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與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完全兩個樣子該怎麼辦?

小宋123


沈事兒麻麻來啦!這種情況是正常的,沈事兒也一樣。沈事兒在跟姥姥姥爺一起的時候情緒會更穩定一些,在跟爸爸媽媽一起的時間會嬌氣一些,這是因為沈事兒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對爸爸媽媽的信任度和依賴度更高,碰到點事情就想撒個嬌耍個賴,有事沒事哭一個。但如果老人帶的多情況可能就和我們的相反,老人會更溺愛孩子,孩子會在老人面前表現的更真實,面對父母就會多些敬畏少些親暱。無論哪種,都屬於正常情況。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深深的愛,孩子自然會給到父母很好的反饋。

關注我,一起在育兒路上打怪升級吧!



沈事兒麻麻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與和爺爺奶奶在一起表現不同,說實在,從我自己長大的狀況,還有自己養兩娃,以及看身邊朋友養娃,就知道這太正常了。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是孩子在學習與不同人該如何相處,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孩子察言觀色,用不同語言、行為來回應不同成人,往好的方向想,這是他們學習社會化的過程。將來他是要去面對社會上不同人的,提早學習沒壞處。

但是不管怎樣,始終還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大,所以你也可以放下擔心,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好了。


加拿大陪讀媽媽


放心大膽的管教

有人說現在的人是隔代親。也就是爺爺奶奶溺愛孩子,爺爺奶奶對孩子即只知道寵不敢去管,久而久之,孩子不聽管教。而父母呢,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必須管,所以父母管的就好一點。

也有長期留守在爺爺奶奶身邊,或者外公外婆身邊的孩子,他們已經習慣於老人對自己的管教。然而他們的父母忙於掙錢,常年不在他們身邊,這樣的孩子好不容易跟父母待在一起一段時間,就總想多撒撒嬌,多提點條件,讓父母感到不好管教。

之所以孩子表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樣子,是因為其父母與爺爺奶奶的管理方式存在著差異。您能夠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我的建議是要積極地跟老人溝通,形成統一的陣線,對比詞管理孩子的策略,相互瞭解,相互支持配合。形成管理教育的合力,孩子就好管的多了。


省俊


關於孩子和父母在一起與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完全是兩個樣子,該怎麼辦?在對於這個問題上,是一個很普遍的思想觀念。如何來改變這種現象?請觀下文。

現在無論是在農村和城市,由於父母都上班,根本沒有時間照料孩子。無論小孩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一般都有爺爺和奶奶接送,很少有父母接送的。因為父母上班時間很緊,顧不上接送。所以,就把接送孩子的任務,就交給了父母。無論是星期或節假日,都有爺爺奶奶來照顧。所以就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就長一些。乆而乆之,在孩子的心目中,就產生一種父母不如爺爺和奶奶關心自己的概念。父母那也覺著給他們有一種疏遠的感覺。對於這種情況很正常,明擺著,給誰待的時間長,對誰的感情就深。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爺爺奶奶不如父母管的嚴。在打罵上,爺爺奶奶很疼愛他們,捨不得管教,在輔導孩子作業上也不上緊。不如和父母在一起管的嚴一些。父母能打罵孩子,自己打罵行,別人打罵受不得,爺爺奶奶就不敢,深了不行,淺了也不行,省怕兒媳婦挑毛病。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呀!

為了改變這種現像,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多貼近孩子,多多關心孩子,教育和輔導孩子,多多和孩子勾通,交流。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孩子怎樣學習,結交同學,怎樣讓孩子樹一種學習意向和信念,指導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也讓孩子充分地瞭解父母,理解父母。

有的人可能知道,農民歌手朱之文,很有名氣,也掙了不少錢,為國家和村裡作出了不少的貢獻。然而,他的兒女卻怎麼樣呢?沒教育出來,老早棄學,無所事事。什麼原因,都是朱之文成天忙於唱歌,沒時間教育孩子,他母親又是農民,只知道種地,不會管教孩子,結果媒體暴光了他孩子的情況。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錯。這完全是父母的錯,孩子是接受教育的。從小不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等大了再改就不易了。

所以,廣大父母們,再忙也別忘了關心孩子,親近孩子,管教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希望,是自己的未來,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孩子的好壞行為,直接與父母教育有直接關係。父母應該知道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老吳趣談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好呢,還是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好呢?我是這麼理解的,您聽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9c4ed1f9cb34b67ac606635a73fc069\

湯米的快樂時光


慢慢改變一些觀念,正確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