印度能實現免費醫療,還是值得欽佩的。

只是印度現在的國情,其經濟水平難以達到全面免費醫療的政策,即使達到,也只是很低水平的免費醫療,根本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歷來現實


“免費”就是個噱頭,瑞士人均醫療支出都1萬美元了,比中國人均gdp都高,管這叫免費未免太過分了。

同理,2015印度人均醫療支出63美元,中低收入國家均值82,中國420,中高收入國家均值450,可以看出來收費都是符合收入水平的。但中國主要醫療指標遠高於中高收入國家水平,接近發達國家(人均醫療支出4800),印度約等於甚至低於中低收入國家水平。

中國性價比才是最高的。

弄成印度那樣就是浪費財政,中國基層醫療也便宜啊,看看門可羅雀的樣子,再講幾檔學印度,怎麼會有人去?



MightyOwl17


去查一下吧,印度GDP中投入醫療的比例比我們低,人均投入比中國少,人均醫院數、病床數、醫生、護士數量都比我們差一大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印度自費醫療比例比中國還高。如果免費醫療那麼好,為什麼人均壽命比中國低了近十歲,新生兒死亡率、產婦死亡率比中國高那麼多,甚至超過很多非洲國家和朝鮮等國。

免費醫療我也體驗過在非洲阿爾及利亞,合法工作的外國人也免費,結果闌尾炎手術都可能要你命,骨折可能讓你感染截肢。當地人經常勸我們如果得病要動手術趕緊回國去。唯一的優點是得小病去藥店買藥不貴,假藥少大部分是歐洲進口藥。他們國家醫院只開藥方,藥要自己花錢去藥店買。這國家人均GDP2017年4292美元,印度1983美元。阿爾及利亞人均GDP高那麼多免費醫療尚且是這個水平,何況印度那點醫療投入加上13億人口。


兔波波


前年去過印度,對印度醫療有一定的瞭解。印度全民免費醫療是真的,但是醫院缺乏必要的檢查設備和藥品,只能簡單地開點藥,每年的醫療費用(包括醫院建設、醫生工資)大約相當於國民人均40元人民幣。印度私立醫院醫療條件良好,不屬於免費醫療範疇。


只留清氣滿人間


印度全民免費醫療是真的,但是醫生缺乏,醫院缺乏必要的檢查設備和藥品,無論什麼病,兩片止疼片。這樣的免費醫療真的有什麼用嗎?想去治大病,去私立,極其昂貴。免費醫療的國家很多,都是有很多限制,無條件的免費不存在的。包括髮達國家


服務器已異常


聽診器,加溫度計,,成本幾乎為0,頂多心電圖,很少有Ct和核磁這些貴的檢查


量子比特bit


是真的,實際情況可以去看頭條裡一個美國小哥 他做的視頻 有幾期專門介紹印度的。


用戶19840910


印度實現免費醫療了嗎?確實,按照印度的法律規定,任何公立醫院看病都是不要錢的。可印度的免費醫療值得我們羨慕和學習嗎?一點都不值得。

首先,印度的私立醫院還是非常多的(佔全國醫院的75%),而且收費也挺貴的,可生意還是相當好的。看到這,咱就不禁要懷疑了。既然印度的公立醫院是免費醫療的,印度人為啥不願意去公立醫院看病呢?免費醫療不好嗎?據去印度享受過免費醫療的人回來說,第一,印度的免費醫療水平是相當低的;第二,看病確實是不要錢,但買藥還是要花錢的。在公立醫院看病,醫生給你開的藥費用都是最低的。比如說治療病痛,無論是頭痛腳痛還是肚子痛,凡是痛的,一律給你幾粒去痛片;感冒了,就給你幾粒感冒靈;發熱了,就給你幾包退熱散。吃了有效無效人家可不管。第三,印度的公立醫院只佔全國醫院的25%,醫生的水準更加低,有能力的都被私立醫院挖去了。另外,印度一年在公共醫療衛生方面的投入是其GDP的1%,而印度貧困人口按國際標準(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來算高達80%。由於政府在公共醫療衛生方面投入的不足,致使公立醫院病床緊缺、醫生緊缺,醫療器械不足,藥品緊缺——有時間連最基本的藥物都供應不足。印度曾經有家公立醫院因欠醫療用氧氣公司的費用,結果醫用氧氣斷供,致使醫院50多名病人因無氧可吸而喪命。正因為以上種種原因,印度平均每年有200萬5歲以下的兒童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而死於各種疾病。由此可見,其醫療水準還不如上世紀70年代之前我們國家的赤腳醫生呢。如果不是確實沒錢,是沒有人願意去所謂免費醫療的公立醫院看病的。

