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国演义》刘备举国75万精兵亲征东吴为关羽复仇,为何惨败梦碎白帝城?

用户5293061272552


三国时期的形势瞬息万变,有分有合,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始终围绕着三个比较大的方向,那就是曹操,刘备还有孙权这三个政治集团,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东吴的江山完了,刘备的江山也不存在了,最终被曹魏政权所统一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失败?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刘备的家世和他的才能都差别人好多好多。虽然他是高贵的皇室子孙,但是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相当没落了。甚至和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了。再加上他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和他的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母亲辛辛苦苦将他养育大之后,他就只能独自去闯荡天下了。而曹操家里是官宦之家,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刘备是不一样的,而孙权相当于现在的富二代,是从他的父亲和哥哥手中继承的江山,他们两个的起步相比于刘备来说要好太多。其二是刘备自己的才能也是不够的,曹操会写诗还能够打仗,还有一手好的书法,而孙权从小也是在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只有刘备从小长在市井街头,先天没有培养文化素质,后天又没有条件去进行学习,所以他自身的才能是不及孙权和曹操的。

第二个原因,是他太过于讲究兄弟义气了。他和关羽张飞是结拜的异姓兄弟,他们三个关系特别好,而刘备对这两个人也确实很是关照,感情特别的深厚。但是最后也是因为这两个兄弟,刘备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当时关羽在荆州事件被人杀害,但是当时的蜀国和吴国正处于交好时期,就是因为刘备太过于讲究兄弟义气,他放弃了和东吴的交情,领兵攻打东吴,而最终失败。自己在白帝城病逝,将唯一的儿子托付给了大臣们。他只顾兄弟情谊,却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利益,也没有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来行事,他意气用事过于仁义,结果使得蜀国和吴国两败俱伤,让曹操得利。他没有从大局出发,而是以自己的私人感情为主,这一点也是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刘备没有深谋远虑,他没有考虑到国家的后继发展,虽然眼前形势比较鼎盛,但是他没有预测到后来的衰败。这是因为他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虽然当时刘备手底下人才济济,有黄忠,有关羽,有张飞有马超,虽然这些人武艺高强,但是这些人的年龄都和刘备差不多少。他没有想到这些人不久都会和他一样去世,那么它朝中年轻的将军只有赵云一个,还是一个不受重用的将军。如果这些人相继离开,那么后面怎么办?他没有考虑到国家未来没有可用的人才,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后面继续发展的人才,而他留下的托孤大臣诸葛亮也只辅佐了刘阿斗不长时间之后就去世了。而相对于蜀国这边的人才缺少,曹操那边却是人才济济,后来的司马懿更是帮助曹丕一统天下。这是一个蜀国走向衰败很重要的原因,朝中没有可以领兵作战的大臣,也没有能够继续为国效力,为主公出谋划策的谋臣,无奈之下,诸葛亮只能几次三番的任用马谡等人,国家如此缺少人才,这也就导致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第四个原因,就是他选定的继承人根本和曹操那边的继承人没有可比性,曹丕从小受到精英似的教育,在军营中长大,跟随着曹操南征北战,不仅是文学还是武力上都非常的了不起,非常的杰出。而刘阿斗,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再加上智商又比较低,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懂国家大事。两个人进行对比,瞬间就可以分出胜负。也正是因为刘阿斗的存在,让很多大臣心灰意冷,让蜀国走向了衰落。再加上后来诸葛亮去世,蜀国更是没有了顶梁柱,怎么可能会不被人收复呢?

我认为,如果刘备能够从大局出发,如果刘备能够隐忍自己的怒气,隐忍自己的恨意,如果他能够将仇恨先放下来,将国家大义放在第一位,那么他便不会去世,也不会将国家交给那样的一个继承人,也许蜀国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如果刘备能够多为朝廷笼络一些人才,如果刘备能够多培养一些年轻的将军,那么也不至于让诸葛亮无人可选,无人可用。如果刘备能够选择一个好一点的继承人,选择一个有能力,头脑聪慧的继承人,那么蜀国也不会走向灭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蜀国最后慢慢的衰败了,最终被其他人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