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在全國上下共同抗疫最緊要的關頭衝鋒陷陣,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我何嘗不想?然而,回鄉過春節的我因疫情嚴峻、交通阻隔又不得不困守家鄉,我想還是寫一寫身邊的大別山下鄉村的抗疫經歷,以儘自已的微薄之力。


2020年,正值人們迎接中國農曆新年之際,一場罕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捲中華大地。


此次疫情病毒來勢之洶、疫情傳播之烈、範圍擴散之廣、全社會所面臨的挑戰之大,是建國以來的一場非常戰役,堪稱前所未有。地處鄂東北大別山下革命老區的鄉村也在所難免。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鄉風鄉俗 難覓蹤影


往昔鄂東北鄉村新年頗具年味、最是熱鬧,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改變了千百年來的過年鄉俗,而且根除了許多根深蒂固的陋習。


曾經的新年,正月初至元宵節,左鄰右舍鄉鄰親戚互相串門、道賀拜年,鄉村男女老少聚眾賭博“娛樂”;過去,村民三三兩兩,交頭接耳,親熱聊天。如今,因為疫情,大家安靜過年,收斂笑談,各自戴著口罩,路上相望不語。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防控號令 下發到戶


當地政府先是發了《村(社區)居民須知》《新冠肺炎個人防護常識》,緊接著就是《XX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17號令》《X號令》……一夜之間,村鎮交通被封,村(灣)與村(灣)的道路被大樹枝、土堆隔斷,導致各村與外界完全隔離。


隨著疫情一天天嚴峻,地方政府的管控也一天天加強,各村村組長每天敲著鑼或破臉盆從村這頭走到村那頭,扯著嗓子向村民喊:“防疫期間,不得出門,違者依法拘留……”村裡還形成以黨員為首的志願者組成抗疫糾察隊。疫情期間,鄉鎮衛生所每兩天派專門醫務工作者挨家挨戶測體溫,做到寧可多測、不落一人。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當地冠狀肺炎防控指揮部下發的17號令明文規定:所有城鎮居民,必須足不出戶,嚴禁外出;農村村民,嚴禁在村灣內閒逛、串門、聚集。違反本令者,一律處10日以下治安拘留。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各村被上級告知:村裡住戶要買米、油或日用必需品必須到村委會開具出門採購證,每戶只限一人使用。村民頭髮長長了,也只有在自家相互理髮。


村裡有位記者的遠房叔叔和嬸嬸,幾個兒女在外打工,子女害怕老倆口到處走動會染上病毒,一天一個電話或叮囑或責備,讓一輩子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老夫妻倆至少一個月足不出戶。


婚喪嫁娶 一切從簡


在鄉村,自古嫁娶婚喪是很濃重的大事兒,一般人家會邀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多則擺上幾十桌,少也得擺上好幾桌以顯風光體面,但如今不得不一切從簡。


疫情期間,村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了,要是平常至少得邀親戚朋友忙前忙後熱鬧好幾天,往日裡送葬隊伍按慣例人群得排好幾裡,可遇上疫情,該家戶主逐一打電話給所有的親朋好友,包括死者嫁到外地的女兒,讓他們不要來。只請近親約十人左右抬棺送老人上山,完事後各回各家,自吃自飯。


記者有一位堂弟,早已定好了大喜之日——正月初八,與相戀5年的女友結婚,一切準備就緒,只等互結連理,卻遇上疫情,婚禮只好推遲。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大別山下,鄉村防疫見聞


簡單粗暴 值得反思


毋庸置疑,嚴防死守有利於防控疫情。有些矯枉過正或簡單粗暴的做法也帶給人們不便。


有的村子在疫情中挖斷道路,硬核阻斷,但是當出現意外或疫情、醫療所需時,就阻斷了正常的交通出行,耽誤時機。


有些硬核阻斷措施讓原本和諧融洽的鄉間情誼變得冷漠。在距離本村不足2.5公里遠,有個鄉村,平時兩個村很友好,村民之間不是朋友就是親戚。防疫期間,一個村民要到另一個村去買日用必需品,卻被拒之村外,雙方發生口角,最終大打出手、頭破血流,鎮幹部和當地派出所民警前來調解才使事件平息。


文=曹巍

圖=曹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