印度的GDP相當於我國的1/5,而印度每年在公共醫療衛生的支出佔其GDP的1%;而我國在公共醫療衛生領域的支出佔全國GDP的5%。中印兩國人口差不多,這樣一換算,我們國家每年花在每個人身上的公共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是印度的25倍。如果按照印度那個水準,我們國家完全可以實現得了免費醫療——而且比印度的還要好一些,但這樣的免費醫療有啥用呢?還不如直接重新回到赤腳醫生制度更划算呢。

當然了,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在重大疾病治療方面對窮人實行減免,讓每個人都看得起病。另外,我希望我們的醫院在遇上病危的病人時,要先實施救治。我不要求你把他完全治療好,讓他活蹦亂跳的出院了,只要求把他治到沒有生命危險就行了。至於錢的事,可以參考美國醫院的做法。我在《公知求助打了誰的臉》上說過,美國醫院面對病危的病人都是先救治的,但他並不是把病人完全治好,只治到沒有生命危險就OK了。你要想獲得進一步的治療,那就要先交錢。你要是沒錢,那就出院。你要是敢賴在那不走的話,人家會讓醫院的保安把你趕出去,也可以打電話讓警察把你轟出去。那之前欠的錢怎麼辦呢?好辦。如果你是美國公民,那醫院就一輩子向你討債,每個月都給你發賬單,直到你還完賬為止。你要是不給錢,那你除非再生命垂危,否則就別再想看病了。美國的醫院都是聯網的,只要你賴賬,人家就把你列入黑名單,你到醫院一報名字人家就知道了。要是你是外國人,你名字也照樣上黑名單。如果你想再次光臨美國,那對不起,請你先把欠了的錢還上再說,否則你就無法入境了。

最後,我當然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能實行高水準的免費醫療,就像前蘇聯和如今的古巴、白俄羅斯、丹麥、挪威、卡塔爾、科威特、沙特等國那樣。但從我們的國民性來說,必需得定個規則,否則就被某些人鑽空子了。比方說,在現代醫學儀器的檢測下,再健康的人都有可能檢測出點小毛病來,那萬一有些人就鑽這個空子,說自己有病,天天躺醫院裡,吃醫院的,喝醫院的,用醫院的,那怎麼辦啊?就像2010年,廣州開亞運。當時政府為照顧大家,就實行免費乘坐公交和地鐵。結果實行了兩天就叫停了。為什麼?因為聽說坐公交坐地鐵不要錢了,甭管有事沒事都跑去坐了,結果就是搞得很多真正需要坐公交坐地鐵的人反而坐不上車。如果醫院的床位都讓這群“有病”的傢伙全佔了,那你讓那些真正需要住院的病人怎麼辦?所以,該立的規則還得立。


血染戰旗紅


印度政府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得民心順民意!值得讚揚。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在說三道四!不看看自己還貶低別人?我是毛時代的工人,今已77歲。毛時代的免費醫療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更沒有富人或窮人醫院之說,工廠的小醫院看過病人後,根據病情或病種轉往應去的醫院,如該醫還治不了此病、就會再轉往更高級的醫院治療!毛時代的免費醫療非常及時、非常到位、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